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时间:2022-10-26 10:13:10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无论仁智,都会对水寄予厚望,向浩荡江河呈上敬意。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荀子则在《宥坐》中讲一故事――

子贡问:“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大水,必载大势大象、大道大德、大情大义。观瞻江河,实乃一门人生大课,可悟玄机,铸品格,升境界,晓事理。

――王开岭《河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

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论述谦让不争之道。老子认为,最高的品格应该像水那样,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淡泊名利。而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也描述了水的各种高贵品性,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观摩学习。

王开岭,1969年生,山东滕州人。大学期间开始在《人民文学》发表诗歌作品。先后创作散文、思想性随笔、文学评论一百五十余万字。近年写作以关注体制文化和国民生态为主,同时兼顾文学性思考。

《河殇》一文追述了古人对“水”的种种描绘,自古文人墨客皆对水情有独衷,水因此被寄寓了丰厚的哲学底蕴。对水的寄托,体现了中华文明关注自然、思考生命的传统。水滴、溪流、江河、湖海、,水的各种形式都能给予人类深刻的启迪。但是到了近现代,自然界的水频遭污染,作者有感于此,写下了本文。

此段引用老子的话,意在说明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水不仅孕育了生命,而且具有最高贵的品格。它柔静温和,滋润万物,却甘于卑下,从不居功自傲。这和老子“无为”的思想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在作者看来,为人处世也应当如此。君子向水学习,克己修身,完善自我。

上一篇:那一抹回绕的沁香 下一篇: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