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5:57:59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写作态度;写作内容;写作过程

写作可谓是中学生语文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一座“大山”。许多中学生经常抱怨“没话可写”,“不知道怎样写”,“写出来的东西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当代教育者不惜余力破除学生心中对写作的神秘感,消弭畏难情绪的一系列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叶圣陶先生丰富的写作教学思想又为当代教育者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因此再析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一、写作态度:“修辞求其诚”

“一个普通人,写一张便条,做一份报告,要‘立诚’;一个作家或文学家,撰一部论著,写一篇作品,也离不了‘立诚’。日常应用与立言大业都站在这个基础上,又怎能不在教学写作的时候着意训练?”①可见,“立诚”的态度不仅直接作用于日常写作,更是升华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做人原则。“修辞求其诚”是写作能力提升的态度基石,也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能力发展的重要铺垫。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必须要重视写作过程中“求诚”态度的培养。

那么,怎样在写作中体现作者的诚意呢?笔者归纳了叶圣陶先生的部分观点。首先,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亲耳所闻的,切忌虚假捏造事实;所抒发的感情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切忌无病。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自己的一些独特经历也是他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作为学生有什么理由吝惜笔墨,不向亲朋好友说说这些独特见闻呢?笔者看来,这些用个人真实经历所谱写出的文字永远是不落窠臼的。然而,事与愿违。当代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在拿高分的诱惑下,往往盗用他人经历,或者捏造事实,以便于直奔作文主题,升华主旨。这样速成的“八股文”并非作者在内心渴望表达自己情感的冲动下写成,因此终究是中规中矩,差强人意,少了几分“诚意”。其次,在表达上要顺心所述,有多少写多少,有什么写什么,切不可做作。对此,叶圣陶曾指出“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句话,写几分的文”。②部分学生写东西生拉硬扯凑字数,结果废话连篇。还有一些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没达到一定程度,却生搬硬套了一些高于自己水平层次的佳句佳段,这样不仅造成文章句子、段落之间的脱节,文章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还会让这些原本回味无穷的佳句显得做作生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诚”态度呢?笔者提出了如下三条建议。第一,教师要明确写作和写作教学的基本性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明白为什么作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③它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生活,表达生活,而不是为了机械地应付作业和考试。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适度把握重心,反对“八股教学”。第二,教师要从写作的“原料”上使学生立诚。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照搬作文书,不能胡编乱造,一定要有亲身经历,要抒发真情实感。第三,教师要消除学生作文的“苟且心理”。“对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要求太高就超出学生经验范围,使学生望尘莫及,那一定写不出好文章。只有要求适度,学生伸手可以触到,他才会认真对待写作训练。

二、写作内容:出自生活之源泉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④这就要求学生的写作要从生活中来,写生活中的事迹,谈生活中的感受,写生活中得经验。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生活属于每个人,所以车间工人可以写作,商铺店员可以写作,码头装卸工人也可以写作。写作就是生活的本身,而非为了点缀与装饰生活”。⑤可见,写作的源泉是永不会决堤的。只要生活在继续,写作就永远不会断流。写作并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它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生活一样自然。

在此,笔者不得不提及中国旧式教育。古时无论是考诗词歌赋,还是四书五经,都离不开写作。因此,“写作”几乎也就成了士人登科举第的唯一途径。士人不得不迎合统治者的要求,让写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脱离了生活实际。张位先生就曾对此作出论述:“代圣人立言”,“作文是替圣贤说话,必知圣贤之心,然后能发圣贤之心,有一毫不与圣贤语义相肖者,非文也”。⑥然而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写作亦成了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教育者渐渐明白“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以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⑦然而,“科举虽然废掉了,作文虽然从小学初年级就要开始,可是大家对写作的态度,还没有完全脱去从前的那种弊端”。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对于中国学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尽管理性告诉我们要转变观念,但潜意识里的东西还是难以拔除。所以,中学生总是认为写作是件高深不可触的事,总认为写作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自己写出来的话就是通俗浅薄,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内容,甚至丝毫没有写作的动机。长此以往,便失去了“以我手写我心”的愿望和能力,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他们习惯了漠视生活,不注意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更不必说动手去描写生活,赞美生活。一拿到作文,想到的素材和内容就是高分作文里模板,套用他人和经历和观点,最后也避不了“假大空”的嫌疑。

鉴于此,教育者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明白“写作即写生活”的道理呢?笔者认为教育者首先应当让学生树立起写作的信心。青少年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他们笔下的文字也一定能熠熠生辉。“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⑨既然我们虔诚快乐的生活,那就完全没有担心写不出作文的必要。“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⑩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后,学生便会逐渐树立起写作的信心,品尝到写作的。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与体验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游览观光一个地方,便思考这里究竟美在哪里;和亲朋好友嬉戏谈笑时,便记录为什么能给你带来满足。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看物象的眼光逐渐提高,画物象的手腕逐渐熟练,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那就任何物象都能描绘自如。”B11

三、写作过程:执笔写我心

写作过程是是教师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难中之难,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他是学生写作的突破口,也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写作过程的工序十分复杂,新课标的写作“教学建议”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B12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之展开详细论述。

1、取材:“汲取生活之源泉”;“品鉴书中之精华”

良好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呵。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能说某种的话”。B13这在上文中以详细展开,在此不多做赘述。其次,得益于广泛地涉猎。“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他人的优秀成果在素材收集,语言锤炼,情感抒发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若学生能好好品味分析,适当借鉴,一定能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教师应当提倡学生在取材的过程中“汲取生活之源泉”,“品鉴书中之精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太过,要求他们写出真心话,恰到好处即可。学生“所积蓄的正确度与深广度跟着生活的进展而进展,在生活还没有进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责备他们的积蓄不能更正确更深广,就犯了期望过切的毛病,事实上也没有效果。最要紧的还在测知学生当前具有的积蓄,消极方面不加阻遏,积极方面随时诱导,使他们尽量拿出来,化为文字,写上纸面。”B14同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B15多碰撞,多交流,便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宽他们看问题的角度。

2、命题:“介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B16以前的命题作文常常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个话题上明明没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硬是要他凑成一篇文章,那训练效果显然很难达成。倘若教师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话题,而任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自说自话,又很难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交流与点评,写作的阶段性任务也难以达成。

对于这一矛盾,教育者应怎样权衡左右呢?首先,教师应出一些让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题目。“作一些非中学生能够下手的题目,不能够下手却硬要下手,自然只得复述听来的看来的话了。复述惯了,拿出自己的东西来的途径便渐渐阻塞”。B17这样即便是教师统一命题,学生也不至于茫然失措,束手无策。其次,教师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揣知学生之所蕴蓄,而后命题。非其所蕴蓄,不使强为,空浮虚廓之论说题绝对不宜出”。B18这些话题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才能促使他们写出自己的东西。最后,教师可以转变旧式命题,采用话题的形式,既能统一写作训练,又能适度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善于将某个命题引向不同的角度,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出了题目之后怎样给学生启发,这是个不可忽视的步骤”B19

3、表达:“三思而后写”“自然去雕饰”

不少学生不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好比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表达在写作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表达能力就是学生能够迅速敏捷地思考,在写作之前已经通篇策划,成竹在胸。良好的表达能力不是挤破脑筋去构造句子的奇崛与诗意,而是善于驾驭平实自然的语言,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如同老舍所写的《我的北平》,没有华丽丽的语言,只用了一些自然干净的语言展现了再真实不过的北平形象,而这又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呢?

鉴于此,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养成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成文必有腹稿。“想清楚然后写,这是个好习惯”,写作文“自然应该事先通盘考虑,就是说应该想清楚然后写。”B20其次,要锤炼语言。

4、批改:“自探其中弊”、“多思多斟酌”

批改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反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下意识地忽视了“批改”的多重内涵和重要性。例如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自我批改的重要性,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批改的习惯,殊不知“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还是终身受益的”B21。

教师应当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规避这些错误呢?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批改以及学生互改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自己之所以建议这样改的意图,自己心中明确“至于批改,无论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于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B22再次,教师批改时一定要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决不能“学生说东,你说东没有说对,你帮助他,就得替他修改,把东说对了。你抹杀他的东,另外说个西,这不是帮助他,只是自己逞能罢了”,“自己逞能的改文要不得,因为于学生无益”B23。

叶圣陶先生这些熠熠生辉的作文教学理念,对于我们领会和实践语文新课标,对当代作文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如果我们认真地按照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必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文集

[1]80年代顾黄初论文《叶圣陶语文教育活动七十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

[2]1980年中央教科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

[3]1994年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5卷)

[4]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

[5]1991年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叶圣陶研究论文集》

专著

[1]连云港教育学院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2]2004年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

[3]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中国现作教育史》,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对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思想作了评判和反思

[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杏宝、陈钟梁的《纵观语文教学论》第七章

论文:

[1]范晓晖《叶圣陶写作教学观探析》

[2]乔晓娟《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3]宋晓霞《论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对中学写作教学实践的指导》

注解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225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②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P146,开明出版社,1989

③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36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17

⑤《叶圣陶教育文集》P160

⑥张位:《看书作文法十六则》,转引自潘新和《中国现作教育史》,第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⑦叶圣陶:《认识国文教学》,见《叶圣陶集》(13卷),第10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⑧叶圣陶:《写作什么》,见《叶圣陶集》(15卷),第4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36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⑩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225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B11叶圣陶:《临摹和写生》,见《叶圣陶集》(9卷),第36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B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8,[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1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49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B14叶圣陶:《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集》(15卷),第5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B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B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8,[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17叶圣陶:《国文随谈》,见《叶圣陶集》(13卷),第8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B18叶圣陶:《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见《叶圣陶集》(16卷),第4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B19叶圣陶:《从出题到批改》,见《叶圣陶集》(15卷),第17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B2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466,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B2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466,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B2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72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其实,“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是教师们可以经历的重要门径,藉此此,教师们可以找到教育研究的幸福之路。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都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但是它们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教师思维方式不断优化的过程。而思维方式的优化,对教师发展乃至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我们所要经历的不仅仅是“写作之路”,更是“教育之路”。

那么,“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这条路该怎样走呢?

