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泽润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时间:2022-06-15 08:13:58

“上善若水”泽润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一幢空荡荡的建筑,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怎样建立一所文化学校?周围名校林立,竞争无时不在,靠什么坚守脚下的土地?2006年建立的南京市汉江路小学,经过不地探索、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找到了一条适合学校内涵发展的独特路径――从中国水文化中寻找出路,积极探索若水教育的品牌。如今的汉江路小学已经是一所特色鲜明、管理先进、质量优良的现代学校,在南京鼓楼区河西名校林立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学校位于秦淮河畔,地处人文荟萃的古都金陵,长江在此绵延而过。谈到教育,提及中国的教育史,就不能不谈老子、孔子等大家。他们的语录中有诸多谈及“水”的论述。水之道,师之道;水之道,人之道。为此,汉江路小学明确思路,以“水文化”为主线,全面构建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系。

上善若水的精神文化

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就是教师的形象写照。教师成就了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出色人才,奠定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脊梁。职业造就了教师的伟大,职业也造就了教师的如水品格。“水之品”正是“师之品”的写照:做有利于学生的事情而不与世争,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滋润学生而不居功自傲。

学校的校训是“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就是像水一样付出,上善若水就是像水一样包容。水存于江河湖海,不管在什么地方,她都能存放。不管遇到石头、树木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她都能敞开心胸接纳。即使遇到污物,也还是接纳,然后再去改造。凌厉的石头在她的打磨下圆润了,浑浊的泥浆在她的抚慰下沉静了,无用的脏物在她的荡涤下消融了……水的心胸何其宽大!

上善若水就是像水一样明净。水的付出与包容不是对世事没有察觉,不是没有是非标准。水有着自己的追求。她洞察人间百态,但恪守自己气节,始终默默荡涤污垢。她改变世界的方式是温和的,却是坚韧不拔的。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水始终保持着澄澈的态度,以温和的态度改变着世界。

学校的教风是“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包含了教师对教育艺术的追求。学海无涯,教无定法,但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使命,是汉江路小学教师的追求。他们反对以教育的名义,用儿童不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精神侵略,因为这是非人道的。汉江路小学的教师们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教育民主与教育文明,他们坚定地相信:“只有儿童的,才是教育的”。

学校的学风是“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当然包含了对学生信念与意志的期盼,希望汉江的学子有坚强的毅力,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此外,“水滴石穿”还包含着目标专一性的隐喻。成功总是要经受考验的,在挫折面前,一如既往地前进,不为困难所屈服,正如流水一样,百折不回,东流入海。不仅如此,“水滴石穿”还有团结协作的隐喻。“水滴石穿”浓缩了学校对汉江学子品德与人格的期盼。

学校的校风是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是说汉江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对于外界意见和建议采取接纳的态度,这样才能不断地获取前进的力量。海纳百川,是说汉江人善于吸收广博的知识。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我,才能够做最好的我。开放是学校对待世界的态度。在开放中认识自我,在开放中悦纳自我,在开放中完善自我。

学校的愿景是传中华文化,育向善之人 学校首先是一个文化的存在。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文化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向善是汉江路小学的核心价值观;善,首先是道德的追求。善良是道德的底线,向善是要求全体师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善,其次是好。学校希望汉江的师生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天天进步,天天向上,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精神是柔软的心、坚强的骨、智慧的脑 水没有形态,她是柔软的,但是在水无私地付出中可以感受到水的博大的情怀。心怀善意,面向世界,这是一颗纯净的心,也是一颗无私的心。学校希望汉江学子能够怀有澄澈向善的心。水的浩渺成就了水的力量,水也是一位勇士。她一泻千里,充满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水滴石穿,充满了坚韧不拔的勇气。汉江的师生虽然满怀爱心,却也内心坚强,有气节,有追求,不同流合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汉江师生不仅要有奉献的精神,不屈的气节,更要有智慧的大脑。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为国家、为民族、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刚柔相济的管理文化

