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究城市规划理念中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措施

时间:2022-10-26 12:06:58

浅究城市规划理念中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措施

【摘 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因此,要必须真正做到科学、合理、规范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观念转变;问题;措施

一、城市规划理念中存在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缺乏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目前实施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着贪大求样,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尊重往往彰显苍白,导致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破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在大搞开发性保护的大旗下,把历史文脉夷为平地,有的把文化历史场地变为商品集散的市场,有的把文化传承的祥瑞文明变成工业园区的“黑色文明”。城市看似楼房林立,实则千疮百孔,表面上的经济繁荣掩盖着难以弥补的历史欠账。所以说,规划实施不力会给城市历史文化传承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给社会发展留下潜在的危险。

(二)城市规划中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在当前对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已经很多,对于各种引发因素也作了各种分析,但是在众多的因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超城市化和超工业化的进程。这个进程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现象。与城市化相对应同步发展的是工业化。在当今社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是工业化集中地,也就自然的成为生态环境矛盾的焦点。

(三)城市规划中缺乏法制规范意识

近年来,城市领导者对城市规划的日益重视,无疑是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然而,过分的“重视”并非是城市规划的福音,不少城市领导热衷于具体规划方案的审查,喜欢对建筑和环境小品,雕塑造型这类技术性问题作出具体指示和干预,而往往置法律程序确定的规划于不顾,忽视城市规划制度建设和城市规划法治环境的营造。这种典型的人治行为在实践中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反映出行政领导乃至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缺失。

二、新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

(一)保持特色,延续历史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历史,而建筑也常被人们称为“凝固的历史”,以具有特色的实体传递着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进。追求城市历史感与现代化气息的有机融合,才能有效保持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防止一味追求现代化,甚至是盲目的建筑“西化”,而破坏不可再生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倍受肯定的“大院游”、“民俗游”、“生态游”,以及由此重新走向繁荣的一批城镇,反映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保持特色、延续历史的城镇发展模式的价值取向。

(二)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土地利用中,生态优先就意味着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的时候,不应当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向,而应以保障整个城市内外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基本依据,优先考虑城市生态性用地空间架构是否合理,严格控制城市内外敏感性的生态用地资源,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城市建设性用地,从而达到保护城市生态性用地的目的。无论何时都不要以牺牲环保来推进城镇化,要始终重视生态修复。一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善于利用城镇所在区域的自然因素,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使城市规划与建设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山城”、“水城”、“林城”。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维护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主体,适当引进外来植物作为补充,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技术风险来构建和谐的城镇生态体系,防止盲目引进、大规模改建造成生态隐患。

(三)严谨系统,慎言调整

规划制订要科学严谨,充分论证,有序进行。既要尊重专家意见,同时也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毕竟城市是居民共有的生产生活平台。规划一经确定,就具有强制性。不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更不能一任市长一个规划。有些城市的规划制订和修改的随意性都比较大,一些专业人员闭门编制,实施之后又经常变更,对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都很大。

(四)科学规划,建设宜居城市

城市规划首先要以人为本。宜居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要考虑到人的需要,城市的交通组织、产业布局、居住环境、公共设施配套都要从方便居民的居住、生活、就业、交流等活动出发;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历史的宜居城市规划制定,都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的做法,更不能生硬地把西方城市的形态复制到本地的城市建设中来。建设目标的确定要与本地经济实力相结合,不能盲目地追求规模大、功能全,应该量力而行,项目建设计划安排要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宜居城市规划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要制定战略规划,既要确定长远发展目标,也要明确近期发展目标;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近期建设规划,实现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

三、新时期城市规划创新建议措施

1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

完善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系,关键是要重视和建立主干性政策,明确首位公共政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主干性政策缺乏、首位公共政策不明显等问题。规划既是城市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引导者,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综合协调功能越来越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干性政策作用。而资源调控综合性强,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统一,规划又应该成为所有资源调控政策中的首位公共政策。发挥规妇在资源调控体系中的首位公共政策作用,就是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主导和统筹配置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规划这一软资源在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发挥规划的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调控管理平台,切实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

2 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系

城市发展应该抓住空间资源短缺这一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规划调控体系。政府宏观调控类别包括内容调控和空间调控,内容调控是指资金、原材料供应、劳动力供应等的调控,空间调控则是指土地、产业布局等的调控。内容调控最终要落实到空间,空间调控是促使政策落地、促进政策实施的主要途径,空间调控是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空间资源紧张的城市,空间统筹内容成为政府决策的主要出发点。城市规划是空间调控的主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规划已经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近期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因此,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使其成为统筹当前发展的主要资源公共政策。同时,努力建立“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的城市发展综合调控体系,把空间、项目和财政资金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政策合力。坚持新资源观,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局性和持久性的工作,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来思考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用更加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段谋划城市的蓝图,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最终实现城市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

四、总结

城市发展要不断回归舒适、休闲、健康、安全和文明等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与自然和城市文化和谐。通过城市规划,坚持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高效益的生产环境,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产、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城市创新水平;二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要营造便捷舒适、环境友好、文化多元、自由开放的城市氛围;三是高水准的生态环境,要保持优美的城市环境,打造适宜的公共空间,让葱郁的树木、纯净的空气和水成为吸引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国生. 城市规划设计现状问题探讨[J]. 江西建材. 2012(05)

[2]刘斯斯. 城市规划“田园”梦想[J]. 中国投资. 2012(12)

[3]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Franco Archibugi的《生态城市和城市影响》一书评介[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02)

[4]叶麟珀. 浅议生态城市规划[J]. 山西建筑. 2009(14)

上一篇:与旧城区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初探 下一篇:小议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中常出现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