一、聚焦问题

教育写作不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写“教育随笔”还是“教育论文”,我们都要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的这篇论文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是你的论文的价值,也是你的论文的“灵魂”。而问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随笔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聚焦”,逐步形成的。

2006年9月,当时我在市教育局教科室工作,为了开展“课堂观察”的研究,不断地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始,我将研究的过程以“随笔”的方式记述,写了《用课堂观察改善教研活动》、《寻找一种适合学校的课堂观察方式》、《课堂观察应该在协作中进行》、《观察主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等八十多篇随笔。2007年1月份,我开始“聚焦问题”,思考“我在回答什么问题”。比如要回答“课堂观察究竟有什么意义”,就写《课堂观察的四重意蕴》;比如要回答“课堂观察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写《课堂观察的四个关键要素》;比如要回答“课堂观察究竟应该怎样做”,就写《课堂观察的操作要求》……这些文章可以称之为“毛坯式论文”,是在大量的“随笔”的基础上形成,是在随笔的基础上不断地聚焦于“我要回答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每篇思考都聚焦于一个“问题”。2007年5月下旬,在对15余万字教育随笔不断“聚焦问题”的过程中,我完成了《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一文,对一线教师、普通学校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答,后来,这篇文章在《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9期发表,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不断生成的,但有一种规律是很明晰的,那就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就是不断“聚焦问题”的过程,当我们聚焦了“问题”并能够作出自己的回答的时候,“教育随笔”也就走向了“教育论文”。

从教育随笔中聚焦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原有随笔的聚焦式叩问,研究自己原先的随笔,寻找主题,在原先的“随笔”中提取出“论文”来;另一种是围绕“问题”,有意识地进行系列化、专题性的随笔写作,最后凝聚成“论文”。前者是从“无心”到“有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类似于“课题研究”的过程。既可以从多篇随笔中聚焦问题,也可以从一篇随笔中聚焦问题,还可以从点点滴滴的“碎片式”随笔中聚焦问题,比如笔者发表在《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7期的《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一文,就是从我微博上的片言只语中“聚焦”而成的。

二、提炼观点

“聚焦问题”,相当于找到了文章的“题目”,明白了我的论文要写什么;而“提炼观点”,则是在考虑“从哪些方面去回答问题”。“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难度最大的、至为关键的就是“提炼观点”这一步。“提炼观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就是对规律、经验的“发现”的过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的“观点”常常藏在“随笔”中间,我们对于自己的“好东西”,也常常会熟视无睹,而要写好论文,我们必须善于将他们“提炼”出来。

2010年10月开始,我聚焦了一个问题:关于课堂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看似老生常谈,但在教学中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我开始深度卷入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观察与研究“教学目标”所存在的问题,一起研制教学目标及落实,两个月的时候,我撰写了关于教学目标的系列随笔20篇,5万余字,记述每次参加活动的收获与体会,在这样的随笔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提炼”观点,提炼了一系列的观点。比如,我们发现,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我们总是喜欢“先考虑方法”,先考虑“我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情境”、“我的课件该怎样做”, 而不是“先考虑目标”——我在随笔中描述这个现象,而在最后形成的论文中,我是这样表述观点的:“教学设计时目标意识缺失:不讨论‘要去哪里’,专门讨论‘怎样去’”。——这就是从现象到“观点”。之后,我又提出“教学过程中目标意识缺失: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教学评议时目标意识缺失:不断在解决‘点’上的问题,无法替代系统的改善”等观点来描述关于教学目标现状的认识[2]。这些观点不是从别人的什么著作上抄来的,而是我对自己的随笔进行研究后提炼出来的。这里我也建议大家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不要依赖于书本上的“理论”,要善于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观点。

1.“关键词法”是“提炼观点”常用的方法。观点通常是用句子、词组来表达的,而“句子”与“词组”是由“关键词”组成的,所以,在“提炼观点”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关键词法”。有时候,提炼了关键词,也就提炼了“观点”。比如2004年6月23日,我参加了一个由两个学校联办的关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观察”的主题沙龙,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边听边思考,记录了11个关键词,这11个关键词好像“书签”一样记录在我的笔记中。第二天,我写了一篇随笔《关于课堂观察:我的11枚“书签”》,对这11个关键词进行简单的展开,这11个关键词是:主题、坚持、改变、日常、情境、系统、质量、反思、多元、合作、自我。这些“关键词”就是“观点”,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我又表述成“基于主题”、“关注情境”等观点[3]。

2.“提炼观点”要坚持“从实践出发”。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为什么常常会感觉没有新意,就是因为没有养成“从实践出发”的思维习惯。论文是以“观点”的方式来呈现的,但这些“观点”的背后一定蕴藏着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在“背后”、在“随笔”中,但正是它们培育了“观点”。我们千万不能先有“概念”再去套“实践”,而是要立足实践,在对实践的解读中提出观点,要善于发现“随笔”所蕴含的智慧。我们有一位老师写了一个“随笔”:《骑牛比赛》一课的教学反思,题目叫《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反思了两项内容: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理解“技艺高超”;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野性大发”。我研究了一下文本内容,发现这则“反思”的主题并不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而是举了一些“联系”的例子,我帮助她提炼一下,是四种“联系”:一是句中联系(“公牛”与“骑手”),二是文中联系(“好几个”与“只有一个”),三是文外联系(与前一课“高手”一词的联系);四是与生活联系(“野性大发”一词理解)。这样,整个的“反思”就有了“观点”:《在联系中学习语文》。这样,“教育随笔”也就走向了“教育论文”。

三、架构结构

直面教育实践,这是老师思维的长处;但是,缺少系统思统,习惯于“点式思维”,这是老师易有的思维弊端。架构结构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思维变化。如果我们把论文比作是一幢房子的话,“观点”好像是“砖瓦”;如果我们把论文看作是一条项链的话,“观点”好像是“散落的珍珠”。能不能把“观点”逻辑性地组织起来,决定了“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工作能不能最后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与随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结构化程度的不同——随笔当然也有内在的结构,而论文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结构化了的,论文写作是一种结构化思考。

如前述的随笔《关于课堂观察:我的11枚“书签”》,后来,我又将在这11个关键词在“结构化思考”下修订成12个,并进行了归类,形成了《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的框架结构:全文分四个方面展开:(1)明确目的:质量、改变、自我。具体观点表述为:聚焦质量、促进改变、成长自我。(2)把握特征:主题、情境、反思。具体观点表述为:基于主题、关注情境、精于反思。(3)掌握方法:多样、系统、灵活。具体观点表述为:倡导多样、系统思考、灵活运用。(4)优化文化:合作、日常、自觉。具体观点表述为:走向合作、走向日常、走向自觉。[4]这四个方面是对整篇论文的构架,这个结构是用来说明“文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对论文中每一个观点的阐述进行“结构化”架构,关注“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部分之间形成有逻辑关系的结构。

“结构化”是论文最主要的表达特征。如果说“提炼观点”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基础工作、核心准备的话,那么,建立“有逻辑的结构”则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临门一脚,这临门一脚使“教育随笔”走向了“教育论文”。架构结构是一种系统思考,这种思维方式的建立,必然会提升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思考能力。当然,特别欣喜的是,这样的思考能力是从“教育随笔”中开始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架构的结构、建立的系统思考不会是空洞无物的“空架子”,不会是对日常教育生活的回避与漠视,而是一种超越意义上的理性回归:让我们对日常教育生活、日常教育实践看得更加明白。

四、磨砺语言

从“聚焦问题”、“提炼观点”、“架构结构”到“磨砺语言”来说明“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从大到小”的一种叙说线路。其实,我们在进入写作之中开始动笔的的时候,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问题。“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的语言特征是有些不同的,如果“主题关”、“观点关”、“结构关”都过了,“语言关”过不了,那么,我们仍然不能“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

语言的功夫,是最没有秘诀的,只有靠多练习、多揣摩,才能改变的,但我们也不必认为论文写作一定要摆出一付“论文面孔”,在我看来,“论文”语言也可以在规范之外有各自的风格的。关于“磨砺语言”,我们要注意三个特性:

(1)结构化。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需要语言的结构化。教育论文阐述观点与教育随笔在“结构化程度”上是不同的,一个观点怎样展开,一个小节怎样展开,也要考虑到“结构”——是分哪几步展开的,这展开的几步有什么内在的关联?——这种“结构”,这种“阐述的顺序”,有时候要通过“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再次”等标明,有时候是内隐于其中的,但一定是有明确结构的,必须杜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无主题变奏”。

(2)规范化。教育论文的语言要特别强调规范化,除了遵循一般的语言规范之外,还要注意避免三种情况:一是过于“随意化”,相关“术语”、观点的用词、表述方式前后不一致,一会儿一个说法,或者为了“创新”去生造词汇;二是过于“情境化”,缺少“读者意识”,教育论文的可能读者是报刊的读者,是不知道写作者背景的人,因此,要使用“规范化”的表述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就我们学校来说,也经常会看到“只有自己学校的人才看懂的论文”,这样的文章只能发表在“校刊”、“校报”上,而不能成为公共知识传播的“论文”。

(3)风格化。教育论文的语言也是可以风格化的,我们老师在写作教育论文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在写作教育随笔时的语言特色丢弃掉,其实,只要我们的语言有规范化、结构性的“保障”,在这样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论文语言风格也是完全可以的,当然,“风格化”是一个高要求,也是一个长远的追求。

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也许是很多老师渴望做到的,其实也并不难。当你从随笔中“聚焦问题”,就能解决“写作方向”的问题;当你学会“提炼观点”,就能解决一个“写作内容”问题;当你学会“架构结构”,就能解决一个“文章组织”的问题,当你学会“磨砺语言”,就能解决一个“表达方式”问题。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是一条在尝试之初需要经历很多痛苦的路,但一旦你经历了,“入了门”,你所得到的就将远远不是几篇论文,而是一个更精彩的教育世界。

参考文献:

[1]秦志强.胸藏万竿竹 下笔任翕张——谈教育随笔的写作[J].江苏教育研究,2012,2B(第58页).

[2]张菊荣.教学目标: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时被忽略的话题[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4).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1,(9)全文转载.

[3]张菊荣.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4]张菊荣.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本论文首先分析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相关的问题,强烈的感受到影视教育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论文界定了相关影视教育的内涵,介绍了其相关的特点。作者分析了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拓展,文章最后阐述了影视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并结合实际构建影视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影视教育、引入、拓展

Abstract

Inthenewcentury,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willenterabigchange,thedevelopmentofthenewstage,inbasiceducationwillplaytheroleofpioneers.ButtodayChina''''s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bytherelevantproblemsareseriouslyhamperingthequalityofeducationadvocacy.Modernlanguageteachingschoolsfaceanunprecedentedimpacttothemodernlanguageeducationinfilmeducation,languagelearningcanenhancestudentsinterestedinthehumanisticqualityofstudents,teachingofmodernlanguagessecondarytothequalityofeducation.

Thispaperfirstanalysisofthe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issuesrelatedtoastrongsensefilmeducationsecondaryeducationintotheneedforlanguageeducation.Thepaperdefinestherelevanteducationalvideocontentonitsrelevantcharacteristics.Theauthoranalyzesthefilmeducationonthedevelopmentof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thearticledescribedthefilmeducationinthestatusoflanguageeducation,andeducationinlightoftheactualvideooftheprotectionmechanism.