水可以冲垮堤坝,勇往直前,她是刚性的;水回旋缠绵,变化多姿,她是温柔的。刚柔并济是水所呈现的对立又统一的特质,她也启迪学校的管理者怎样管理学校。

一所好的学校不排斥制度的刚性管理。建校的初期,学校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许多教师都是制度的制定者。不论是学校各处室的管理规章,还是能级制的考核细则,教师在工会的组织下参与制度的建构与执行。同时学校还注重团队的执行力。用愿景凝聚人心,用愿景去指导行为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只要全校上下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制度就不是约束,而是标准、是目标。制度的执行就变成自觉的追求。

管理的柔性体现在以人为本。学校进行民主管理,开放治校。这也是水给予学校的启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校一直坚持这样的想法,一所学校不仅是校长的,也应该是教师的;不仅是学生的,也应该是家长的。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努力推进民主的进程。“我是汉江一滴水”,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体会着作为建设者的豪情;“我的教育梦想”,教师书写着对教育的憧憬,学校在此基础上开展“圆梦行动”,让教师的教育之梦在学校生根;“值日校长”让教师体验着管理者的心境,发挥教师的潜能,缩短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在共同建设学校的过程中,校长是策划、是导演,教师才是真正的主角。

学校还坚持向社区、向社会开放,积极吸纳社会的、家长的人力、智力的资源,一起建设学校。校务委员会是学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抓手。校务委员会由家长代表和社会贤达组成,他们代表学生利益与社区意见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本着“我们一起创造学校,我们一起管理学校,我们一起捍卫学校”的理念,校务委员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务委员会保障了家长对于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2008年4月,在中国民主管理促进会上,汉江路小学代表南京市发言,介绍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制度。2010年10月25日,汉江路小学作为校务委员会的实验学校接待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教科所和《中国教育报》及其他省市的代表,受到基础教育司的郑增仪的高度评价。2010年10月29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汉江路小学校务委员会建设的情况。现在,在鼓楼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汉江路小学研究课题《校务委员会功能拓展与深化的研究》成为南京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实验项目,相信一定会为区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雨润春华的课程文化

菁菁校园,水韵天成。文化应该如雨露,似清泉去润泽学生的心田。汉江师者应该用如海一般深沉博大的教育之爱,如水般灵动的教育智慧去滋养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培养若水的学子,上善的人。

首先是聚化培养目标。在“若水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培养目标形象地概括为:

晶莹水滴:做一个心地纯洁的人,完善自我,乐于奉献,达到纯净如水的境界。

活力水滴:做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

快乐水滴:做一个追求快乐的人,自信乐观,亲和友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围绕着这一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学校还努力建构校本课程。为了实现晶莹水滴的目标要求,汉江路小学正在逐步开发德行修炼课程。课程包括“小水滴儿童语录”“善行银行”“爱心漂流主题活动”。符合儿童自身认知特点的“汉江儿童语录”,是儿童行为简约的行动准则。语录分三个板块:对自我,有信心语录和自省语录;对同伴,有勉励语录与劝诫语录;对师长,有感恩语录与沟通语录。儿童语录的制定与实践,推动学生获得正确的成事做人的标准;善行银行这一活动课程,主要结合发放好事储蓄卡,引导儿童的行为。积小善,成大道,注意善行的积累,才能成为具有向善品格的大写的人;“爱心漂流”主题活动,是结合学校常规工作而赋予校本化元素的主题活动。爱心献教师――教师节的活动、爱心献家人――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的活动,爱心献同伴――读书节、生日会,爱心献校园――植树节,爱心献社区――公民实践。

为了实现活力水滴的培养目标,学校努力建设健体课程、健智课程和才艺课程三大板块。健体课程(武术操、游泳课程)、健智课程(思维体操、阅读课程、研究课程、演讲课程、汉江讲坛、小水滴创造节)、才艺课程(小水滴俱乐部――琴棋书画)。同时,学校编辑的校本教材《水》分为“文学的水”“艺术的水”和“科学的水”三个部分,引领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水、了解水、解读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触摸中国文化的根。同时创新校本节日,把“六一”儿童节命名为“水文化艺术节”,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收到水文化的洗礼。

快乐水滴体现了汉江路小学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的要求。汉江路小学也力求通过课程来实现这一要求,如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的法律课程、安全课程、心理课程、交往课程等。

