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其人其诗

时间:2022-10-26 04:01:31

鲍照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出身寒微,曾一度从事农耕。“臣田茅下第,质非谢品”。(《谢永安令解禁止启》)当时,门阀制度盛行,国家政权完全为高门士族所把持,众多的寒门学子只能终身蹇滞困顿,至多只能当一些品位低下、躬勤遮务的“浊官”。像鲍照这样出身微寒的知识分子,其命运更是悲惨。但是,鲍照不甘于低下的地位,迫切地想凭借自己的才智,在上层社会找到立足之地。“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侧睹君子论,预见古人风。”(《拟古》之二)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据说他去见刘义庆前,曾有人劝阻他,说是“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听了很气愤,答云:“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这年秋天,他就离家赴江州,进入刘义庆的幕下。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鲍照又先后担任过太学博士、中书舍人、海虞令、秣陵令、永嘉令等官职,但一直是沉沦下僚,常常是在贫病交迫中艰难度日。

孝武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子业继立,但第二年宋明帝刘彧杀子业自立。各地藩王、镇将纷纷起兵反对刘彧。刘子顼的长史孔道存等挟子顼起兵响应,但不久被刘彧击溃,鲍照为乱军所杀,年五十余。

鲍照才高人微,处于森严的门阀等级制度下,长时期受压迫的遭遇和因人地寒微而受到的歧视和冷遇,使他对当时种种不平的社会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都超过了同时期的作家,甚至超过了谢灵运和颜延之,成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以及对世族制度的评击,这是鲍照文学作品的特点。其诗骨气刚健,笔力遒戏,辞藻华丽,语言精炼。他既着意选字炼句与节拍之和谐,且能摆脱纤弱颓靡之影响。音节激昂铿锵,感情强烈奔放,杜甫誉为“俊逸鲍参军”,其风格和形式对李白、岑参等人都有很大影响。

《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抒情诗组中的一首,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篇,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告诉人们,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呢?表面上是让人们接受“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不必“行叹复坐愁”,实际上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是一种无声的控诉。

不言愁而愁肠百结,只好借酒消愁。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是以理劝喻还是酌酒自宽,都难以压抑或消解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于是,“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全诗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是诗人难以左右的,也不是他这个群体所能左右得了的。于是,诗人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其实,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思力的培养 下一篇:也谈关于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