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博弈分析

时间:2022-10-27 12:00:56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博弈分析

[提要] 本文分析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参与双方之间的委托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方合作博弈的声誉模型,得出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为代建制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声誉模型;代建制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声誉模型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博弈分析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31日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普遍实行使用单位自建自用的管理方式,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于一身,“三超”(超预算、超规模、超标准)现象严重。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国务院于2004年7月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利用代建单位专业化、集中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解决自建制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代建制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在总结各地代建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政府和代建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保证代建制的顺利实施。

《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将代建制定义为: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由此可知,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过程中,政府与代建单位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关系,其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代建单位为“人”,其对项目建设拥有较多的技术、管理优势;拥有“信息劣势”的政府为“委托人”,其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对于市场的行情、信息知之甚少。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政府和代建单位作为博弈中的两个参与主体,各自拥有其主体利益且在博弈过程中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拥有信息优势,代建单位更有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降低努力程度,但代建单位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追求一些非经济利益,比如各种名誉、竞争优势等。

由KMRW定理可知,如果不完全信息博弈重复进行,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则存在合作的均衡结果。因为每一个参与者尽管在选择合作时都可能面临被对手出卖的风险,但若对方选择合作而他选择不合作,就暴露了自己是非合作型的,从而失去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因此,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未来收益损失超过短期被出卖的损失时,即使他们在本性上并不是合作型的,在博弈开始时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树立一个合作形象,只有在博弈快结束时,才会一次性地把过去建立的声誉用尽,合作才会停止。

法玛(Fama,1980)认为,在竞争的代建单位市场上,代建单位的市场价值决定于过去的经营绩效,从长期来看,代建单位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因此,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代建单位也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自己在代建单位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这对代建单位而言既是一种声誉激励机制,同时又起到巨大的约束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证明这一点:

根据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82)的声誉模型,假定只有两个阶段,t=1,2,每个阶段的生产函数为:

Pt=at+?渍+?兹t t=1,2

这里Pt可以理解为产出,at代表货币化的代建单位努力水平,?渍代表货币化的代建单位的资质或能力(假定与时间无关),?兹t是外生的随机变量(如技术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假定at是代建单位的私人信息,Pt是共同信息,?渍和?兹t服从正态独立分布,均值均为0(E(?渍)=E(?兹t)=0),方差分别为?滓2?渍和?滓2?兹;进一步假设?兹1和?兹2是独立的,即cov(?兹t,?兹2)=0。代建单位的效用函数为:

U=?棕1-c(a1)+?棕2-c(a2)

其中,?棕t是代建单位在时期获得的收入,c(at)为代建单位时期在努力水平a下付出的成本,假定c(at)是严格递增的凸函数,且c(at)′=0。

显然,当代建关系仅仅是一次行为的话,代建单位将不会有任何努力工作的积极性:c(at)′=0?圯a2=0。但如果这种关系维持两个阶段,尽管代建单位在t=2期的最优努力仍为a2=0,因为博弈没有第三阶段,代建单位无需考虑声誉问题,但是代建单位在第一阶段的最优努力水平a1大于零。原因是代建单位在第二阶段的工资?棕2依赖于政府对代建单位努力a2的预期,而a1通过对P1的作用影响这种预期。政府在第二个阶段通过对第一个阶段的观察来预期代建单位的能力,进而确定代建单位在第二个阶段的收入。所以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不仅影响到当期的收入,还会影响到第二阶段的收入。这正是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代建单位获得的收入等于预期产出:

?棕2=E(P2P1)

这里,是政府对代建单位在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的预期,E(P2P1)是给定第一阶段的实际产出为P1的情况下,政府对代建单位第二阶段产出的预期。在本模型的假设条件下:

E(P2P1)=E(a2P1)+E(?渍P1)+E(?兹2P1)=E(?渍P1)

当第一阶段完成时,代建单位选择的努力水平为,当政府观测到P1时,就会判断出代建单位的能力和外界不确定因素共同对产出所做的贡献的大小,即知道?渍+?兹1=P1-。但政府不能把?渍与?兹1区分开,就是说政府不知道除代建单位的努力外,P1是代建单位资质或能力?渍的结果还是外生的不确定因素?兹1的结果。代建单位要根据P1来推断?渍。为了进一步确定?渍的大小,引入?渍的方差与P1的方差的比率?酌,?滓2?渍越大,?酌越大。

因为我们假定E(?渍)=0,就是说,给定P1下政府预期的?渍的期望值是先验期望值E(?渍)和观测值(P1-)的加权平均:政府根据观测到的信息修正对代建单位能力的判断。事前有关能力的不确定性越大,修正越多。因为?酌反映了P1包含的有关?渍的信息:?酌越大,P1包含的信息量越多。特别的,如果没有事前的不确定性(?滓2?渍=0),?酌=0,政府将不修正;另一方面,如果事前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滓2?渍∞),或者如果没有外生的不确定性(?滓2?渍=0),?酌=1,政府将完全根据观测到的P1修正对?渍的判断。一般来说,?酌介于0与1之间。

c′(a1)=?酌>0?圯a1>0

就是说,尽管代建单位的最优工作努力没有对称信息下那么大(满足c′(a1)=1),出于声誉的考虑,代建单位在时期1的努力水平严格大于0。

上述模型假定政府和代建单位只合作两个时期,但其结果很容易一般化。一般地,如果合作T期,那么,除最后一期的努力aT为零外,所有T-1期之前的努力at均为正。

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下,声誉激励可以作为解决道德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长期合作,政府将对代建单位的努力程度、管理能力有相对更准确的了解,能够将外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排除,减少监督成本。

另外,为了能获取后续项目的代建合同,代建单位会十分注重自己在代建市场上的声誉,因而会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因为如果代建单位发生“偷懒”等行为,即使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但其违约的机会成本太大,付出的将是失去长期合作的代价。因此,任何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所得都是微不足道的,为取得长期的较大利益,代建单位会选择努力工作,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声誉。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04.7.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08.7.

上一篇:VMI模式下的供应链双赢合作体系研究 下一篇:浅论跨境环境污染的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