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探索

时间:2022-10-26 10:40:06

谈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探索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结合相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如果教师对此认识不够,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或者虽然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愿望,但由于方法不够妥当,效果就不够好,甚至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中专数学 课堂 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特别是在中专生的课堂上,中等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多侧重技术型、应用型。对于数学课而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应有益的训练好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应更多的侧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探究应成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教师对学生下一番思维训练的功夫。

一、精心组织,让思维逻辑化

课堂不应是传授与灌输的场所,而是通过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场所。在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学生的间接概括能力的逻辑思维逐渐引起了新课程实施者的重视。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是衡量新课程的数学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为此,必须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让思维在兴趣中发展。乐于思考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只有愿意思维,有思考问题的动力,学生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全神贯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后,通过巧妙的引导,就会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其次,让思维在情境中发展。相应的情境会孕育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问题中绽放的,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最后,多维推进,发展思维。即从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关的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其概括能力与分析能力。

二、注重创设学生进行思维的适宜学习环境

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对数学知识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之,长久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采用一些传统的、强制的教学手段,进行“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题海战术”等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轨迹进行“依葫芦画瓢”的重复式学习活动,使学生随提高了学习成绩,但学生觉得学习毫无兴趣可言,限制了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发挥和学习能动性的有效培养。而数学学科教学是要求学生思维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知识学科,脱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毫无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具体显现。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良好环境。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深入学生中间,真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变化实际,帮助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生活上的知心朋友,从而让学生将对教师的热爱转变为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由于初中数学学科相对于小学数学知识,其逻辑性、抽象性和严密性更加显著,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逐渐下降和不足,对数学知识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逐渐降低。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畏难怕苦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讲解些关于数学家勤奋苦学,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学习,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和趣事,多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学好数学学科知识的信心和力量。

三、注重拓展学生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学生之间进行共创共享、知识交流、观点结合、品质培养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思维的活动就是一个单一、固定的思维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中缺少了进行自主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被教师进行重复式的说教所取代,缺乏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性。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时机。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正当性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十分的有限,由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实践也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要进行有效的自主思维活动,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问题情境是不能满足学生思维的要求的。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充足的思维时间,才能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单调性,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动性,增强学生善于联系数学知识间前后关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从多方面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学生思维的实效性。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确培养需要教师有效的激发,对重点、难点内容“重锤敲打”且敲得错落有致,层出不穷的推理中体会茅塞顿开的领悟;对非重点、非难点内容则“和风吹指”、“闲庭信步”,让学生享受思维的成就感,因时、因地、因材施教,使这生与教师与教材共鸣,营造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发挥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领会新课精神上好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