Keywords: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filmeducation,theintroduction,expand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第一章绪论…………………………………………………………………4

1.1引言………………………………………………………………………4

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

1.3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5

1.4本论文的组织结构………………………………………………………5

第二章影视教育的基本内涵………………………………………………6

2.1影视教育的定义…………………………………………………………6

2.2影视教育的特点…………………………………………………………6

第三章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8

3.1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拓展…………………………………………8

3.2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限制……………………………………………8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育引入影视教育的思考…………………………………10

4.1中学语文教育与影视教育关系……………………………………………10

4.2中学语文教育引入影视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1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13

5.1总结………………………………………………………………………13

5.2展望………………………………………………………………………13

参考文献…………………………………………………………………………14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1]陈宇锴,王志敏.大学美育电影鉴赏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彭吉象.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黄海昀.高等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1999,(6).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10]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1]李丕显.审美教育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12]李燕.简论巴拉兹视觉文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3]文新春.影视:让语文教学从平面到立体[J];中小学电教;2005第7期

[14]施燕华.信息技术课堂情境设计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6年第4期

[15]王贤芝.电教媒体为语文课增光添彩[J];中小学实验装备;2004年第1期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5.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杂志社同仁克服人手少、任务重、事情杂等困难,超负荷运转,快节奏工作,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思路及要点,顺利完成以下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第一,编辑出版工作。全年共完成“理论版”“实践版”“教育家”各12期共36期480多万字的编辑任务,编发文章1000多篇。做到了按时出刊(每月定时出刊,保证读者能及时收到刊物),尽量不错(差错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低于全国同类刊物),不断出新出彩(每年、每版、每期都有新意,都有亮点,都有“看头”,都有产生较大反响的栏目和文章),受到主管部门、作者、读者和同行的普遍好评。

据统计,2015―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江苏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72篇,转载量在教育类期刊中排第15位。其中,“小学语文教与学”“小学数学教与学”专题转载排名分别为第5名和第8名。

第二,宣传发行工作。在杂志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召开年度通讯工作会议,加大杂志宣传力度,积极调整征订、发行策略,在确保重点订户的基础上,努力消灭空白点,不断减少薄弱点,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千方百计稳定订数。2016年杂志订数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刊物领先地位。

第三,催款清欠工作。由于体制和财务等方面的原因,部分订户的发票一直无法及时、足额开出,加上部分地区通讯员轮岗、换人,导致部分杂志款拖欠。2016年,杂志社积极配合院财务部门,加强对欠款的核查、清理,不断加大催款工作的力度。除专人经常性催款之外,采取“盯人战术”,建立重点联系人制度,把催款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每个编辑不仅有编稿任务,还有发行和催款任务。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 2016年杂志款清收力度加大、效果明显,总体情况好于往年。

第四,评估年检工作。2016年8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开展了首次“江苏省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共4大类12小类37项指标。这次评估的主要目的,一是“以评促建”,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二是“优胜劣汰”,警示甚至淘汰不合格期刊。这个评估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杂志的未来发展。我们高度重视这次评估,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统筹安排填写《自评表》,撰写自评报告,按时、保质报送评估材料,自评分与他评分基本一致,受到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好评。今年4月初,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布了评估结果,《江苏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类”全部期刊中名列第4,基础教育“教育研究类”期刊中列第1。另外,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每年都要对杂志进行年检,杂志社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顺利通过了2016年的年检。

第五,网站平台工作。根据工作需要,2016年启动“江苏教育研究网”的升级和重建工作。“江苏教育研究网”既是作者的投稿平台,也是杂志社的日常工作平台,每天都要使用,因此非常重要。@项工作历时一年,现在网站已经开通。同时,杂志社按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江苏教育研究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宣传、推广杂志和广大校长、教师推送、分享原创作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

第六,其他各项工作。主要是院领导、院综合部和其他部门交办、安排的工作,大致有以下几项:一是配合院综合部、招标办组织并完成杂志印刷招标工作。二是相关人员参加江苏省期刊协会组织的全省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全部达标。三是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6年年会、2016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院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

二、展望:2017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2017年杂志社的工作思路,我们经过认真、反复研究,提炼出下面这段话来表述: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办刊方针,不断强化学术性与影响力、理论与实践、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创新,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努力使刊物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刊物的学术影响。

这段话里有几个“要点”和“关键词”,需要作一些说明。

第一个要点和关键词是:服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个服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这是我们的办刊方针。长期的办刊实践证明,“三个服务”的办刊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当然,要根据杂志社的工作特点,找准服务的重点和抓手,更加精准、有效地搞好服务。要通过服务提高质量,通过服务扩大影响,通过服务留住作者读者,通过服务稳住订数。

第二个要点和关键词是:质量。在质量问题上,我们一直都说两句话。第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一本杂志,没有质量,就是死路一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生存下去。第二句话,质量就是形象。《江苏教育研究》是省教育厅主管、省教科院主办、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学术期刊。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就代表了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的形象。所以,在办刊质量方面,我们一直都抓得很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学术期刊。一本杂志的质量,可以从它的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引用率、认同度、影响力等方面作出评判。我们在有些方面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发行量和覆盖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覆盖全省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比如转载率,从2011年起,它就一直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再比如认同度,2014年,《江苏教育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为学术期刊(当时省教育厅主管的基础教育类综合刊物中,《江苏教育研究》是唯一首批被认定的学术期刊)。另外,这本杂志在江苏,在基础教育界,在教育学术期刊这个行业,在广大作者读者那儿,认同度是很高的,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可以说,《江苏教育研究》在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认同度及编校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同类杂志的前列。我们也有短板和不足,但总体来看,《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杂志。当然,质量提升无止境,质量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对杂志社来说,年年都应该是质量年,月月都应该是质量月。2017年,我们要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聚焦于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

第三个要点和关键词是:特色。特色是一本杂志的风格,也是一本杂志的“名片”。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江苏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学术性、专业性、地方性、实践性等等。2017年,我们既要注意原有特色的保持,又要注意新的特色的形成。特别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院领导最新提出的学术性和影响力的结合,二是多年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是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质量评估标准中提出的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的结合。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特色。力求做到《江苏教育研究》一到手,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本学术的刊物,这是一本江苏的刊物,这是一本与教育实践贴得很紧的刊物,这是一本十分注重教育实践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刊物。

第四个要点和关键词是:创新。说到创新,我要稍微说说《江苏教育研究》这本杂志的历史。这是一本有历史的杂志。1984年创刊,那一年正好是省教科所恢复建立,所以它和省教科所同龄。1986年用现刊名。那一年我正好大学毕业,怀揣着很多理想,分配到省教科所。一到省教科所就知道有这么一本《江苏教育研究》,当时还是“内部资料”。后来经过教科所(院)领导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6年年底,从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那儿获得了公开刊号。现在想想,这件事情能够做下来,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回顾《江苏教育研究》长期的办刊实践,我们发现:这本杂志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较高质量和鲜明特色的历史,也是不断追求创新的历史。办刊几十年,公开出版10年,可以说年年都有创新。当然,对一本杂志来说,创新永远在路上。2017年,我们面临更复杂的办刊环境,我们的办刊思路和发行办法也在作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在这里,我们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工作者、作者、读者、专家、同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请大家为《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的未来发展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欢迎您以短信、微信、来稿、来信等方式讲述您和《江苏教育研究》的故事,表达您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江苏教育研究》杂志、江苏教育研究网和杂志社微博、微信平台将择优选用。我们虚版以待!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2012年,江苏基础教育界的秋天分外绚烂,第24届“隆天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首届华东地区“苏派”教学高层论坛在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沈健厅长、洪流副巡视员等江苏省教育厅领导来了,袁伟时、成尚荣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了,徐津、等名流企业家来了,华东六省一市名特优教师来了,全省基础教育界的“教育达人”来了……

2012年,在论文评比日趋沉沦、几成“鸡肋”的时代,“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成功地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杏坛论理,文以载道。教师不是“外心人”,在找回教育魂魄的同时,也要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信念、教学智慧与主张,用“我”的字体写就鲜活灵动的论文。而“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更是成为一群教育朝圣者的精神狂欢。他们被卷入教育思想的“蓝海”,中流击水,挥斥方遒。

“教海探航”作为一项论文评比活动,能够获得众路方家和草根阶层的如此青睐,引起几代教师的热情关注和激情参与,甚至成为他们的“心灵鸡汤”,其间必然有卓尔不凡的成长品质,也必然散发一种优雅永恒的精神魅力。

“教海探航”Style

“你探航了吗”成为当今江苏小学教师彼此之间的“幸福体”招呼,而且满脸写着敬畏、虔诚、自豪。“教海探航”早有其名,并非原产于《江苏教育》。今天特指的称谓,甚至并非她的乳名。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她与《江苏教育》休戚相关的命运。作为杂志的“常青藤”,“教海探航”陪伴杂志一路奋斗、一路成长。而杂志,也将她作为自己最美的“名片”,广而告之,砥砺内涵。

在坊间,人们还给她取了各种别名。

江苏教育界的奥运会

论文写作,是一种意志的长跑、智慧的接力、文化的传承。“教海探航”征文通知甫一发出,各地方教育局、基层学校便开始精心组织、紧张备战,充分发挥奥林匹克的竞争、合作、拼搏的精神,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荣誉而战,为梦想而战。华士实验小学作为第24届“教海探航”颁奖大会的承办方,先后几次总动员,不仅要求45周岁以下的老师人人都写,还组织多次“教海探航”沙龙活动,推广往年的成功经验,讨论选题,选定内容,一改,二改,三改……老师们为了更好的标题,为了句子的更好表达,咬文嚼字,探讨半天。

而教师个体,也将目光瞄准草根实践,从中寻找灵感、素材、亮点,在不断的构思、叙述、反思中,拷问自我,挑战自我,否定自我,追问教育的原点,实现职业人生的价值。连云港市白果树小学徐寿鹏深信论文是做出来的,没有实践支撑的文章只能是朦胧缥缈的海市蜃楼,因为它缺乏鲜活灵动的生命。他每天沉浸在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对课堂的不断反思、对学生的深入研究中,因为他知道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像追日的夸父一样,纵使跑掉了鞋子,跑散了筋骨,心中仍要揣着那个太阳。他像上紧发条的指针,用每天的勤奋和孤寂,打造未来的鲜活;用目标专一的奋斗,作为探航之旅的不竭动力;用心无杂念的固守,为自己紧张而饱满的论文写作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草稿;用这一张张草稿,铺设靠近探航大船的路。

“教海探航”活动的背后,是一种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一种理想教育的信仰,更是学校文化力量的追寻。从2009年设立“优秀团队奖”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连续四次获奖。校长王笑梅认为,人人都是水手,个个在探航中寻梦,老师们把参加“教海探航”颁奖大会看做是生命中最高贵的出席,把获得“优秀团队奖”看做是学校最高的荣誉。年复一年,老师们在对“教海探航”的追寻中,逐渐将学习、实践、反思、写作化为专业成长的内在自觉。越来越多的老师,越来越浓厚的探航情结,最终构成了学校的整体竞争力。他们也正是通过“教海探航”这场高品质的赛事,创设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种氛围,引领了一种价值,最终成就了一支队伍。

江苏教育界的奥斯卡奖

每个人都是一颗闪耀光芒的星星,都有被关注、肯定、赞美的需要。当获奖老师走上红地毯,从领导手里接过水晶奖杯和红色奖状时,内心的狂喜、骄傲乃至于幸福得战栗,是人生中最美丽的体验。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赵雪华至今仍记得颁奖典礼那天,站在水手墙前,拿起黑色签字笔,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感到手指在颤抖,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看着水手墙上水手们龙飞凤舞的签名,就似看见一艘巨大的轮船载着这些水手们在大风大浪中意气风发地向前快速航行着,去往胜利的彼岸,创造辉煌的人生。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王粉林,是一名年近五旬的老“水手”。这次,他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教海探航”的领奖台,这是他作为“探航人”最为荣耀的时刻。这个迟来的一等奖,对他来说意义特别,因为他为之追逐了24年,这份奖励凝聚着他的酸甜苦辣。他的“教海探航”之旅始于1989年。当年,“毛头小伙”的他初为人师,怀揣着理想,在“我的追求”征文金坛县级初评中,他的文章获得一等奖,为此激动了好一阵子。但送省里参评后便石沉大海,宣告了他的首次探航的结束。之后,他像一个永不懈怠的水手,每年在教海中启航、扬帆……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终于,他在探航之旅中收获了第一份礼物:1995年,“金溪杯·教海探航”中,他获得三等奖。1997年,“花果山杯·教海探航”中,他夺得二等奖。几年之后,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仍对“教海探航”十分执著,每年以自己的经历与梦想激励年轻“水手”,在岸边为他们呐喊助威。然而走上“教海探航”的领奖台,仍是他挥之不去的梦。2012年,大赛取消了年龄限制。这又一次点燃了“老水手”扬帆教海的激情之火。于是,在望眼欲穿中,他抵达了理想的彼岸。

