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节目的后期编辑技巧

时间:2022-10-27 01:12:19

影视节目的后期编辑技巧

[摘要]运用影视节目的后期编辑,制作优质的电视节目需要运用一定的编辑技巧。技巧的熟练运用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23-01

影视节目的后期编辑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节目主题思想,并把各个孤立的镜头组织起来,构成前后连贯、符合逻辑的完整的节目,它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下面笔者就后期的编辑技巧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镜头的组接要合乎观众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规律

镜头的接应源于人类的生活与经验,才能被观众准确无误的接受和理解,也就是说镜头的组接不能让观众感到虚假不可信,更不能让观众看不明白理解不了。它必须要按照事件发展过程和认识规律进行,要合乎生活习惯、观察习惯,要合乎认识和思想的逻辑。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根据观众的心理需要,决定选择哪些镜头,怎么样组接。当然,编辑对所编辑材料的理解、自身的知识水平、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等也是决定了组接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好轴线调度的问题

在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的动作方向及相互间的交流时,人物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线,称为“轴线”摄相机若跳过轴线到另外一边,拍摄的镜头组接后,就会破坏空间的统一感,造成方向错位。防止跳轴的根本办法是在拍摄时,严格按照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则,恪守在轴线的一侧拍摄。但是往往由于所要表达内容的原因,不得不进行跳轴拍摄。那么怎么样来解决跳轴带来的空间混乱呢?可以在跳轴镜头之间插入一个无明显方向性的中性镜头、也可以插入一个人物视线变化的镜头,借助人物视线的变动,改变轴线方向。还可以插入一个局部特写或反映特写镜头、全景镜头等多种方法来减弱“跳轴”现象。

三、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

1.景别的发展的时候不易过分激烈,要有渐进性。否则不容易连接,造成视觉上的跳动。在具体变化时,可使景别逐渐前进或逐渐后退,例如:相邻景别的组接不能忽大忽小,比如远景紧接特写,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人“跳”来“跳”去的感觉。

2.在拍摄同一个主体时,在剪辑的时候尽量使画面表现丰富,避免观众感觉单调和视觉疲劳。(1)在景别差别不大时,必须明显改变摄像机的机位。否则会产生跳动,好象一个连续镜头从中间被截取了一段一样。(2)让相邻的景别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比如从全景到近景就较为合理,前后相邻的景别的明确变化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保证视觉的连贯性。

3.在同一个场景中,主体、景别和拍摄方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同时还会产生画面中主体跳变现象。同理,如果主体、景别和拍摄方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场景发生变化的两个镜头也不能直接组接。也会发生跳切。如果必须采用同场景同主体、同景别同方位的镜头进行组接。我们往往采用叠化效果来减弱跳切带来的视觉上的不舒服。

四、运动镜头和静止镜头的组接

“动”接“动”、“静”接“静”是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所谓的“动”与“静”是指在剪辑点上画面主体或摄像机是处于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状态。遵循这一原则进行镜头组接可保持视觉的流畅及和谐。

(一)“动”接“动”。将运动方向和速度有一定相似性的画面组接在一起能够达到比较流畅的效果。例如将火车从左到右运行的画面和城市从左到右快速通过的人群连接,然后接一个从左到右的摇的运动镜头。就能够自然流畅衔接,给人视觉上的一致感。

运动方向相同的镜头进行组接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流畅效果,北京广播学院的宣传片《年轻的白杨》就是大量运用此类技巧的优质影片。这种技巧给人动感更强,节奏更鲜明,在体育集锦类节目的剪辑中应用也较多。

(二)“静”接“静”。两个固定镜头组接时,画面主体都是静止的,其剪辑点的选择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来决定。如果两个固定镜头组接时,其中一个镜头主体是运动的,另一个镜头主体是不动的,其一种组接方法是寻找主体动作的停顿处来组接;另一种方法是在运动主体被遮挡或处于不醒目的位置时组接运动方向不一致的运动镜头组接,需要保留前一个镜头的落幅(使画面静止下来)和后面一个镜头的起幅来进行组接。同理运动镜头跟静止镜头组接时候,在衔接处应当保留1-2秒的起幅或落幅镜头。

五、选择最佳的剪辑点

在后期剪辑中,无论是剪动作、剪情绪、剪节奏,剪辑点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例如:综艺晚会类节目,大多数以歌舞为主,其剪辑点需按歌曲内容及音乐旋律、节奏、乐句、乐段来选择,并且在音乐节拍强点上切换镜头比较流畅。电视剧类的节目,多数按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情绪的变化来选择剪辑点。访谈性节目,一般按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及现场气氛来切换镜头。纪录片及纪实性专题片的剪辑要力求真实可信,尤其是长镜头拍摄时,剪辑要尽量保证镜头完整,避免剪得过细过碎。竞技体育类节目,由于动感较强,应选择动感强烈的地方作为切换点。

六、镜头组接的节奏

电视片的节奏是由画面主体或摄像机镜头的运动、镜头的长短、景别的变换、组接时的切换速度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在宁静、平和、庄严的环境里,节奏处理比较缓和,若采用快节奏的镜头转换,会使人觉得突兀跳跃,心理难以接受。然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节目中,就应该考虑各种冲击元素,使镜头的变化速度与观众的心理要求一致。

前期拍摄时,摄像师根据编导意图和节目的形式内容控制摄像机的运动速度(例如轻松、欢快的节目,摄像机的运动速度可稍快一些;庄重、抒情的节目运动速度可缓慢一些),从而形成节目的节奏基调。

在后期剪辑时,剪辑师要根据内容和情节进行剪辑形成有起有落、张弛有度的节奏。1.主体运动的状态是节目的基本节奏。一般来说,动作快、速度快那么节奏快,反之亦然。2.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镜头时间和速度决定也决定着节目的节奏。例如一个推的镜头,用2秒和用7秒表达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瞻急促紧张,后者流畅舒缓。3.景别大的镜头相组接,表现出节奏慢而景别小的镜头相组接,表现出节奏快。在危机时候表现人的状况,往往用一组小景别的镜头:睁大的眼睛、扭曲的面部、慌乱的肢体语言等,使得节目节奏十分紧张。

七、亮度、色调的组接要柔和流畅,避免产生视觉上的跳动

前后两个镜头组接保持色调上的一致,能够给人以统一流畅的感觉。例如电影《夜半歌声》以蓝色作为贯穿全篇的基调,给人以忧郁悲伤的感觉,预示着该片悲剧的结果。如果把亮度、色调对比强烈的镜头接在一起,除了特殊需要外,否则会使人感到生硬,不自然,画面不闪烁的效果,影响画面内容的表达。怎么样解决呢?我们可以在两个对比强烈的镜头中间加入黑屏、叠化或者一定的特技来减弱视觉冲击。

参考文献:

[1]韩振雷,电视节目后期编辑中的“八项注意”,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7.11.

[2]王晓玲,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谈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软件导刊,2008.09.

[3]陈中全,对精品课程课堂录像片摄制的探讨,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03.

上一篇:浅谈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应用教学改革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沉降裂缝及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