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对策

时间:2022-10-26 04:52:17

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003-02

在美国次贷危机业已演变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防止其继续侵害实体经济,已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调整造成我国总需求出现的缺口是主要最终消费品的缺口,而不是投资品的缺口。因此,我国应该直接快速和大规模地启动消费需求,而不是启动投资需求。在目前的条件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出口的支持都难以起到拉动需求的作用,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内需应着眼于促进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让财富和收入流向居民,这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可行之策。

一、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历来在我国经济出现困境时,促进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往往是各方呼吁的重点。所谓内需,一般包括企业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支这三部分。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比较薄弱的部分,政府支出成为内需的主要构成。我国内需增长无力的原因主要有:

(一)居民收入过低

截至2008年8月,我国国居民储蓄存款大约为20万亿元。按全国13.2亿人口平均来看,每人仅1.5万元。面对目前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巨额支出,居民不敢消费自然不难理解。

(二)政府支出压缩居民消费的空间

据财政部的公布,目前我国的行政开支占财政收入的25%以上,如果加上预算外支出部分,政府的开支相对较高。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政府庞大的开支压迫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空间,造成投资的低效率和社会财富的浪费。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压缩政府开支,增加民众收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否则,只重规模,无视效率的基本建设投资,不仅无益于拉动内需,最终还可能进一步抑制内需,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加剧腐败。

(三)中小企业投资不足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我国目前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一千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目前中小企业支撑着我国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以及国有大企业对各类经济资源的优势垄断,中小企业的发展本就举步维艰,面时出口受阻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小企业运营更为困难。虽然目前贷款利率有所下调,但原本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就较严格,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将面临窘境。

二、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对策

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应当是我国的长期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我们看到,金融危机的扩散恰恰发生在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尽头的时候,必须通过转型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

(一)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消费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压缩居民消费以积累投资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习惯性延续加上中国传统且保守的节约精神,对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大为不利。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但是居民收入增长却严重迟缓,中国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逐年下降,2008年降到了35%,而发达国家该比重都高于70%。因此,建立一种国民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联动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应有步骤地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改善居民的生活福利质量。我国产品的价格水平也会联动性的增长,避免低价格出口引发的反倾销等贸易争端。当居民的收入快速提高的时候,自然就会用于消费,而且个人消费会精打细算,其效率将达到最大化,由此社会资金从总体上说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样我们期待已久的以内需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很容易形成了。

(二)健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和规则

居民不敢消费的心理障碍是我国各类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因此,建立健全退休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金、医疗、教育、财产保险等制度,并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经营性机构对之合理地管理和正常运行,是让居民放心消费的关键。社保机制的发挥需要政府进行长期整体的规划,采取国家福利与社会保险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的监督。政府应当更多地承担社保的投入,比如以国有企业的红利,国有土地出租转让收入的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让居民再无后顾之忧,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适合消费不断增长的环境。

(三)减税与增加消费补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我国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比1995年总体增长了5.7倍,平均每年上升16%;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6倍,平均每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6.2%。而2007年全国税收同比增长31.39%,尽管这种增长不可能持续下去,但这些数据的对比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即百姓收入增长相对税收增长比重滞后严重。在我国,大规模减税和增加补贴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肯定会很大。除考虑给企业减税外,还应向中低收入家庭退税。通过财政退税、减税,留富于民,以此带动民间消费的增长。对创办新企业或雇佣失业者的企业予以不同程度的经济补贴和适当的税收减免,资金来源可以从再就业者停止发放的失业救济金等渠道提取,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政府、社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而且就业岗位的增加使有固定收入的人数增加,消费的总体水平也就相应地得到有效提高,既刺激经济,又推动经济模式向内需为主转型。消费补贴是另一项刺激经济的有效措施。消费补贴既可以减轻居民生活负担,又可以促使相关企业扩大销售,减少库存,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稳定就业率

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吸纳了大部分的就业,同时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缓冲。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冲击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开发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五)坚持金融创新以促进消费

美国次贷危机现在经常被拿来证明我国对金融市场超度监管的合理性。次贷危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引发金融危机,这是因为美国等国家金融衍生品发达,采取高杠杆经济的模式,政府和居民的负债均比较多。而我国金融领域的开放一直比较谨慎,近年来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重视和金融监管的加强,使得我国在金融层面上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一定的金融监管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希望依靠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话,我国恰恰需要放松对金融的管制,不应因噎废食进而否定金融创新、否定金融市场的发展。靠信贷拉动消费这种发展模式不是美国专有的,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样的模式。我国对金融市场的“超度监管”,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但实际上这个代价正在以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之一是国内消费难以增长,其代价是使我国经济必须靠出口拉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每次面对挑战,包括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经济和西欧经济总体上还在靠信贷消费拉动增长,现在欧美市场信贷扩张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并且将处于收缩阶段,我们到了以信贷创新来解放国内的消费能力,解决自己需求问题的时候了。

综上所述,面对金融危机,在认真应对的同时,政府更应重视国内市场健康发展,消除垄断,还富于民,增加就业,真正完成各项制度的改革。政府虽非万能,但却可尽其所能将经济资源引向最有利经济发展的渠道。我们应重视信贷对消费的刺激作用,然后用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相对于给予贫困人群的生活补助,消费补贴对刺激需求更为直接和见效。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补贴应关注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担负保障就业责任的企业。以我国13亿人的庞大市场,一旦形成强大的需求,我国经济再也不会因国外市场的萎缩而受大的波动影响。当然出口仍然不可缺少。总之,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福祉增加,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若能使国民消费真正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动力,则这场危机或是难得的一次改变的机会。

上一篇:构建以消费为主旨的经济发展方式 下一篇:重庆创业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