“教海探航”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也是他们生命律动的舞台。2012年人气指数最高的水手,是83岁的老教师、本届“感动教海探航人物”陈树民。作为“教海探航”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选手,他已是功成名就、著作等身的专家了。耄耋之年的他,仍坚守教海,笔耕不辍。在接受采访时,他吐露心声:“我激动得心都快要飞了。我参加探航的活动,首先是带着一颗感谢的、感激的、报恩的心。我认为,《江苏教育》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校,她的学员,她的学子,遍布在我们江苏以至于全国,我也是其中一员。我和《江苏教育》有着特殊的缘分,1953年6月杂志创刊的时候,我很荣幸地在上面发表了一篇习作。这说明《江苏教育》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关注我、培养我了。当时我是一个才20岁的小伙子,那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所以,《江苏教育》对我来说,恩如泰山。第二,我是带着一颗感受的心来的。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教海探航’这个创意很好,一届一届的“教海探航”,是个伟大的创举,她的影响很深远。但是,过去只允许年轻的朋友们来探航,今年没有年龄限制了,我们老人也可以来探航,荡起双桨。所以,我来了。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教海探航无止境,长江后浪推前浪。‘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中国教育界最美好的声音。”

江苏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教育写作是教师重要的一种行走方式,也是教师职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从阅读到实践,从经验到积淀,从思考到表达,从言说到言语,是复杂的转换,也是精彩的轮回,美丽的蜕变。然而,其间的辛劳、辛苦、辛酸,只有自己知晓。在很多教师看来,“教海探航”之所以永远充满着魅力,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圣洁地位,以至于被称为教学论文中的“诺贝尔奖”,是因为她真实地记录了教育生活中师生的生命追求与皈依,过滤了一切掩盖教育真善美的功利与浮华,崇尚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对自由、纯真的眷注与祈望。所以每一个追梦探航的人,都不再注重最后的结果,其间倾情的投入,就是在用心去经历、体验、破茧、蝶变,把流变的经验、模糊的想法用文字定格为上下求索的轨迹,让教育的生命在不断的体验和躬行中尽情张扬,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多得、恒久难忘的收获。

“教海探航”成为一块试金石,测出论文质量的高低。好的论文,总是善于从不同视角去看独特的风景,在平凡的小事中去体察不平凡,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去寻找真理、规律,用属于自己的句子,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建设和深度思考。“教海探航”也成为一块“磁场”,可以在这里以文会友、以课会友,与同行、专家交流教育教学思想、经验、艺术。2012年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吴江黎里小学黄朝侠,结合自己四年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经验,在反复思考之后,决定从团队建设入手。因为平时一直在尝试实践与自觉思考,她写起来特别顺手,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优质小组是怎样炼成的》初稿就诞生了。后来,经过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初次筛选,入围40篇比较好的论文行列,幸运地得到“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吴江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娄小明的指导。娄校长指出文章中实践的东西比较多,缺乏理论的支撑。在他的建议下,黄朝侠开始搜寻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案例研究》等,甚至包括晦涩难懂的丹尼斯·K·贝姆的《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随着阅读的增加,很多模糊的问题开始豁然开朗。她对论文进行了充实,但又觉得不够有新意。偶然翻阅管理杂志,她发现很多企业在团队培训时都会提到“唐僧团队”。于是,她灵感乍现,发现课堂上的实践正和《西游记》中的团队建设异曲同工,便对论文进行了第三次修改。为了让论文更严密,她又将文章发给了几个领导、专家和朋友,请他们指正,收获颇丰。经过反复的修改、推敲,最终《从〈西游记〉看综合实践活动团队建设》完成了。娄校长鼓励她:“你很努力,一定行的!”这让她产生了不断完善论文的动力。这次是她修改最多、付出最多、最有收获的一次探航。

当然,在每个追逐梦想的教师心中,“教海探航”还有各种隐喻。有人说她是“思想的圣地”,把教师从桎梏中挣脱出来,仰望人类文化思想的天空;有人说她是“教育的旗帜”,引领教师突破自我的设限,解放内心,与时俱进,向教育的地平线出发;有人说她是“人生的灯塔”,指引教师回归作为真实的“人”的存在,关注自我的人性关怀与人生情怀……

“教海探航”DNA

24年栉风沐雨、搏浪探求,24年精神接力、坚守品质,“教海探航”这艘大船驶过了江淮大地,驶过了汉楚文韵,驶过了吴韵楚歌,以宽广的胸怀,拥抱起一群群搏击教育风浪的水手,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实现着他们的梦想。而她自己,也褪去了青涩,创造了不朽的传奇,成为江苏省教育论文评比的翘楚和品牌,成为江苏省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盛会和舞台,培养了两百多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几十位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教海探航”基业长青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缔造经久不衰神话的秘方是什么?

免费的“船票”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江苏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教海探航”之旅不仅免费,而且可以享受精神的盛宴,并产生无限的附加值,这让她在起点就赚足了人气,获得全省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热捧和青睐。

每个教师都可以拿到免费的“教海探航”船票,可以邂逅阅历丰富的水手,可以完成精彩的转身、美丽的蜕变。可是这张船票并不轻巧,要想体验探航全程的精彩,非下足气力不可。“教海探航”是一段朝圣之旅,力透纸背的精彩论文,犹如圣殿一般神圣而遥远。教师们匍匐在教育的大地上,反思、观察、批判、前瞻,虔诚地将思想的碎片拾捡、拼凑、缀连,在声声键盘敲击中,拾级而上,缓慢而艰难。沿途的风景,是毫无边界的思想,无法摆脱的孤独,以及转瞬即逝的灵感。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王晓波坦承:曾经,“教海探航”对于她而言,是一方神秘而遥不可及的海域,她始终没有勇气踏入那片海。尽管人们总是说,海的那边有美丽的风景,她依然无动于衷。而每每看到探航归来的水手们那写满兴奋与欣喜的脸庞,述说着探航的奇遇,描绘着海另一端的美妙风景时,她总是望洋兴叹:那片海太远太深!自己何时能够踏入那片海?

不走入水中,怎能知道海的深浅?浪花的洗打是冲浪手成长的最好摇篮,一个能远航的水手必定是在风浪中渐渐磨练出来的。于是,一个个有勇敢之心的水手,把海鸥作为远航的坐标,追随老水手的足迹,成长为海上英雄。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赵贞俐老师,也曾是个怯海的水手。终于有一天,她对自己说:“既然思维的触角已经伸进了‘海里’,那就大胆地循着‘教海探航’走去,不管能不能看到美丽的浪花。”于是她踏上了探航的征程,改变着行走的方式,像优秀水手一样边行边思,让读、思、写成为生活的常态。她逼着自己读书,逼着自己专心于教学实践,逼着自己细心观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逼着自己把所思所得写出来与同行探讨。“退一步,山重水复;逼一逼,柳暗花明。”她让自己无路可退,不断激发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有些专业书籍非常难“啃”,可在不经意间,她发现一些理念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了她的教育教学中,课堂变得灵动,思维变得灵敏,时时能够捕捉住闪现而出的思维火花。在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后,她终于成为一名教海的弄潮儿。

不为彼岸只为海。免费的“教海探航”之旅,收获的不仅是一篇智慧的论文,更是一种伟大的坚守力量,一种永恒的探航精神。

永虎老师参加2012年的盛会,只是为了邂逅一个人,守望一节课。这个人就是薛法根,语文特级教师,“苏派”教学领军人物。薛法根给大家执教了《匆匆》一课,离他咫尺,看他上课,永虎老师很快乐,很满足。幽默风趣的语言、细致扎实的教学训练、沁入学生心底的情感熏陶,那份睿智、那种大气、那样从容,给大家带来无限的快乐与享受。薛老师“博观约取”,关注儿童需要,不急于求成,不生硬填鸭,不期待包罗万象,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中心小学张启道戏言,听薛法根老师的课,如同欣赏赵本山的小品。薛法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似乎都有一种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听众。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钱海萍也是“雪花膏”(薛法根老师“粉丝”的昵称)中的一员,在她看来,薛法根总是笑眯眯的,露出两颗大板牙,随和得如同邻家大哥。下课之后,她冲上去,激动地拉着薛法根的胳膊,时间在那一刻定格了。她目送着薛法根淳朴的背影,自言自语着:人格的魅力高过一切。不只是薛法根,在这次“首届华东地区‘苏派’教学高层论坛”上,来自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华东地区的名、特教师们,或简约灵动,或厚重稳实;或清通简要,或精耕细作;或朴实智慧,或灵活幽默。充分展现了名师们深刻的教学思想、鲜明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智慧的课堂驾驭,令听课教师回味无穷。而由本届部分获奖青年教师展示的“不拘一格地教”的课堂,其各具特色的设计、各有风采的呈现,也充分体现了年轻水手们敢于挑战、相互切磋的精神,带给大家更多的研课视角。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是一名“老水手”,曾先后12次作为获奖代表、论坛主持或点评嘉宾参加颁奖盛会。在他看来,主题论坛的精彩,似思维的盛宴,甘之若饴,回味悠长。一个观点,引发另一个观点的共鸣;一个思想,触发另一个思想的绽放;一个灵魂,焕发另一个灵魂的活力。思辨,共生,成长,空间里充满“真教育”的芬芳。2012年,他再次主持了“苏派”教学高层论坛,引领大家在“不拘一格地教”的主题下“畅所欲言地研”。授课特级教师们阐述自己的教学思想,互评课堂教学,与会代表即兴参与研讨。大家在畅所欲言中达成共识:教师要实现从特点到特色、从思考到思想、从主张到风格的提升,首先要入格,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继而才能破格,勇于挑战,善于创新,超越自我。最后,主持人孟晓东总结说:“不拘一格,终成高格,让我们朝自己的高格而努力!”

