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26 04:23:43

初中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兴趣是学习数学的良好动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作者就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几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68-01

在知识严谨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可行性方法。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能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不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习数学能够让我们更懂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教师可列举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明确数学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的误区,而且可以加深对数学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习数学知识对于提高思维品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让学生熟知并亲近现实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擞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改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注重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几何内容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简易制作,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再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做准备和铺垫。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质疑,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注意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具有挑战性的习题的理解。同时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是影响其学习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从而维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教师要探索“依纲靠本,分层教学,逐步推进”的因材施教策略,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心情舒畅,学习情绪稳定,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优等生可以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逐渐的提高数学水平;对后进生,应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发现的乐趣。老师尤其要抓住后进生的微小进步,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他觉得数学不但不可怕,而且很有兴趣很容易学,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实践证明,在困难之中得到了老师关爱的学生,学习兴趣往往比他人增加的更快。注重及时的过程评价,给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导向。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及时而又适宜的评价,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优势意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意识。比如学生学习中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和做法,即使作业或是回答没有全对,没有得高分,也应该大力肯定。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给了全班同学以导向。当然平时的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区分对象,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评价的形式、程度、场合要有所区别。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高中化学学困生分析及转化策略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