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6 09:04:53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给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接着分析得出了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具有可以促进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绩效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作用;最后指出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为明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典型案例,学生分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就讨论过程对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等阶段。

案例教学法绩效管理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它在我国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选择、分析、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案例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进而教会他们如何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目标明确。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案例分析、讨论等活动都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进行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真实性。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案例描述的事件都是实际生活或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凭空构造出来的故事;综合性。在案例教学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复杂,它不仅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权变的思想,而且还需要果断决策的能力;启发性。案例教学的目标在于如何能有效运用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活动,找到解决实践问题的对策,进而实现其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学生主体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进行分析、讨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结果多元性。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用案例存在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也不会刻意去寻找唯一答案。

二、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作用有:

1、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学习理念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传统的绩效管理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绩效管理案例教学法成为了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绩效管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绩效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绩效管理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绩效管理实际问题的分析、讨论等活动过程,让他们融入到实际的绩效管理案例情景中去,激发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动力,真正实现其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绩效管理课程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一种对课程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绩效管理课程的兴趣就是学习绩效管理课程活动的内在动力。一方面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教师改变了传统绩效管理课程授课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活动,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绩效管理知识,解决案例所讲述的绩效管理实际问题。教师围绕绩效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绩效管理案例,通过小组讨论,由学生自主分析,得出解决绩效管理案例问题的对策,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提高其学习绩效管理课程的兴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复杂性,它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绩效管理课程案例的分析工作,从中发现绩效管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对策,然后通过参与课堂讨论,交换意见,形成有创意的解决对策,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在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会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处理绩效管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靠自己独立去思考、大胆进行思维创新,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是真实的情况,其绩效管理案例存在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有的外露,有的隐含,有的真实,有的假象等。这就迫使学生透过众多的情景因素去发现、分析问题,直到找到解决绩效管理案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不仅在于通过分析绩效管理课程案例,使学生获得绩效管理课程案例蕴含其中的那些原理、方法等基本知识,更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绩效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是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其实施步骤为:

1、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绩效管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实践目标。一方面教学目标要切实可行,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另一方面绩效管理课程教学目标要分层制定,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绩效管理活动中知识目标层面上的问题,又要明确展现出学生解决绩效管理能力目标层面上的问题,还要解决绩效管理活动中实践目标层面上的问题。

2、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典型案例

绩效管理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绩效管理案例的选择,在绩效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绩效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与绩效管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是使绩效管理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案例选择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案例选择要具有真实典型性。在选择和设计绩效管理案例过程中要对案例的内容进行精心挑选,以寻找和所教学目标与内容最适合的案例,难度要适中;二是绩效管理案例选择要具有趣味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这样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分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以5-8人为宜,选择好小组长,并指定一名同学做绩效管理案例讨论过程的记录工作。组建小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最好男女搭配。小组长由组员共同推举选出,以便在绩效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小组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绩效管理案例教学的任务要求。

4、小组讨论

分好小组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通过阅读案例让学生了解影响绩效管理案例问题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绩效管理案例问题解决的相关影响;接着让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所学绩效管理理论知识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发现线索,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料并做好记录,拟写对策;最后进行小组讨论。绩效管理案例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绩效管理案例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这个阶段讨论工作必须充分展开,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对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监控。

5、全班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是绩效管理案例课堂案例教学的高潮,也是形成最终解决问题对策的重要环节。在各小组对绩效管理案例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述本组观点,小组其他成员作补充。在小组代表发言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其提出的观点进行评判,以形成全班同学共同讨论的氛围,调动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真正达到绩效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

6、教师就讨论过程对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

此阶段主要是指由教师对绩效管理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教师要就学生谈到的观点加以总结,归纳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另一方面在此阶段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指出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绩效管理案例所涉及到的绩效管理理论知识,给出自已对绩效管理案例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以供学生们探讨、学习。

总之,在绩效管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提升学生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方式,为学生将来从事绩效管理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蕊.《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3):134-135.

[2]陈霞.论案例教学法在绩效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20-222.

[3]康萍.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绩效管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8):134-135.

[4]孙冰锋.《绩效管理》的教学方法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2,(2):141-142.

[5]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2JY27)阶段成果;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11YB398)阶段成果;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GL1149)阶段成果。

上一篇:浅谈初中生物学习之我见 下一篇: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