教师不仅要俯视教育的大地,还要仰望文化的星空,跳出教育,与世界对话。2012年颁奖大会上,德隆望尊的袁伟时侃侃而谈“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基础教育”,以睿智而深远的眼光,从“走向世界大同”“培养世界公民”“做一个有世界眼光的教育家”三个方面向我们疾呼:给学生以人格自由,培养学生批判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创造的眼光,引领学生关注人类的进步。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朱国忠老师听后感慨:“我们要向袁伟时这样的历史学家借一双历史的眼睛,去回望教育与教学的历史,直至教育的起点。这样我们就能少一些折腾,少走一些弯路,就能寻找到更高的起点。‘教海探航’戴上了历史学家的眼镜,就让我们多了一种历史的深邃与智慧,就能创造有远见的教育。”成尚荣先生主持的《基础教育:向何处去》的“大家对话”,让与会教师看到历史学家、企业家、公务员、媒体记者、教育行政官员等各行各业人员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关注与担当,也让与会教师看到他们在世界大格局、大视野下对“基础教育究竟通向何方”的深度思考。聆听智者的声音,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开阔人们的视野,自觉关注自然、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将教育之舟驶向世界,驶向更为辽远与宽广的海域。

“三栖”庆典

作为“教海探航”活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颁奖庆典隆重而有意思,激情而有意义。文艺演出、颁奖典礼、联欢晚会……种种别开生面的狂欢,让人在心灵的震撼与精神的洗礼中,领略朝圣之路的旖旎风景,成为水手们没齿难忘的记忆和向前向上的力量。

“唯有身临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绝。”2012年深秋,《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型文艺演出在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校庆宣传纪录片中拉开帷幕。“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随着童声歌曲在会场腾起,第24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进入一种愉快而激动的旋律。《小螺号嘀嘀嘀吹》《金梭和银梭》《幸福像花儿一样》《海之梦》四大乐章一一展开,丝竹、歌舞、鼓乐、诗文交相辉映,《海之梦》唱响华小上空。华士实验小学用一台唯美而炫目、热烈而富有内涵的节目向与会嘉宾展示了百年来华小的执著追求。无论是沙画的音诗画唯美朗诵,还是踢踏舞热烈而奔放的节奏,都尽显华小师生的热情与才艺、喜庆与自豪,更展示了华小人的内在气韵。杨利军老师参加了踢踏舞的表演,在他看来,这就是探航之舞,舞出不一样的人生,舞出别样的风情。舞蹈艺术的包容性,恰如教学,“收”“放”之间,展现独特魅力与价值。

在文艺演出过程中,有序穿插着第24届“教海探航”征文大赛的五轮颁奖。伴随着热情洋溢的“颁奖词”,与会领导和嘉宾们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第一次参加“教海探航”颁奖典礼,心情格外激动。他说:“我的心情就和华士实验小学的校训中的一句话一样,同心同行同乐。首先,我要向所有获奖的个人和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由于你们的理想,你们的担当,你们的探航,让我们看到了江苏教育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第二,我要感谢为之努力的各个单位,你们大胆的探索,为‘苏派教育’的与时俱进增彩添光,我看到了江苏教育发展的无限力量。第三,24年再轮回,我们又回到无锡市。24年里,我们有近二分之一的老师参加了‘教海探航’,获奖累计人数3500位左右,这说明教海无涯,探航不止。我希望大家要志存高远,积厚流广,不懈努力,再创能够斗转星移的辉煌。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不懈努力,再创我们江苏教育永远的辉煌。”

大海是水手的故乡,远航是生命的赞歌。激情之夜的水手联欢,更是令人难以忘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色彩斑斓的舞台上,一张张激情四射的脸上,满是“荣耀”、“梦想”、“尊重”、“平等”。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美轮美奂、精彩纷呈,展示了探航水手的精气神。灌云县下坊中心小学潘胜老师即兴创作了《教海探航,我来了》:“啊!大海!我来了!我是一个赶海的弄潮儿!我劈波斩浪地来了!……”顿时引起全场人的热烈呼应。这是心灵的歌唱,也是梦想的呼唤,水手们异口同声,自信豪迈。慷慨之声在千人厅堂里久久回荡,甚为震撼。

“三原”成长

智利的伟大诗人聂鲁达曾说:“只有当华美的叶子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当探航的水手们褪去荣誉的光环,回首来时青翠路时,才发现“教海探航”之旅,离不开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书。正是这些关键的成长“三原色”,给予他们探航的梦想、激情与力量;也正是这些关键的成长“三元素”,成就他们探航的壮丽、成功与幸福。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小学教育集团王佳栋老师在获奖后动情地说:“我的成功是站在许多人的肩膀上,他们让我看到了大海的辽阔,汲取力量,不断前行!”他特别感激校长奚亚英。奚校长是一个敢于追梦的舵手,为教师们设立了教师发展快车道,让基础好、潜质优的教师率先登上动车组,课程专家为理论研究指引航向,特级教师为实践操作导引方向。从课题的零突破,到科研的全覆盖,从一个个课题的过程性展开,到一篇篇好文章的频频获奖,不断跨越、超越并走向卓越,需要的不仅是一种行动的坚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力量的传承。奚亚英用团队的力量赋予每个追梦教师以隐形的翅膀。于是在“教海探航”的路上,有了零的改写;从庄惠芬蝉联五次一等奖,到朱燕芬、王岚、施璐嘉等老师的频频获奖;从数学、语文、英语学科的获奖,到美术、音乐、科学等小学科的纷纷获奖;从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团队奖”,到“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年度人物奖”的多次载誉而归。在“教海探航”的路上,水手们总会邂逅一些志同道合的“行者”、“向导”,也许是校长主任,也许是同事亲人,也许是专家编辑,也许是未曾谋面的朋友。在探航的旗帜下,他们一路同行,一路成长。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金坛市儒林中心小学严明老师回忆自己的创作起点,是一次暑假他在同事家中与几个朋友一起通宵达旦地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不期而至的灵感促使他完成了处女作《意大利夺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张海燕的论文是关于阳刚教育的。她的先生常年在国外打拼,家里只有她和母亲陪伴儿子,很怕阴盛阳衰的家庭导向影响孩子成长,于是四处打听男孩子的教育方法。后来她将思考延伸到了班级男孩的培养上,于是成就了论文《“她时代”,如何培养优秀的“阳刚男孩”》。这些从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文章,接地气,通灵性,不仅思想鲜活,而且富有力量。

阅读是写作的孪生兄弟,给予写作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思想。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吴柯蓉老师自比是一只“丑小鸭”,“教海”之深邃,“教海”之宽广,让她感到敬畏、迷茫。无畏才有希望。于是,她去网上聆听音乐教育家的讲座,欣赏全国中小学音乐现场课,观看各级各类音乐优质展示课……每天写一段,每天改一节。没有一气呵成的功力,有的只是零敲碎打。她把类似的相通的东西组织起来,放到自己的课堂,看是否可行,是否需要修正,是否需要更改。因为她知道,适合自己的课堂才是最好的。但是,这些闭门造车的实验,缺乏理论支撑,挖掘不出内涵,文章显得单薄,底气不足。于是,《音乐教学新视角》《实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中小学音乐教育》等专业书籍成了她闲暇的手中之物。特别是往届获奖论文集《教师,做个思想者》,让她视野开阔了,思维拓宽了,想法变多了。这只丑小鸭,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以一篇《有效重复: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荣获一等奖。其实,在茫茫“教海”里,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摇摇摆摆的“丑小鸭”,都是拼搏练习中,努力让自己的姿态更加稳健,更加娴熟的。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叶圣陶;高师院校;写作教学;多写;自改

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先是在中学教了20多年的语文,后来调到高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法”和“写作”课的教学,但却一直没有细细地研究过叶圣陶,原因是我对他了解得太肤浅了:小学读过他的童话《蚕和蚂蚁》,中学读过他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大学读过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当老师后教过他的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仅此而已。1999年,我校率先于全省在中文系毕业班开设“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专题研究课,并由我承担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直到这时,我才开始较为系统地阅读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论著。当我读完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时,心情就如翻江倒海般地难以平静下来。我惊奇地发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比起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语文教育家都毫不逊色。仅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观点而言,叶圣陶就比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和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早30多年。

叶圣陶1912年18岁中学毕业后即走上教育岗位。他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编辑出版过大量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发表了涉及语文教育包括学科性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领导职务。他一生直接从事和热情关注语文教育的时间长达76年之久。正如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专家吕正之先生所说的那样:“他这样的经历,恐怕从古至今,在这个地球上很少有人可以比拟。”

细读过两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后,我确实是尝到甜头了,接着再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教育文集》(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集》(二十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传论》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等。越读越觉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越学越体会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内疚:为什么不在年轻时更早地接触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呢?如果能倒退20年乃至10来年,我至少也可以把自己所在的中学当作实践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试验田(我曾长期担任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和校长)。在给中文系毕业班学生讲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专题研究课的日子里,我就是怀着这种既喜悦又内疚的心情,一边教学,一边钻研,并随时将教学和钻研的心得体会加以记录和整理,所撰写的30多篇论文陆续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上发表,其中有1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5年7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学术专著《叶圣陶与语文教育》。

促成我撰写这册书稿的主要动力,是深感我国基础阶段的语文教育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进行下去了:阅读教学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讲和听几乎都围绕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写作教学总是“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这种不把学生当演员、当主角,只把学生当听众、当看客的语文教学,其后果实在令人担忧。吕叔湘先生曾对此作过严厉的批评:“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先生的话使我联想到,如果不从根本上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不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中学毕业生语文大多数不过关的现象并非怪事,而是必然的结果。千万不要看到每年也有很多学生考上了各级各类高校,其中还不乏语文的高分获得者,但这些高分获得者中,不少是因为他们“得益于课外”,算不上是语文教学的功劳。此外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是老师苦心制造出来的考试机器;他们高分是拿来了,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未必具备。关于这点,只要对大学中文系新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稍作测试,就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学习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论著,我时时都会被他对青少年一代的真情和对语文教育现状的深切忧虑所感染。为此,我一方面在本校中文系讲坛上向这批未来的语文教师大声疾呼,鼓励他们多学学叶圣陶的为人和他的语文教育论著,做语文教学改革的弄潮儿。在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上反复宣传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希望他们大力支持语文教师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我自己在“写作”课教学中也试着按照叶圣陶的观点进行写作教学改革。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写作教学基本上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一年的“写作”课讲完了,不少学生由于听得认真,考试时也能得个好分数,但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否真的提高了?写作习惯是否真的养成了?这是高师院校写作教学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同志说得好:“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叶圣陶反复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启发学生“动天君”(注:叶圣陶家乡苏州方言,意为动脑筋),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运用,做到知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中不断尝到甜头,尝到甜头后又更勤奋地学习,更自觉地运用,如此良性反复循环,写作水平哪有提不高之理?与此同时,经过教师的步步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意识增强了,写作就会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到那时,执笔为文再也不是强摁马头饮水,不是要他们写,而是他们要写了。由“要他们写”变成“他们要写”,这可是一个质的飞跃。久而久之,写作教学自然会进入叶圣陶所期盼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高师院校中文系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将去中学当语文老师,如果连自己都没有通过写作关,怎么谈得上有效地去指导中学生作文?总不能大糊涂教小糊涂吧!有鉴于此,我在进行写作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规定学生每周必须自觉完成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后来又扩展到每周两篇,并将完成情况列入学生“写作”课的平时成绩。有的学生一开始感到纳闷和不解:这有用吗?这是何苦呢?但经过一年的写作强化训练,学生的纳闷和不解消除了,他们渐渐体会到以前在中学时每学期只写三四篇,但每次轮到写作文,教室里都会嘘声一片,感到有负担,有压力,现在写多了反而觉得很轻松,很自如,有时甚至一写就是三四千字,想停都停不下来。他们终于理解了叶圣陶关于“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的道理。我想,等到这批学生毕业后到中学任教时,一定会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学生,让学生从初中起就多写多练。如果这样做的语文老师多了,我们的写作教学将会取得多么令人可喜的成绩!

