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开放式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26 10:21:06

时代呼唤开放式的数学课堂

摘 要 开放式教学,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宽松和民主的环境,让学生在自我实践操作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放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小学生对数学认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小学生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的知识,获得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把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落在实处,这就是现代科学的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

一、小学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价值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复习旧的知识,其次是讲授新的知识,接着做一些巩固知识的练习,最后布置作业。教师大包大揽的教学模式,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输送,缺少参与学习的过程,没有真正站在学习的主置,使得课堂呈现一种封闭的局面。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应根据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需求进行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本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我们应打开思路,大胆创新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包括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小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互相作用等几个方面。开放式教学能够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知识性较强的课外活动,运用直观手段,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变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理论知识为具体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小学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统一、主动性。数学教师在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开放式数学学习环境时,也要时刻记得,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在发现孩子们的潜力和发展孩子们的逻辑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平等、合作性。在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中,摒弃以成绩论小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陈旧思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且也将自身放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不仅要做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于合理的见解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存在不足,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肯定与表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或完善。

三、小学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运用

现今小学所建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结构分为:开放思想、发散思维;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一)开放思想、发散思维。开放式教学思想,体现的是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依据学生的先天素质和爱好特长,保证并实现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期待目标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在借鉴传统教育思想,融合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对此,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开放式教学情景,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结构演化的过程和思想方法,引起学生认知结构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发挥其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老师需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自由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实践操作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数学综合教学过程中,当设计到部分具有新颖性较强的课题时,可巧妙地变样设置部分问题,如:用三角板画角,可最大限度画出几度的角?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提问,可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积极主动去探求新知。有的学生得到:30°、60°、45°和90°。有的学生得到: 75°(30°+45°),120°(90°+30°),150°(60°+90°),105°(45°+60°),135°(90°+45°);还有的学生得到15°(45°-30°,60°-45°),30°(90°-60°),60°(90°-30°),45°(90°- 45°);甚至有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这样的角:165°(90°+45°+30°),15°(90°-45°-30°,60°+45°-90°);还有的一些学生得到105°(180°-45°-30°),75°(180°-60°-45°) 等一组角, 更让人惊奇的是有些同学通过观察竟得出凡是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的度数都是15°的倍数等。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生长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运用形象生动、具体鲜明的图片、事物或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创造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再不知不觉中引出学习的目标,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中,让学生们感觉数学与生活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 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根据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能力都有新的提高。也可以将开放的数学题目引入课堂,由于开放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在解答过程中能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要,充分体现人人都能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它比分层练习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五)反思总结、自我建构。作为小学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最后一个环节,为了巩固和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教师需要打破师生单一互动的学习局面,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所学的内容,组建学习小组做课后学习交流和学结,回顾梳理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助保.开放数学教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5).

[2]陈秀莲.实施开放式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安徽教育,2002,(14).

[3]闵红利.数学课堂的开放式教学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03).

[4]谢宏斌.关于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探索和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3).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下一篇:探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