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26 02:33:00

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简介: 赵肖肖(1991―),女,河南省焦作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马洁(1993―),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张琰(1992―),女,河南省安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王晓燕(1991―),女,河南省鹤壁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赵冬冬(1990―),男,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摘 要: 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实质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产生的焦虑、沮丧、压抑等情绪经历。青年教师刚入职或是入职不久,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在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不多,而关于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采取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心理压力 差异 解决对策

一、 研究背景

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实质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因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焦虑、困惑、紧张、沮丧、压抑等情绪经历Kyriacout和Sutcliffe率先在《Education Review》发表一篇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性文章,引发相关学者对此的关注与研究。当前,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由此引发教师在心理方面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负担。而青年教师刚刚入职或是入职不久,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在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不多,而其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此背景下分析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探究其解决对策更为迫切。

本研究采取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完成。从人际关系、工作负荷等六个维度开展研究。走访焦作市、鹤壁市、新蔡县等部分中学,对青年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压力源有了相关的了解与认识,以探究出应对策略,并期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结果

我们采用朱从书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并根据本省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修订了问卷。修订后的问卷共27个项目6 个维度:人际关系、工作负荷、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家庭生活、自我期待。

本次调查共发放316份问卷,收回306份。其中10份无效,男教师108份,占36.5%;女教师188份,占63.5%。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见表1),女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男教师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自我期待。而在职业发展方面,青年男教师的压力水平略高于女教师。在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下,男教师普遍拥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事业心,谋求更长远的职业发展的愿望也更加迫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如今的家庭分工当中,女教师除了承担抚养子女、料理家庭起居等责任外,也逐渐承担起家庭的经济重担,谋求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因此在家庭生活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压力。另外,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角色转变的困难,工作经验的不足等因素都使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工作负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就具体统计的题目来看(见表2):在人际关系这一维度中,在与同事相处方面,男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却明显高于女性教师。究其原因,其一男女教师数量不平衡;其二男女性格差异明显。女性更喜欢沟通以及共同处理问题,而男性通常不善于表达,倾向独立完成工作或攻克难题。在家庭生活这一维度中,虽然女教师承受了更多压力,但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的男性,因忙于事业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同时又因为家人的期待过高而得不到理解,于是在这两点会承受更大压力。

三、解决对策

由分析得,青年男女教师承受着诸多因素带来的压力,但主要压力源有所不同。因此,针对性别差异,笔者拟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探究应对策略。

1.转变职业观念,平衡工作压力

心理压力来自内心的失衡,产生于对自我或是现状的不满。因此,就个体而言,青年教师尤其是男性教师,应从两方面着手缓解压力。第一,明确自我角色定位。目前,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准确认识自我,内心浮躁、好高骛远,不能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确定自我期待和职业发展,从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首先应解放自我,深度剖析自己,明确自我的优势与不足,制定适合于己的职业规划,从而让心理得到慰藉,从工作中享受满足。第二, 培养业余兴趣。当前很多青年教师无法排解心理压力,从而郁积于心产生心理障碍。因此,缓解心理压力应疏导缓解路径,培养业余爱好,引导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定期外出旅游观光、参与各种文娱活动等,丰富青年教师的课外生活,从而使其内心的压力得以化解。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

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与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在教师管理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第一,致力于学校的环境建设,包括教师的办公、教学、科研等环境,为教师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另外,及时发现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适时加以干预,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治疗其心理疾患。第二,完善学校人事制度。在与青年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心理压力部分来自自我能力无以发挥,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广大中小学普遍实施校长负责制的管理制度,个中利弊需具体分析。因此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各个学校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创造更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

3.圆融教育经费, 和谐家庭关系

目前,教师的薪资报酬并不高。而青年教师处于事业的初始期却承担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中学扶持力度,均衡投资力度,由重视对学校基础设施投入、“面子工程”建设转向对教师个体的投入,从经济方面减轻青年教师群体的负担。与此同时,部分青年教师因工作而游离于家庭之外,无形中承受着愧对家庭的心理压力。因此,教育部门应改革教育制度,改进“坐班制”,实行“轮班制”,教师在完成分内工作后,解放部分教师,使其“回归家庭”去履行为人子为人母应尽的职责,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从而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共处!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存秀.青海省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03.

[2] 李军兰,李金波.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D].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3.

[3] 吕万军.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及维护[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上一篇:浅析土家族土家语言 下一篇:上海市外来暂住人口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