提倡学生多写,老师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对此,我的回答很干脆:少改或不改。道理很简单:古

往今来所有会写文章的人都不是靠老师给改出来的!叶圣陶在1978年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过,语文老师长年累月地给学生批改作文,恰似永远移不完的大山,辛苦是自不待言了,但其效果却是“徒劳无功”! 1982年他又语重心长地说:“精批细改选句话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当然,让学生自己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的作文老师至少应该仔细看过,否则你就不了解学生的写作实际,但是绝对不要去搞什么精批细改。按照叶圣陶的观点,语文教师的任务只是从旁指导,万不可越俎代庖地把本应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包揽下来,因为那样做不但对学生无益,反而有害!不鼓励和指导学生改,学生就学不会自改,以后毕业离校了,身边没有老师了,到那时写了文章自己却不会改,岂不是害了他们?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论著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和环节,而且他的文章尽管包含的意义极其深刻,却都是用平实浅近的语言表述出来的,完全可以称之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我相信高师院校的学生和广大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在阅读叶圣陶的文章时,所感受到的绝不会是晦涩和乏味,而是愉悦和受用。叶圣陶的文风和他的为人一样,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我一直不喜欢某些故作高深的学究式论文,那种论文往往会把一些本来人人都能理解的事理,绕来绕去地写得连鬼都看不懂!热衷于写人人都看不懂或不愿意看的文章,除了能表明作者鹤立鸡群、天马行空外,我想是不可能有其他什么太大作用的。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先生于1981年盛夏曾给我题写过一首自勉诗,诗云:“偶来拾贝海之滨,回看平沙履印新,少得终因涉水浅,碧波深处有奇珍。一晃26年过去了,我忽然觉得钱先生当年的诗句正好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如果说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蕴藏着万千珍宝的碧波大海,那么我只是在海边的浅水区里捡到了几枚贝壳。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大海里来,不但捡拾贝壳,更采撷奇丽的珍宝。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据笔者调研得知,新中国成立至今,凡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是从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得到过滋润和熏染。我真诚地希望一切从事和关心语文教育的人都来学习叶圣陶,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改革,锐意探索,知难而上,与时俱进,为打开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崭新局面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主题建构 素材建构 理论建构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性的期待:从“教书匠”走向“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从无意到觉醒,从被动到主动,从空谈到行动,经历了相对漫长的角色转变,如今的中小学教师,“人人做研究、个个写论文”,正在由理想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理性分析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尤其是进行教研论文写作的现状,反思这种“繁荣景象”背后的问题,笔者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想的、做的、说的、写的”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专业发展的链状。常常是“想的比做的好,做的比说的好,说的比写的好”。事实上,不少优秀教师在各种场合下说的都不错,而一旦请他(她)们把发言的内容写成文章,却显得非常困难。这表面上看是“文笔不行”的问题,实质上是认识和思考还不够清晰、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不够系统,不能从当下、具体、零散的事实中“抽离”出来,进行反复、持续的“深思熟虑”,因而不能很好地达到“澄清”和“认识”的目的。

因此,要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积极倡导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还原其应有的本质——“将随意的做法和散乱的思绪条理化、系统化”,从多维视角进行合理建构,能够在价值认同与主题提炼、教育生活与积累素材、实践行为与理论支撑等之间,找到适当的联系、平衡与特有的表达、呈现方式。这对于中小学教师有效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型,提升教育教学研究与写作的品质,促进师能健全和专业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价值取向的主题建构

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与其他文章的写作一样,也需要首先确定写作的主题,即这篇论文所要体现的总的意图或基本观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是作者思想、态度和观点的集中反映,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成分。衡量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影响的力度、价值的大小,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题如何。主题不好,结构再精巧,语言再优美,材料再丰富,仍然不算好文章。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总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主题值得发掘,总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意义值得提炼。于是,关注教育变化、发现当代意义、理性反思经验、定格提炼主题,自然成了论文写作的重要程序与内容,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

那么,如何在教师的论文写作中去发现富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又如何尽可能深刻地揭示其教育意蕴,让文本富有的思想价值借此彰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教育人生的珍贵藏品,同时也成为能与同仁分享的智慧成果呢?笔者以为,无论是从特有的专业视角看,还是从具体的教育经验形成看,都不同程度从论文的字里行间体现出自己的思想行走,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隐性到显性的体悟生成和价值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着力于以下几点:

1.注重在灵感价值判断中建构主题

现实中,有不少人认为教育论文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不同,在文章主题的发现与形成时,往往不需要什么灵感,而更多地需要理性分析,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任何文章的写作本质上都是围绕某一主题向别人传递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思想,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更是为了突出“育人、育德、育心、育智、育能”……等若干鲜明的主题而展开信息交流和澄明思想价值的。中小学教师要能在教育论文写作中集中体现富有思想价值的主题,就需要积极关注自己对形形的教育信息和教育事件现象的直觉感受,保持论文写作的高度敏感,在与各种教育现象打交道时,需要我们具有透视现象、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形成触类旁通的敏感思维。实践表明,当某一具体教育事件触发了自己的灵感,便会在脑海里产生某种念头、某种想法和某种灵感。这些灵感虽然是偶然的、分散的,但是其中却可能蕴含有价值的东西。将这些有价值的“灵感”紧紧抓住,及时加以思考、深化、发展就可能使其成为文章的主题。

比如:偶见《一句话影响一生》的短文中,有这样一段情境对话,引起了笔者的高度关注:当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卡耐基的父亲把继母娶进家时,这样介绍他:“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接着,继母走近卡耐基,托起他的头,微笑着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继母的话让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也正是继母的这番话触发了笔者写作的灵感:这是一种多么贴心、养心的话语啊!正是继母给了卡耐基心灵上的诱导,用智慧的、欣赏的、发展的眼光唤醒了他的人格心灵,使他沉沦的灵魂得到了拯救,迷茫中看到希望,颓废中给以自信,脆弱中变得坚强。由此,笔者沿着这一灵感闪念深度思考,着力挖掘这一灵感所蕴含的价值:教育正是“以心灵唤醒心灵,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被老师所感应,一切教育都可能效果不佳,而且会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正是基于对这一灵感的聚焦、判断、深究、拓展,笔者才逐步从中发现了有一定价值的主题: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深处,着力体现“养心”的本质。并撰写了以《教育:如何体现“养心”的本质》为题的论文,分别从“深刻领悟‘养心’的内涵,积极开发‘养心’的潜能,优化互动‘养心’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建构,体现了论文主题的价值(发表于《扬州教育》)。

2.注重在思想价值梳理中建构主题

虽然,一篇论文常常需要表达几层意思,或者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聚焦主题,体现相应的思想价值。这就是说,不同的意思和内容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来构思和阐述,不能泛泛而论。一篇论文不能什么都想写,什么都想涉及,否则就会头绪纷乱,杂乱无章。因此,文章的立意也是一个不断梳理思路、提炼主题价值的过程。

教师论文主题的建构与思想立意、范围限定有很大关系,同样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思想立意、价值澄明,在确定选题之后,还有不同思想立意之间的比较和提炼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论题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做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价值。例如,可以将一个比较宽泛的主题,通过缩小一定范围,从多角度、多方面聚焦论文的中心或主题思想。笔者曾在试图论述“教研员应担负的神圣职责与使命”的主题过程中,想从比较宏观的层面展开:如教研工作的时代背景与挑战、教研员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教研员的角色理解与期待、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与路径等等。按照如此构想撰写论文觉得需要论述的内容十分宽泛,思想立意也显得比较散乱,难以聚焦主题提炼思想价值。为此,在现有的写作范围中需要进一步限定一些内容,可以集中选择“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内涵要义重点论述,也许更有利于集中反映主题思想价值。

同时,笔者对已经选定的写作内容从思想价值角度进行了如下分析与梳理:即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回应广大教师的高期待,作为教研员,如何迅速调适角色,自我设计,落实行动,真正能够从完成职业使命和履行职业责任的高度,来解决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问题。因此,要能真正履行教研员的使命与职责,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实施,就需要教研员选择正确的专业成长路径。这样,就形成了《培育“六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写作主题,分别从培育学习力、研究力、指导力、示范力、合作力、创新力的视角,给教研员搭建一系列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平台。培育这六个“力”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研员的角色转变和自身价值,从而使重新建构的论文主题充分体现了相应的思想价值(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2.注重在精神价值追求中建构主题

教师的论文写作主题在基本确定和思想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仍然有高下之分,这就涉及到文章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我们常常说的论文主题要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实际上就是对文章围绕主题、对其蕴涵的精神境界的一种描述和赞许。论文的精神境界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看待事物的观察角度和价值取向,表现了作者的眼界、态度、品位和追求。究竟什么是教师论文好的主题创意、好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点:一是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二是反映了现代进步的教育教学理念;三是关切广大师生群体的立场、视角和情怀。具体地说,就是中小学教师的思想和眼光要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看齐,要向更高精神境界看齐。

然而,一般教师要真的成为“研究者”实属不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和追求“研究者”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作者,应该把提升论文的品位和境界,作为专业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个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将写作论文的过程视为一种研究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地从大处着眼,以小处入手,以一种“草根”思想、“草根”态度、“草根”情怀、“草根”精神去发现写作主题、提炼写作主题、建构写作主题。从笔者的教育论文写作体会来看,吸引和激发自己的,不仅是对种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证与描述,更多的是在论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合道德”、“合角色”、“合价值”的精神关怀和人生追求。说到底,论文境界的提升主要靠作者的内省和反思,靠精神修炼和自我超越。

例如:笔者从教30多年来一直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与境界,一直追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特质与能力,一直追求体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精神价值与功能。为此,笔者最近在注重精神价值追求中建构写作主题时,选择了《教育:期待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状态》的主题取向。从理性面对教育变革转型的时代挑战,适应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的“深水区”运行的高度出发,旨在重新激活教师自觉成为教育变革、质量提升的促进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积极倡导“研究”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职业状态和工作常态。并从三个方面建构主题:一是认同教师研究状态的理解。就是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作事业去追求,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自己职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二是凸显教师研究状态的特质。就是期待教师以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姿态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真正体现出教师以“思考”的目光审视校园,以“探究”姿态从事教育,以“反思”襟怀走进课堂的“研究状态”。三是培育教师研究状态的能力。就是希冀教师具有进入研究状态所需的专业阅读能力、将现实问题上升为理性思考能力和体现真实常态的行动研究能力等。

二、坚持生活取向的素材建构

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是一个选择主题、明晰要义、收集素材、初步写作与加工润色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基于作者独立思考主题内涵与表达方式的过程,更是一个对现实生活素材系统建构的过程。这种基于教师生活取向的论文写作素材的建构,本身就意味着作者坚持以自己最真实的教育生活情节、最朴实的个人生活情感、最合理的生活现场理解为基础,不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素材的积累,而是一种反映教师生命经历素材的原形整合,是一种对于自身教育生涯素材的动态印证。

其实,教师的论文写作始终是与自己的教育生活同构的活动过程,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与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天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的,是对自身时刻都在进行的教育教学生活素材的描述、反思、梳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基于教师生活素材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决定论文写作的成败。之所以强调论文写作素材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生活素材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体现了教师生活取向的“草根”性特征。由此,中小学教师拥有一定数量和较好质量的生活实践素材,是写好论文的必要条件。当然,坚持教师生活取向的素材建构,也是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或思想引领下进行的;而同样的思想水平和理论高度,有无掌握足够的生活素材,论文写作的效果却完全两样。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论文写作目的和需求,通过不同渠道和手段,获取不同类型的生活素材,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整理、分类、判断、提炼,充分发挥生活素材在论文写作中的特有功效。具体地说,可以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德育生活的素材建构

德育生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主流领域。教师的论文写作首先要关注源自于德育生活的各类素材,可以把教师的德育生活素材看作是自己在日常德育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是在自我的视域中不断生成的德育生活体验素材。这个流动的、零散的德育生活体验素材需要在论文写作中被反思与重构;需要通过理性思维活动对自身常态德育经历进行回忆、梳理、整合、分解、变形等,使个体德育生活重新呈现出来;需要仔细收集德育生活素材,甚至重新去体验德育生活。这样,我们在建构教育生活素材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当下的思想情感与原初体验融合,通过不断激发自己的生活激情来捕捉富有一定意义的写作素材,即使是德育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件,也能以新颖的样态呈现出来。

