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26 11:30:49

人工气道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摘 要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痰细菌加药敏培养124例,结果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患者12例。通过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临床表现及相关性危险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0患者痊愈转回病房,2例患者死亡。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认识,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人工气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5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尤其是在ICU病房。ICU病房是各种危重患者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的场所,这些患者机体免疫力弱、导管多、侵袭性操作多、抗生素大剂量应用,有国外报道,ICU医院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出3~4倍1。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24例,痰细菌加药敏培养中发现1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人工气道进行痰细菌加药敏培养患者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33~72岁,神经外科43例,胸外科21例,普通外科16例,胸腹联合伤9例,骨科8例,烧伤2例,其他25例,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最初痰细菌培养为无致病菌生长,间隔7天以上再次复查痰细菌加药敏培养。

痰液收集方法:使用一次性使用吸痰包,注册护士先用75%酒精消毒人工气道套管的外口,然后带无菌手套,将痰液收集器与中心负压装置的吸引器连接管相连,按照吸痰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吸取痰液后,立即断开吸引器连接管,拔除吸痰管,密封痰杯,贴患者识别签后立即送检。

讨 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①不均一耐药性:MRSA菌落内细菌存在敏感和耐药两个亚群,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在50μg/ml甲氧西林条件下尚能生存,而菌落中大多数细菌对甲氧西林敏感,在使用抗生素后的几小时内大量敏感菌被杀死,但少数耐药菌株却缓慢生长,在数小时反又迅速增殖。②广谱耐药性: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对其他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唯对万古霉素敏感。③生长特殊性:MRSA生长缓慢,在30℃,培养基pH 7.0及高渗(40g/L NaCl溶液)条件下生长较快。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在38℃以上,物理降温后,只能暂时缓解,又会很快上升;痰液增多,且多为黄色黏痰;痰液培养能够检出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的危险因素:①疾病本身因素和住院时间:根据所发生的1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分析,住院时间大于10天,其中带有人工气道支持大于7天,其中82%以上为机械通气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②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基本都有接受抗生素、激素治疗的病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机体自身的正常菌群被破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条件性致病菌耐药,最终发生致病菌感染。③与侵入性操作有关:据傅小芳报道留置导尿管2、深静脉置管、气管切开的平均天数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发生率有关。各种侵入性导管及穿刺破坏了集体的天然屏障,因此尽可能缩短插管留置时间,同时要加强相关医疗器械消毒。

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以找到。传播途径较广泛皮肤接触、呼吸、食物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传染。

护理干预:⑴严格实行消毒隔离措施:①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菌同病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同一房间。当感染的患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②挂好隔离标识,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挂接触隔离表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进行床边隔离时,应在床栏上挂接触隔离表识,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MRSA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③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及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者手卫生消毒,要严格按照6步洗手法做好手卫生工作,时间>15秒。④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诊疗护理患者时,除戴帽子、口罩外,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⑤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备设施表面,每班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抹布、拖布专用,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标本需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锐器置于锐器盒内,严禁刺到手,其余医疗废物均防置在双层黄色垃圾袋中。⑵患者的护理:①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入院后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是体温的监测,如果患者体温持续高热>38℃,痰液黄色黏稠,要及时汇报医生。营养支持治疗,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做好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和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缩短患者ICU住院天数和置留各管路的时间,有效地遏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②呼吸道的护理管理 建立人工气道,无论是气管插管,还是气管切开,都要实行无菌原则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带帽子、口

上一篇:新生儿死亡92例评审结果分析 下一篇:COPD患者应用程序化撤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