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符号:深厚的文化,崭新的表述

时间:2022-10-26 11:30:21

江苏符号:深厚的文化,崭新的表述

不久前,“江苏符号”在全球征集,富有成效地展示了江苏的深厚文化底蕴,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使江苏的形象更鲜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何更有成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次活动对我们不无启示。

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江苏符号,浓缩着江苏的发展历程,体现着江苏人的不懈追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知名都市无不具有让人耳熟能详的特定文化符号,比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巴黎的圣母院、埃菲尔铁塔,伦敦的大本钟、大英博物馆。江苏符号不让这些文化符号专美于前,以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展现出独特的风采。这次评选出来的20个最具代表性的江苏符号中,既有苏州古城、明故宫等文化遗址,也有南京长江大桥、华西村等现代文明建设成就;既有《二泉映月》、蓝印花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南京民国建筑、总统府等建筑典范,汇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领域的创新创造,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得益彰,展现了江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这次活动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推动江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精彩亮相,让世界领略到江苏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强大吸引力。透过江苏符号,可以让人们体悟到勤劳勇敢的江苏人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执着精神和进步历程,继而领悟到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活动期间,地球村中的无数网友在江苏文化的大海中沉醉、痴迷。当选的江苏符号是20个,可是,谁又能计算出在征集过程中再次触动亿万人心灵的“符号”到底有多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全球征集江苏符号,彰显了江苏人的文化自觉自信。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江苏符号启发人们深入了解自己文化的起源、形成,了解自己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对自己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发展前景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主动担当起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江苏符号的产生,既是文化自觉自信的集中体现,又将进一步提振全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担当,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衔接中更加坚信,江苏已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文化,江苏也一定能创造出新的文化辉煌!

江苏符号预示着一种“新语言”、“新语法”。“中国声音”要加强说服力、感染力,就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新的话语体系,在纵向上,必须科学把握自己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在横向上,必须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坚持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大胆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与其他文化之间和谐共生的能力,使其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表述方式,江苏符号征集将对话语体系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江苏符号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将其发扬光大,就应更深入地挖掘和传播当代文化符号,创造出更多的时代记忆。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江苏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对江苏的关注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书写更加夺目的文化符号,关键在于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着眼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成功实践,创造出江苏文化新的辉煌。

创造反映时代特征、创新精神的崭新文化。当前,江苏正在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推进“两个率先”,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在这一进程中,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现代化工程、文化建设工程、民生幸福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等“八项工程”齐头并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文明”协调推进,各领域新的创造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比如,文化建设领域,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江苏的生动体现——“三创三先”精神、有全国第一家资产和销售收入达“双百亿元”的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中国首部走进林肯艺术中心商演的整本舞剧——《秀娘》、有全国知名的美术品牌活动——“百家金陵画展”等等。文化领域的这些成果以及经济社会领域的其他最新成果是江苏全面建成更好水平小康社会、开辟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应该广泛宣传和推广,展示好江苏蒸蒸日上的发展形象。

创造体现中国价值、江苏特色的崭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美好的价值观念。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中,进一步挖掘和印证中国道路的力量、理论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是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应着力反映江苏的自然、社会特色,人文、历史风貌,体现浓郁的江苏特色。

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文化。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华文化担负着越来越重的历史责任。当前,在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下,赢得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不断提升中国和江苏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要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更加重视互联网、手机媒体、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兴媒体建设,实现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移动终端的多媒体融合,提升传播的覆盖面和冲击力。做到软件、硬件一起抓,把软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

上一篇:建章立制即知即改 下一篇:深圳广州如何打造技能兴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