笔者关注体现德育生活的写作素材建构主要包含了这样三个维度:一是来自于自身教育生活情境的素材。例如:记得早在80年代中期,学校日常生活中常有科任老师与班主任“分清界线”的现象,经常会听到科任老师面对调皮的学生讲:“若不听话,找你们班主任去……”。由此素材,激发了笔者教育写作的动机,生成了《有感于“找你们班主任去”》的教育随笔,并围绕主题分别从:德育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互协办合作;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机智的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素材建构(文章在《教师报》发表)。二是聚焦班级德育生活体验的素材。如:笔者曾基于班级德育生活的经验和活动素材的建构,形成了《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策略新探》的德育论文。着重关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对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定位的依据与过程的素材,关注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和良好班风增强凝聚力、塑造学生群体意识的素材,关注班主任因势利导、慎待班级里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转化策略的素材等,分别建构了论文的结构:即确立双重德育目标: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前提;塑造学生“群体意识”: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条件;优化非正式群体: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因素(在《班主任之友》)。三是突出学校德育生活探究的素材。又如:笔者基于对中小学德育实效不高的现实反思相关素材的建构,拟定了《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理性策略探微》的研究主题。通过收集因“德育的现实性缺失、主体性缺失、科学性缺失”而导致中小学德育无力、低效的各类调研素材;收集体现“主体性德育”促进中小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德育实效的种种成功主题活动的素材;收集学校德育生活过程中注重师生情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突出德育真诚性的实践素材;收集学校德育生活与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和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策略素材等,分别建构了“深刻反思: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基本前提;突显主体: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核心要素;唤起真情: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重要保障;张扬个性: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境界追求”的论文理性结构(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

2.关注教学生活的素材建构

教学生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核心领域。中小学教师处于教学的最前沿,原生态的课堂生活和具体鲜活的学生成长过程,为教师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素材。这是一线教师进行教育论文写作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教师的论文写作就是要植根于自己的常态教学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才会有源头活水;只要我们乐意进行教育写作,素材建构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因为,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形形的信息和事件闯入自己的视野,我们完全可以做“有心人”把自己关于教学生活的体验与思考的素材整理记录下来,生成原生态的写作素材,作为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有意关注、留心观察,善于收集与积累体现教学生活取向的相关素材,就可能发现其价值和意蕴,并在追问和思考中积淀。

笔者在教学生活中建构写作素材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典型课堂生活情境的素材。笔者曾在江苏省宝应中学感受到了这样的课堂情景:教室里,学生的座位由“秧田式”改成了“面对面式”,前后两面都是黑板;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学案,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讲解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时间很少,大多是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展示,学生可以随着同学的板书而随时移动位置,或站或坐,每个学生神情都显得那么专注……。基于典型课堂生活的素材,笔者形成了《教育:需要如何改造现实的课堂》的论文写作主题。同时,关注改造现实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体现重构与创新价值的素材;关注改造现实课堂的本质回归于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导向,使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家园的素材;关注改造现实课堂的关键在于坚守学生学习的立场,使课堂教学重心都由“教”转向“学”的素材。从而建构了“认同改造课堂的建模价值、凸显现代课堂的育人导向、体现生本课堂的学习立场”的论文基本结构(文章发表于《扬州教育》)。二是着眼于提高课堂生活技艺的素材。笔者通过分析现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质量不高、效率不佳现象的根本原因,注重梳理有关“优化教学策略”的经验素材,提出了《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理想境界》的论文主题。注意捕捉教学期待设计对于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效率的整体影响的素材;注意捕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如何体现科学性、目标性、启发性、思想性等技艺的素材;注意捕捉课堂教学整体结构合理与否、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与否的实践素材;注意捕捉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取得高效的实绩素材等,从中建构起“设计期望——实施优化教学的基本前提;精选内容——实施优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整合结构——实施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活用方法——实施优化教学的关键策略”的论文纲要(发表于《江苏教育报》)。三是着眼于探究课堂生活评价的素材。笔者关注在“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大背景下,如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的现实问题,探寻出《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的研究命题。分别从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定位及其要素建构两个方面,整理了一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指向与操作行为结合探索的素材,旨在进一步明确“教为学服务,学为生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视点,积极建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素结构。同时,建构了“课堂教学评价的视点:教学的知识、文化和发展价值以及‘教为学服务,学为生发展’的内涵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建构:突出‘有效率、有效果、有效应、有效益’的指导思想;形成‘课堂环境和谐、目标设定合理、教学内容适切、教学过程严实、学习方式多元、学习效果显著’的评价结构要素”论文架构(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

3.关注管理生活的素材建构

管理生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常态领域。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位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几乎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些属于管理课程、教学、教研、班级、学生、学习、环境、制度、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事件。这些事件能否巧妙处理,既关乎教育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育目标能否达成,也反映出教师的智慧和修养。教师的论文写作同样要关注在学校管理生活中汲取到的相关素材,要善于发现细节,敏于捕捉亮点,以锐利的目光,敏捷的直觉,从具体情境中显露出来的学校管理生活行为中,看到一种理念,感悟一种意蕴。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加厚积淀,也只有用心体悟,才会有新的发现,学会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管理生活事件中悟出内在价值。

笔者在管理生活中建构写作素材主要侧重于以下三点:一是悉心于角色管理态度的素材。笔者曾就教师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审视和分析当下学校管理工作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如何认同自己的角色管理态度的种种现实素材,确定了《学校管理:关注管理者的态度》的论文写作主题。其中,特别留意:教师的管理生活状态如何体现在关注我们每个人的管理态度上的事实论证素材,建构了“理性确立管理者态度的价值认同”的论点;特别留意:剖析教师管理生活中流露出的各种消极“负责”态度的现象素材,建构了“唤醒主体积极负责的管理态度”的论点;特别留意:在教师管理生活中需要不断澄清自己的管理态度以适应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能够与文明时代和新课程实施自觉接轨的思维素材,建构了“坚持与时俱进的敬业态度与管理态度统一”的论点(于《学校管理》)。二是悉心于校本管理变革的素材。笔者曾以《中国教育报》报道的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通过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人事管理的巨大能量,走上崛起之路的奋斗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为素材,提出了《校本人事管理:中小学内部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论文主题。并着力积累:针对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的冲突、教育方面与非教育方面之间的矛盾、政策文件与实践执行之间的落差分析素材;着力积累:坚持以校本人事管理作为切入点,对学校实施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设计总体蓝图的素材;着力积累:校本人事管理如何积极营造体现“人本”环境,选择具有学校优势特色、对全体员工产生激活人心效应的管理策略素材;着力积累:有效实施校本人事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增强活力,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效益”的论证性素材,分别建构了“理性反思:审视改革的诸多问题;规划愿景:形成科学的价值引领;突出“人本”:创设人文的管理环境;规范流程: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益”论文主体板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三是悉心于班集体管理路径的素材。笔者曾就班集体管理中如何积极开发与利用学生家长资源,实现家校共建班集体,对于提高管理效益大有作用的实证研究素材,聚焦了《开发家长资源——建设班集体的有效途径》的论文写作主题。并努力整合:开发家长资源共建班集体需要增强做好家庭与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的认知性素材;尊重和理解学生家长有利于提高开发利用家长资源效果的事实性素材;班主任开发学生家长资源需要最大限度协调好与家长关系的体验性素材;积极主动担负起指导家长、提高素质的责任,提高开发利用家长资源效益的策略性素材等,分别建构了“密切联系家长,增强意识;尊重理解家长,平等沟通;善于协调家长,共同研究;有效指导家长,提高素质”的论文结构(发表于《班主任》)。

三、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

在教师论文写作过程中,常常有人追问:教师的教育论文写作是否需要关注理论、应用理论、建构理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目的就是阐发观点、以理服人。尽管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倡导“草根研究”、“本色写作”,但做研究或写论文,有意或无意地都离不开特定的理念和方法,总是有一定理论背景的。实践表明,教师在论文写作时以一定的理论学说为指导,或援引一些理论观点,可以使写作的思路一贯、论证有力,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然而,有不少教师认为,“有些文章并不讲什么高深的理论,也很有说服力,也受读者欢迎”,或者说:“真理总是朴素的”。更有甚者常常轻视教育理论,总是幻想有一种万能的教育理论可以直接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由于教育理论不能直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实用价值不大而拒绝理论。这说明现实中教育理论的实践取向还不太明显,没能提供一种框架,以便对重要的问题和方法进行概念分析和条理化界定,从而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这就向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论文写作也需要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并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会在深度理解中建构理论

笔者以为,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为什么从忽视理论、惧怕理论,到拒绝理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般教师不仅接触的教育理论不多,而且对于现有的许多理论理解程度不高。实际上,相当多的教师可能还处于一个掌握理论的中间状态,即懂得一点理论,但还没有完全内化,应用或转述理论时还显得不够自如,还有些牵强附会,或大而化之。

教师的论文写作就是要倡导在真正理解教育理论的前提下来建构理论。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领域,人们普遍反映新课改的目标很高也很诱人,但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每堂课都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评价确实比较困难。那么如何把新课程理念推进到普通教师头脑中并化为他们的行动,显然仅仅有理念灌输还不够,必须把理念化作可操作的具体程序、方法、步骤。很显然,基于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是中小学教师写作的一个难点,它需要我们在论文写作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境,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反映自己的某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呈现作者相关的理论思维成果,并力求用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教师的论文写作体现在深度理解中建构理论,不应只是由一些普遍性的概念、命题和判断构成,而是倡导一种实践风气,结合教育实践谈问题、升华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坚持在深度领悟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反思、总结提炼、汲取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路,力求把问题讨论明晰化,对能形成某种结论的问题可以建构概念体系。实际上,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关注来自实践的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描述实践、概括实践的层面,还必须有剖析实践、批判实践、超越实践的能力,能够在概念的相互规定和相互理解中全面地观照实践活动,努力在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建构理论。例如: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如何在相关论文写作中体现教育本质的内涵,如何领悟“学科知识教学之外留下来的就是‘教育’”的理念。笔者尝试撰写了题为《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怎样的记忆》的论文。文中揭示了教育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注重创设能使学生刻骨铭心的教育体验活动情境,从而给学生留下永久的记忆。文章的主要方式是“议论”,注重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不少学校选择的教育方式仍是‘管’‘压’‘卡’‘堵’居多,很少留给学生自主设计、自由思索、自身体验的空间”等问题,从有悖教育本质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三点理性结论:一是明晰适合学生的体验教育理念;二是还原符合生命特征的学习旅程;三是指向学生个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2.学会在借鉴模仿中建构理论

在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与论文写作中,任何教师个体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每一项研究、每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在他人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因此,教师论文写作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学习和借鉴。事实上,不少一线教师面对教育论文写作常常会陷入没有思路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学会借鉴和模仿,而借鉴和模仿的便捷路径就是去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期刊论文。

