论独任制普通程序在基层法院的适用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10-27 02:44:20

论独任制普通程序在基层法院的适用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合议制在基层法院民事审判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比较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为基层法院解决合议制虚化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简易程序 合议制 独任制普通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世界上特有的审判制度①,即将独任制与简易程序,合议制与普通程序捆绑,形成了独任制只能适用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只能适用合议制的审判制度。简易程序作为审判程序,是普通程序的一种简化,脱胎于普通程序又独立于普通程序而存在;独任制、合议制作为审判组织形式之一,与审判程序是两种制度,二者并不必然等同。独任制是通过以个体决策模式来实现法院审判职能的,其具有程序简单、责任明确、效率高的特点,有助于节约司法成本,克服审判迟延。合议制则强调多人参与、集体审判、以民主方式抑制司法专横,确保审判公正与质量。独任制蕴含效率价值,合议制蕴含公正价值。

201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颁布(以下简称《修正案》),该《修正案》对简易程序进行了修改,包括确立小额诉讼制度,确定当事人适用简易程序的程序选择权,明确进一步简化简易程序的庭审程序等几个部分,但此次修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司法审判中普通程序为一般,简易程序为例外的审判模式,确立此种模式的初衷是鉴于当时审判人员的法律素养不高,立法者试图通过严格的诉讼程序结合可以集众人智慧的合议制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考虑到诉讼效率,将简易程序与独任制结合,作为普通程序的补充,并限定其适用范围。立法者试图通过这种捆绑式的制度建构达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相对平衡。但是,随着诉讼爆炸阶段的来临,强大的积案压力使得司法实践中简易程序的扩张化适用与普通程序合议制虚化问题交织出现,现实的巨大压力与制度非常态化的运行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制度建构的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简易程序扩张化适用与合议制虚化现象在基层法院审判实务中普遍存在

(一)基层法院简易程序扩张化适用明显

简易程序作为普通程序的例外,其适用范围狭小,立法与司法解释都将其适用范围限定于简单民事案件(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一审民事案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基层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时却呈现无限扩张化态势,一审民事案件除了几类特殊类型案件外,其余案件均可适用简易程序。“全国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占民事案件收案数的80%以上,有些基层人民法院在受理民事案件中90%,个别几乎100%都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也就是说不仅简单的民事案件,大量一般民事案件与疑难复杂案件也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②就作者所知的基层法院,一审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几乎都以简易程序开始审理,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发现简易程序期限内无法审理完毕或者不适宜适用简易程序时再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简易程序成为几乎所有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

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其他可替代性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情况下,社会矛盾纠纷大量涌入法院,基层法院在面对诉讼爆炸,案多人少带来的诉讼迟延时措手不及,为了解决司法资源短缺与司法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缓解积案压力,只能扩大独任制的使用,由于独任制与简易程序的捆绑式模式,基层法院也不得不无限制的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同时,对于简易程序的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仅为5条,《修正案》出台后也仅为7条,修改后的简易程序的规定仍略显粗糙与简陋,这就使得简易程序在实践应用中的标准难以把握,执法上的随意性,使得我国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界限模糊,为了避免职业风险与因诉讼程序产生的涉诉或案件发回改判,法官即使在简易程序中往往也会按照普通程序模式来开展,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差无几,使得简易程序效率性无法发挥,这也就变相的造成除了审限长短与审判组织的不同外,“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几乎没有实质性区别”。③同样也在司法实践中造成“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化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化的现象并存”④

(二)基层法院合议制虚化现象突出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为理论界所诟病的“合议制虚化”的痼疾,基层法院中无论是人民陪审员还是其他法官组成的合议庭,都存在“形合实独”的问题。

因为合议制存在通过牺牲效率来维护公正审判的含义,合议制无论是人力、财力、时间、精力的投入都比独任制要多很多倍,“合议制所占用的司法人力资源至少是独任制的三倍,如果需要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都实行实质意义上的合议制,再不改变法官编制的前提下,一审法院处理纠纷的能力就减少两倍。”⑤

我国的审判管理制度沿用大陆法系传统,实行案件承办法官负责制,在考核、激励制度上也以承办人为单位。承办人收到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时,其负责绝大部分实质审理过程,工作量的计算、考评后果和激励机制也只针对承办人本人,合议庭成员其参与合议庭的工作量则很难统计也几乎不予考虑。在基层法院审判力量严重不足,每个法官自身都有大量案件需要审理的情况下,法官连组成合议庭开庭的时间都很难抽出,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其他法官承办的合议庭案件。因此,合议庭成员一般只参与庭审过程,案情了解也一般通过间接渠道,例如通过承办人的介绍等;案件信息的不对称,加之对案件的关注度又低,合议庭成员较少能给出建设性、充分的意见,最终只能充当辅助角色,合议庭评议笔录沦为案卷中的形式,合议庭成为过场。

虽然陪审员制度的产生缓解了司法资源紧张的矛盾,但由于法律专业知识的相对缺乏,陪审员在大多数情况下,⑥无法真正参与审理,提供充分合理的审判意见,只是陪坐、陪审,案件实际上还是承办法官一人独审,此外,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参与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善,案件责任也只由承办人承担,“人民陪审成为陪而不审、不审不判”⑦, 合议制最终沦为“形合实独”

此外,合议制的在制度设计上也为承办法官规避职业风险提供可能。合议庭实行集体负责制,但在实践中很难量化每个合议庭成员对案件审理所负的责任,审判实践中审判长负责制及疑难复杂案件可以通过请示庭长、院长、审判委员会来达成合意的方式,将审判最终决定权转交,回避可能带来职业风险。

上一篇:从传统文化中探析法律思想 下一篇:晚清访欧人士与伦敦万国博览会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