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26 03:11:21

电厂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因素分析

摘 要:在电厂建筑设计中如何使其设计具有独特性,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针对电厂独特设计这一问题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电厂建筑;设计;独特因素;对策

引言

电厂建筑作为电厂工作的主要环境,以往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设计上面的经验更是少之又少,然而需要认识到,电厂的建筑设计十分关键,设计师不仅要考虑相关功能、结构以及个性化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社会性、环境性以及功能性。因此,在电厂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从而达到独立、系统的设计要求。

一、目前我国电厂建筑设计的现状

我国传统电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环境协调的重视。造成了电厂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功能性及实用性。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电厂建筑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也使得传统电厂建筑过于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的设计影响了环境的美感。而且,电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建筑美学的运用。将建筑功能作为重点进行的电厂建筑设计使的电厂建筑在周围环境中显得突兀。为了提高我国电厂建筑设计美观性,实现电厂建筑设计美学与经济性的协调、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现代电厂建筑设计中应加强美学设计的运用。通过环境调研、风格分析等为基础实现电厂建筑设计目标。

二、电厂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因素分析

1、引入以人为本的概念。环境是新世纪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以适应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是当今环境工作的重点,也是建筑行业得以迅速、稳定迈进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理念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工作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工作环境的健康、舒适,而且将工作环境当成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条件下,宜人的厂区建设成为建筑设计的重点,也成为电厂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厂区绿化作为厂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方面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从空气净化、污染控制、噪音控制、美化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人工创造的科学环境为标准,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统一、协调发展的目的。

2、关注电厂设计的布局。由于设计师在对电厂建筑设计的时候,往往因为没有对新厂厂区环境没有进行规划,对于厂区的绿化系统并没有做出全面分析就按照传统工作经验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往往都是和过去一致,毫无新意可言,使得厂区的绿化仅仅局限在原来的绿化方面,而对于设计新颖性严重不足,其在布局上几乎大致相同。例如,绿化形式十分单一。这种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的设计意识仅仅都停留在植被的栽培和培育上,没有强调空间布置和色彩搭配,使得绿化的形式出现过渡单一的问题;厂区人造景观相对于自然植被景观过多,易造成厂区内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另外,大部分的人造假景可利用率不高,没有综合考虑到人的需要。

3、把握现代化、人文化、绿色化电厂设计。人文设计理念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己经出现了很多年了,但是在电厂设计中还没有得到深入的利用,仅仅停留在传统表面分析上,且实际工作不够深入,举措不够严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行为主体现象,人成为整个设计的核心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电厂设计也必须改变传统工业设计理念,以人为本进行全面设计,创造出一个科学、健全、系统、全面的设计思路,从而达到一体化设计目的。在当今时展趋势下,传统的设计模式、设计理念势必和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社会主体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建筑工作人员在传统与系统流程之间取得突破,面积上的约束、标准上的限制、材质上的束缚,都需要和业主商榷,达到共识,努力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厂区规划上也有很多思考,室外环境、建筑形象、绿化停车等因素都能够进一步人性化处理。

绿色、和谐的设计因素环境意识和上面涉及的人文理念是吻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厂的生产、工作方式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公众对电厂建筑形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电厂多处于穷山僻壤,自我封闭意识浓厚。在今天,情况迥异,不光电厂自身环境要优美,更要成为社会、城市文化的景观,更进一步要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和参观旅游基地。

三、如何有效进行电厂独特设计的策略

1、以电厂建筑形象设计为目标开展电厂建筑设计工作。随着现代电厂建设项目的增加,电厂建筑设计中也开始注重建筑形象设计工作。以建筑形象设计体现企业文化内涵、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通过建筑形象设计以及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是企业文化得以体现、是企业形象得以体现。通过电厂蒸汽规划、主厂房形象、火电厂冷却塔形象、烟囱形象以及生活区建筑形象等等实现企业形象设计的目的。在形象设计中,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考虑建筑设计间的协调统一。以电厂综合规划、局部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因素与周围环境的“点、线、面”关系为中心进行电厂建筑设计工作,以此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促进电厂形象设计工作目标的实现。

2、注重主厂房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在电厂主厂房建筑设计中,受发电设备应用,其设计中需要考虑功能性与适用性。这一因素造成了传统电厂主厂房建筑设计中缺乏美感、造成了建筑突兀等问题的发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电厂主厂房设计中应以机械美学为基础、以厂房工艺需求为重点、以细节构造与造型为关键进行主厂房设计。通过轮廓线设计、细节设计以及针对工艺需求的设计实现电厂机械美学与建筑美学的有机结合,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另外,在电厂建筑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电厂整体建筑结构风格与曲线运用的协调。以电厂整体为基础进行整体轮廓设计、以单独建筑为单元进行建筑结构与美学设计。通过整体与局部的设计方式实现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实现电厂建筑与建筑间的协调统一。

3、以水力发电建筑风格设计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的开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设计中,水电站及其附属设施建筑的设计能够提高水利能源的利用、能够以科学的设计保障生态环境的和谐、能够以科学的设计提高水力环境的利用。通过科学的水电建筑设计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通过科学的设计提高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果,实现美观、和谐以及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例如:通过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使原有水利环境提高观赏性,为现代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通过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改善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美观、缺乏审美的问题,实现自然风光与现代工程建筑的协调统一,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在现代电力能源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而城市建设以及项目建设中对电厂美学需求也不断提高。现代电厂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电厂总体规划以及建筑间的关系。将电厂建筑设计的“点、线、面”作为基础,促进电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促进电厂建设科学性、生态性、美观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金勇.电厂主体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主体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J].电力工程建设资讯,2013(16):155-157.

[2]周华强.火电厂形象设计与环境的融洽共存的对策[J].建筑设计期刊资讯,2012(26):143-145.

[3]徐溪.火电厂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和途径[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13):171-173.

上一篇:水利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探讨 下一篇:探讨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