一方面,要学会选择专业期刊。选择一些理论性不是很强,而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实践取向明显的教育类刊物作为教师专业阅读的主要资源。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学校管理》、《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江苏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等。对其中具有鲜明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力求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写作风格、理论应用等。学会追问:作者的论文为什么吸引人?经验特色在哪里?主流观点有哪些?自己写作可以借鉴的成分有哪些?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别人论文写作的“所以然”: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这样写?理性思考有哪些?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何在?哪些反映了教育现实的真问题?哪些提炼了作者的实践智慧?等等。只有进入深层专业阅读状态,才能深深感到基于实践取向的教育理论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博大之境,正在走向它应有的本真:给课程改革、学校德育、学科教学、教师修炼、学生成长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给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特殊方式,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问题进行梳理、论证,给自己以深刻的理性启发,从而构成了读者与文本互动、理论观照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教师论文写作的特有景观。

另一方面,要学会模仿和迁移。通过专业阅读他人成功的教育教学论文,从中寻找特殊教育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路径,发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原点和建构的方法。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是对特定教育现象的提炼和抽象,在一定意义上,当教育理论被剥离具体的教育情境时,就会处于“失真”的状态。因此,要想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要善于寻找他人论文中还原教育理论与原有教育实践问题紧密联系的具体情境,使自己对他人论文中建构的教育理论有所感知或感悟。只有当自己有了对教育理论建构的初步感知之后,才会本着自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做出某种模仿和迁移。例如,阅读到语文学科教学变革的相关论文,可以迁移到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阅读到学校管理的相关论文,可以适当运用到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堂管理、班队管理等教育论文写作之中。

3.学会在写作创新中建构理论

教师的论文写作是基于教育实践研究的一项创新性活动过程,其结果的呈现往往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存在的,它常常需要具有实践取向的教育理论去点燃。因为教育理论对于教师具有启迪与唤醒功能,拓展其视野,催生教育智慧的产生,也是其反思实践的依据。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实践不是按照理论的指导和预设的路线图僵直行走,而是带有“即席创作”的成分,这些成分既有实践主体的创造,也有理论主体的创造。在这种新的形态中,理论与实践相互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是不断改选和生成,而不是盲动与僵化;是相互滋养和互惠,而不是逼迫屈从。其实,教师的论文写作创新就是要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创新与理论建构的一种和谐状态。

然而,教师的论文写作创新并非简单的“变式思维,或变视角,或变词藻,其实并无新意”,更非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要善于对自身面临的各类教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以期指导实践。这种“创新”的写作价值,或者能够体现在教育实践上有新发现的操作意义,或者能够体现在理论上有重新建构的价值,或者能够体现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解释教育论文写作的“创新”,因为大多数教师的写作确实没有发现和提出什么前人未知的新规律、新理论,而比较多的是认识主体在特定情境中对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再认识和再发现。这里的写作创新,就是作者在自身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对前人提出的教育规律或教育理论有了新的领悟和新的应用,具有了一定的未知成分和新意。就像我们依据“因材施教”的理论,发现了“差异教学”的实践参考价值和理论建构意义一样。

教师还要学会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例如,同样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既可以在借鉴他人写作框架的基础上,对写作的内容进行创新,也可以在借鉴前人写作内容的基础上在写作框架和思路上进行创新。笔者曾经从有关“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的研究”论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实践研究方向和灵感,经过模仿、借鉴和迁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的现实问题,迁移到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实践领域,重新建构了《态度管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新视角》的教育论文。该文力求从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初步探索了学生态度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包含了态度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体现了学生态度的协调性、间接性和矫正性。学生态度与其行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揭示了学生态度管理所体现出的两大价值:一是学生态度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价值,二是学生态度对班级活动效果的影响价值。重点论述了班主任实施学生态度管理的基本策略:一是,观念定向——态度管理的重要前提。要求班主任重视观念对整个态度反应系统的定向作用,并使学生乐意接受班主任正确的观念指导。二是,有效改变——态度管理的工作重点。着重强调有效地改变学生现有的不适应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态度,需要经过“解冻、改变、凝固”三个过程。三是,整合一致——态度管理的核心目标。要求班主任努力用班级特有的组织文化去熏陶和改变全体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以期他们能形成相同的态度。并力求注意: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平衡”的需要,准确选择与班级教育管理改革目标相近的态度。该文中体现出具有实践取向的“态度管理”理论建构特征,得到编辑的高度认同,发表于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后又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专学校学生 作文批改 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树立了以人为本(即以培养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把人文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作为终极目标。语文人文性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侧重文学的熏陶,涉及情意态度、气质性格、意志、思想修养、审美情趣、心理品质等多方面。在作文批改时,我们不能只见表面之“文”不见内里之“人”,否则,便与新课标精神相违背。

作为中专学校语文教师,我结合中专学生的特点,努力用敏锐的眼睛关心学生作文中表现或流露出来的“真”“善”“美”,毫不吝啬地予以赞赏和鼓励,对习作里表现的消极、懈怠、庸懒情绪及时提醒和开导,使作文批改在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也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知、情、意平衡发展的“可爱的人”、“完整的人”。

一、赞赏真实情感,塑造诚真人格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强调指出:“作文,就是做人”,“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足见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所起的作用之大。作为指挥棒的作文批改,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的评判,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是否表达了真实情感,表现了“真我”。现在,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为了获得高分,甚至编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的“故事”。学生作文时,完全丢失了“自我”,作文也就丧失了灵魂。一篇失真的作文,即使文辞华美绝伦,也是一篇“病文”。作文如做人,做人贵在真诚,作文也贵在真实。

二、倡导个性表达,彰显个人魅力

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征也应该是最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同。作文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作文应张扬个性:思想的个性,情感的个性,体验的个性,语言的个性。现实的状况却是共性十足,人人相似。如写记叙文,不是爷爷村口送我远行的动人场面,就是妈妈灯下为我细细缝衣的忧伤情景;写议论文,不是爱迪生,就是李白、杜甫,让人烦不胜烦。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不然,作文教学就不能拔出泥潭,走出误区。我们在作文批改时,要让那些展现健康个性、表达个性化的文章脱颖而出,形成班级作文的正气和风气。我们要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是张扬自我,展现个性特色。作文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学生在作文时应做到“心口如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三、体现个别差异,坚持鼓励欣赏

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打击一大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应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批改侧重于深刻、丰富、有文采上;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批改应侧重语句通顺、段落衔接不散乱、把话说清楚几个方面,多指出其进步的一面,多发现其闪光点,使其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要始终坚持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人文关怀。在批改书写评语时,教师要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表达真诚的关怀。当学生在作文中给教师讲心里话时,可以写上:“谢谢你为老师敞开了心扉,给老师吐露了心声,老师理解你!”当他表现出松懈、灰心、颓丧的时候,不妨写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当他取得了成绩有点翘尾巴的时候,就告诫他:“……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希望你的努力是不懈的、踏实的,你的微笑是在最后的。”采用这种评语方式,学生作文中定然会少了胡编滥造的东西和假大空的语言,多了真情实感和鲜明的个性,深感老师真诚的关怀和对自己的尊重爱护,从而把自己的压力、困惑、想法倾诉在作文之中。

四、更新批改模式,践行自评互改

关于作文,教师烦改,学生厌写,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是教师独揽批改霸权,剥夺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修改权利。写作的主体,学生对文章有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通过自己的语言传达独特的见解,而有些教师却大笔一挥,删添补换,将学生本来的意图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且强加上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和掌握的“指导”,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有的专家提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不是老师评改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不断阅读、写作、修改实践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然如此,教师就不能再揽权不放了,而应该大胆转变观念,以学生批改为主体,还修改权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权。

以学生为主的批改模式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种角色互换,还可以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批改文章的甘苦,进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模式,即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境,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又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

总之,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要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树立人本观念。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多一点人文关怀,就多了一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少一份说教和枯燥。学生作为精神个体的人,伴随着作文实践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提高作文的水平,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论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专学校学生 作文批改 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树立了以人为本(即以培养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把人文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作为终极目标。语文人文性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侧重文学的熏陶,涉及情意态度、气质性格、意志、思想修养、审美情趣、心理品质等多方面。在作文批改时,我们不能只见表面之“文”不见内里之“人”,否则,便与新课标精神相违背。

作为中专学校语文教师,我结合中专学生的特点,努力用敏锐的眼睛关心学生作文中表现或流露出来的“真”“善”“美”,毫不吝啬地予以赞赏和鼓励,对习作里表现的消极、懈怠、庸懒情绪及时提醒和开导,使作文批改在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也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知、情、意平衡发展的“可爱的人”、“完整的人”。

一、赞赏真实情感,塑造诚真人格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强调指出:“作文,就是做人”,“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足见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所起的作用之大。作为指挥棒的作文批改,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的评判,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是否表达了真实情感,表现了“真我”。现在,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为了获得高分,甚至编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的“故事”。学生作文时,完全丢失了“自我”,作文也就丧失了灵魂。一篇失真的作文,即使文辞华美绝伦,也是一篇“病文”。作文如做人,做人贵在真诚,作文也贵在真实。

二、倡导个性表达,彰显个人魅力

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征也应该是最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同。作文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作文应张扬个性:思想的个性,情感的个性,体验的个性,语言的个性。现实的状况却是共性十足,人人相似。如写记叙文,不是爷爷村口送我远行的动人场面,就是妈妈灯下为我细细缝衣的忧伤情景;写议论文,不是爱迪生,就是李白、杜甫,让人烦不胜烦。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不然,作文教学就不能拔出泥潭,走出误区。我们在作文批改时,要让那些展现健康个性、表达个性化的文章脱颖而出,形成班级作文的正气和风气。我们要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是张扬自我,展现个性特色。作文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学生在作文时应做到“心口如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三、体现个别差异,坚持鼓励欣赏

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打击一大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应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批改侧重于深刻、丰富、有文采上;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批改应侧重语句通顺、段落衔接不散乱、把话说清楚几个方面,多指出其进步的一面,多发现其闪光点,使其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要始终坚持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人文关怀。在批改书写评语时,教师要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表达真诚的关怀。当学生在作文中给教师讲心里话时,可以写上:“谢谢你为老师敞开了心扉,给老师吐露了心声,老师理解你!”当他表现出松懈、灰心、颓丧的时候,不妨写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当他取得了成绩有点翘尾巴的时候,就告诫他:“……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希望你的努力是不懈的、踏实的,你的微笑是在最后的。”采用这种评语方式,学生作文中定然会少了胡编滥造的东西和假大空的语言,多了真情实感和鲜明的个性,深感老师真诚的关怀和对自己的尊重爱护,从而把自己的压力、困惑、想法倾诉在作文之中。

四、更新批改模式,践行自评互改

关于作文,教师烦改,学生厌写,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是教师独揽批改霸权,剥夺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修改权利。写作的主体,学生对文章有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通过自己的语言传达独特的见解,而有些教师却大笔一挥,删添补换,将学生本来的意图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且强加上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和掌握的“指导”,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有的专家提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不是老师评改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不断阅读、写作、修改实践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们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既然如此,教师就不能再揽权不放了,而应该大胆转变观念,以学生批改为主体,还修改权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权。

以学生为主的批改模式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种角色互换,还可以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批改文章的甘苦,进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特级教师魏书生早在1979年3月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模式,即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实际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境,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人人有任务,各个担责任,相互之间交流心得,沟通见解,分享感受。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又可以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引以为借鉴。学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随着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

总之,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要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树立人本观念。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多一点人文关怀,就多了一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少一份说教和枯燥。学生作为精神个体的人,伴随着作文实践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提高作文的水平,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论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上一篇:家校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博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