涓涓细流的行为文化

水养育万物,慷慨无私。她只有奉献,不知索取,无论容量大小,均尽己力造福无限。因此,学校确立了承载学生希望、传送社会价值的使命观。学校希望汉江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对教育怀有情感,在爱中行走,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汉江路的教师异常淳朴,但是他们对学生都富有爱心,他们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学校办学八年多来,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努力建设合作文化。建校至今学校一直努力倡导并且践行合作型团队建设的理论。建立同事学习小组,加强集体教研,奖励集体而不是个人等等都是在努力打造合作型教师团队。平日里,小组内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实现小组目标。办公室的建设也体现团队建设的合力,共同制定条约,共同商定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心组带领大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团队建设的理论,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努力建设学习文化。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一直坚持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送书是每学期给教师最好的礼物。开办初期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教师的建议》等,对教师阅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双周一的下午汉江读书沙龙活动,让彼此的交流有了更好的平台。在平日里,注重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互相听课、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努力建设研究文化。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学校请南师大李星云教授做科研讲座,请区教科所徐瑞泰所长做科研辅导。动员一切力量对教师进行科研引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汉江路小学还积极推进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也被评为南京市优秀个人课题学校。同时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选。据近三年不完全统计,教师发表文章省级以上50余篇,国家核心期刊8篇。几十个课题获得立项。教师论文获奖面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润物无声的物质文化

“若水文化”,内聚为师生心中丰盈的精神源泉,亦外化为灵动的校园点滴。

步入汉江园,乳白色的学校大门上面流淌的是浪花的造型,象征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用九种不同的字体镌刻校训,表达他们要把向善若水做到极致的决心。一楼主题“水之道”。道,路也。对于学生们来说,小学六年不过是上学的一小段路径,然而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印在了他们的心中,历久弥新。道,理也。位于门厅两侧的瀑布与喷泉,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水的风姿,感受水的律动。位于一楼中庭的“童趣园”,是学生们课余玩耍之地。池塘边的花草沙石,是直观而亲切的生态课堂。“童趣园”四周墙壁上有“精卫填海”“哪吒闹海”“大禹治水”等民间传说的壁画,英雄的情节就在久远的故事中弥漫。学校还在通往教学楼的走廊内,铺设石刻,展示了“水”字从甲骨文到楷体的形变,行走其间,亦能体会“水之道”的沉淀与丰富。二楼长廊名为“水之源”。从“生命之源”“文化之源”“思想之源”三个方面对水加以阐释和丰富,身在其中,溯游中华文明的精神河流,寻觅属于民族的精神之美。三楼长廊叫“水之韵”。通过“五湖四海”“四大洋”和“水的变奏”三个方面,展示着水的魅力。四楼的“水之力”分别从我国与世界的“著名水利工程”和“著名桥梁”展示了从古到今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三条楼梯分别以“生态与水”“文学与水”“哲学与水”为主题进行布置,简洁大方。

汉江路小学还以“晶莹水滴”“活力水滴”“快乐水滴”为主题,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历程。教师办公室分别冠以“济舟斋”“海明轩”“源清轩”“泽李社”“成渊阁”等名称,每个办公室都有与名字相关联的格言,都有自己对格言的教育的阐释。譬如“海明轩”,格言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阐释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每一座校园都是一片智慧的海洋,每一位教师都是一轮吐辉的明月。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海明轩践行着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再如“泽李社”,格言――润泽万物,桃李芬芳。阐释:教善若水,润泽天下。最高境界的教育就像水一样,润泽万物,令它们繁盛地生长。教者待人表现得像水一样博大仁爱,说话像水的汛期一样真诚守信,管理像水一样清静而治。一切像水那样自然无形。教师还创造性地把中队命名为“小水滴”“小海螺”“小海龟”“花之雨”等,每一个中队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中队文化。

教育乃润人心,养人性。学校期盼汉江师者,汉江学子在“水之境”里生活得怡然自得,自然而然地修身养性,成就大写的人。

察水之大善,习水之大能,悟水之大道,其路何其远兮?汉江路小学文化建设只是刚刚拉开序幕,相信还有更加精彩的篇章等待他们去书写。

上一篇:强化教师职业荣誉感 下一篇:思想碰撞感悟校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