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6 10:25:08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到下一次作文时再进行范文选读,作文总结。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太低,作文批改的周期较长,一篇作文的写作及评改要历经两周时间。对作文进行总结评价时学生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很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教师教、学生学”成了作文教学“永恒的旋律”,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主动学习写作的能力受到遏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被动的写作。三是学生之间交流、协作的机会少,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孩子应有的灵性和神采被教师的经典批语扼杀了。许多语文教师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教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鼓励题材命题多样化;学生放胆作文,书写真情实感; 学生快速自改作文、分组评改交流习作;师生总结点评,学生二度作文”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题材命题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此,在作文课前由各小组命题,课堂上分别把各组的命题写到黑板上,由全班同学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题目来写。哪一个题目喜欢的人多就确定哪一个(也可以选择两个题目进行比较作文教学)。然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自己喜欢这个题目的原因、写作思路等。在学生对题目进行初步的分析后,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当然学生命题不能随意为之,因为每册教材中都有明确的作文训练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命题有所规划,稍加限制。如对话题作文的训练,可由教师设定话题,然后由各组根据话题去写提示语等内容。命题作文,也多采用半命题的方式,让学生补充完整,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象力。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冲动和兴趣。

二、鼓励学生放胆作文,书写真情实感

命题、解题后立即进入写作状态,一般要求在四十分钟内成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情动而辞发”,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表达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们的写作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写作的难点和重点,更有利于指导作文教学。

三、自改作文、分组评改,师生点评

“文越改越精,玉越琢越美”。修改这一环节,一定要做到位。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检查修改自己的作文,从字、词、标点到选材、立意、语言、结构等逐一进行自改,或同桌互相交换检查修改,然后小组交换评改,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共同评改,典型作文组内宣读,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剖析文章的优缺点,综合大家的意见写评语及推荐理由,准备在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总结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要怕出现课堂争论,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久而久之,学生自能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教师因势利导形成本次作文的共同价值取向:哪样写是一篇好作文,哪样写不是一篇好作文。学生在生动鲜活的例文中领会到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四、学生深入探究、二度作文

这个过程是探究的尾声,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学生深刻把握本次作文的要领后反思自己的作文,充实自己作文中的“亮点”,修改或删掉自己作文中的“败笔”,使每一篇作文让自己有所感悟、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得到组内成员的肯定,感受到表达和写作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快乐。

总之,“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主体性和参与性是作文教学实践的创新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千方百计诱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因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参与作文实践的全过程,在多姿多彩的作文实践中,身在其中,乐在其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427101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成长自觉性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全球进步最快教育体系因何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