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

时间:2022-10-26 09:20:06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关于桥梁工程软弱地基的施工和处理,开始先对软弱地基进行了简要的定义和特征介绍以及针对软弱地基的处理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因而更进一步地来分析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被运用到的软弱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软弱地基处理方面的观测和试验的解决办法,以便于为桥梁施工中在软弱地基的施工处理方面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桥梁施工; 软弱地基; 处理技术

软弱地基指的是由杂填土、冲填土、高压缩性土或淤泥质土等类性质的土壤所形成的地基,承载的能力比较低、透水性能较小以及压缩的性能比较高,如果直接在它的上面来进行桥梁构造的施工,很可能因为地基的稳定程度和形状改变导致桥梁主体的结构被破坏。所以,必须要求采取对应的处理技术,从而改善土体的性质尤其是压缩性能和透水性能,进一步的提高桥梁基础承载的能力。

一、软弱地基的主要特征阐述

(1)比较高的孔隙和天然的含水量高。大体情况下软弱地基的孔隙比以及天然的含水量相对来说都是较高的,通常软弱地基的土体的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天然含水量也相对比较高,比如说比较常见的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含水量平均达到50%以上。(2)软弱地基在土体的压缩性能方面比较高。软弱地基土质的压缩性能是较高的,一般介于 0.5~1.05MPa这个区间,要是直接把桥梁基础建设于这样的软弱地基的土体上,会导致桥梁的主体结构剧烈的非均匀的下降,带来主体结构的破裂损坏。(3)软弱地基在土体的透水性能方不强。一般情况下软弱地基的土体的含水量都是相对而言较高的,然而软弱地基在土体的透水性能方面却十分弱,通常渗透指数一般都在1(mm/d)以下,因而当软弱地基的土体由于荷载作用的影响,因为孔隙水体压强比较高,目前还是很难完成压密固结[1]。(4)软弱地基在土体的抗剪强度上程度较低。软弱地基在土体的无侧限抗剪强度上通常在30kN/m2 标准下,抗剪强度比较弱,在进行不排水的剪切试验时的内摩擦角接近于零,在进行固结快剪试验时的内摩擦角介于5°~15°之间。(5)具备触变性能。软弱地基的土体在结构上大体上是一种凝絮状的沉积物,当受到干扰毁损时,其在结构上的强度会大打折扣,以至于是消失,由于软弱地基这种触变的性能造成地基经受荷载特别是振动性的荷载后期,增加发生侧滑、沉降这类问题的概率。(6)流变性。软弱地基的土体经过连续性的荷载影响,极易造成形变概率一步步的增加,导致出现这类软土地基在长期的强度性能上大大低于在瞬时的强度性能的情况。

二、软弱地基进行处置的本质目的

在进行软弱地基处置时采取各种物理上的或化学上的方法从而达到要求,来提高软弱地基土体的稳定性能和承载能力,所以在对软弱地基进行施工处理时侧重要求化解的问题主要是下面这几类:(1)对桥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能这两个关键点进行把控。当在软弱地基的土体的问题上处置不合理时,其强度不够、比较差的稳定性能很有可能导致地基陷入部分的或全部的被剪切和破坏,因而导致桥台被破坏以及地基不稳这类情形的发生[2]。(2)在沉降变形上的各种解决措施。因为软弱地基较常发生比较剧烈的沉降变形和非匀称的沉降和变形,所以常常发生在桥梁结构因为受力模式进行作用变化而产生开裂这类现象时,会对桥梁结构在通车的安全问题上造成威胁。(3)当受到交通荷载的外部作用或受到地震波影响时,极可能导致软弱地基的土体发生诸如液化、不稳和震陷的情形,破坏桥梁的结构,维护软弱地基土体的稳定亦成为施工处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

3.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处理法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通过把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等材料搅拌均匀而制成的高粘结性强度桩(简称CFG桩),并和桩间土以及褥垫层共同复合构造而形成的地基。(2)具备的先进之处。①通过振动结合沉管的方法进行施工,在施加挤密和振动的影响下能够把桩间土在密实程度上大大提高,通过加固在压缩系数、孔隙比和含水量层面能够大大降低地基土的这方面的参数,把压缩模量增加;②与此同时在碎石桩发挥置换和加固紧密作用于地基上时增添了一种好方法;③褥垫层在垫层时采用级配砂石和碎石等材料,当经受荷载力时具备桩体应环境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特性,从而保证桩间土始终稳定地发挥作用,而且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也能通过褥垫层来改善;④其受力的性状和水泥搅拌桩相近,在施工操作难易度、周期、适用性等方面也具有优势;⑤在取材上,桩体一般用粉煤灰、水泥等方便购买的普通材料作为原料,省时省力。(3)施工需注意的问题。①严格依据试验试配报表标准对桩体配合比进行配料操作,在时间上保证其初凝居于5h 之上,在控制拌合物塌落的程度时需在5~7cm的范围内;对于混合料拌总共的时间花费需达到90s之上操作;②首先要在施工前进行试桩,来查验地质资料和施工工艺、设备、技术指标等能否匹配;在试桩时需对桩身的质量、长度进行检验,达标方定为正式施工的依据[3]。在对桩基进行施工时采用逐排向后的方式来打桩,减少在推进时由外向内的麻烦;校正排桩轴线需在施工前进行,经检验达标时方能正式地施工;拔管时需保证桩管内所灌入的混凝土其厚度居于3m之上,在拔管之前需保持振动3~5s,在施工过程中其高度满足标准的计算方量值。

3.2 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的特征之一就是含水量高,为了降低软土结构中所含水量采用排水作业,非但能将地基应力破坏的极限改变,地基的渗透性能也能提高,改变地基材料变,也能化为更稳固、更安全的地基。施工流程:挖排水沟于地基表层,排出其中的地表水,可于其挖成之后用碎石、石块之类材料填充,确保地基具备稳定结构。

3.3 挤密和压实地基法

(1)强夯土处理法。一方面采用这种技术能使软土地基材料内部的缝隙大大地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对桥梁材料的整体的坚实程度加以完善。软土地基经过被反反复复压实以及捶打之后再施工,接下来在进行压实的处理工作时再采取夯实机械和压路机的方法;精准地分析软土层在水分渗透方面的性能是在实施夯实施工工作时的必须一环,需要设计好排水设施后再来进行施工[4]。(2)填塞压实石灰法。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利用石灰等类材料的较强的吸水性能以及吸水后的迅速地膨胀反应,一边运用路面挤压技术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上的强度及其稳定性能,来进一步在桥梁地基的承重能力上进行提高与改进。

结束语: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对软弱地基有越来越专业的研究和把握,在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上也越来越成熟完善和先进。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地影响,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能力越来越强,修建大坝、水库等活动都会对土质结构造成影响,可能会派生出一些软弱地基。而且,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也对桥梁工程等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加上一些地区水文环境的影响,本身地基可能就比较软弱,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施工时加以注意,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唐鹏.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城市建筑,2014,02:300.

[2]王汝刚.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5,03:171.

[3]杜晓非,孙广波.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5,02:181.

[4]杨宏强.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11:112-113.

上一篇:Revit软件砖模族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数字电视机顶盒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