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组,殊途同归

时间:2022-10-26 06:05:45

“差异教学”并不是一个鲜见的教学概念,它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论》华国栋)小学品德课程作为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的课程也要遵循这一理论。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关注“差异教学”,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面对实际存在的不同学情,我们的教师往往采取单一的分组方式,因而制约了学生合作经验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小组学习的分组方式谈谈如何实现差异教学。

一、同质分组,利用相近性有效互动

所谓同质分组,就是根据学习内容,将达成某一学习目标所具备的学习条件相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这样的分组,能解决小组内的差异,使小组学习更为顺利。

案例1: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区的公共设施》,在交流“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设施和社区安全,你会怎么做”时,我采用的是先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活动。这里我采用的是同质分组,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是生活在城镇的学生,他们的居住环境是社区;一大组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然后再依据同村或同社区的原则分成小组。

分析:毫无疑问,这样的分组解决了学生之间因生活环境不一产生的差异。学生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讨论与生活环境有关的问题,很容易让小组达成共同的目标,消除间隙,也更能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避免学生对陌生的生活环境的假象式伪讨论。可见通过这样的分组,消除了差异,从而实施真正的差异教学,对这一教学环节的目标达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案例2: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精彩的社区生活》“为了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我也采用同质分组: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和爷爷奶奶分开住的学生同一组。这是根据家庭背景来分,从而实现差异教学。

分析:因为和老人是否住在一起,其孝敬老人的方式方法是有不同之处的,我的小组分法,使学生在组内更有共同语言,讨论得出的建议更有价值。一个与爷爷生活在一起的学生的建议对于一个与爷爷分开住的学生来说,这个建议的价值肯定大打折扣,甚至无用。因为他们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教师也便于对不同家庭背景下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

二、异质分组,通过互补性获取信息

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根据学习内容,将达成某一学习目标所应具备的学习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也就是教师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道德认知、生活环境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案例3:在教学《节日大观》这课时,其中的一个教学过程是“分组交流搜集到的某个节日的信息,完成教师下发的信息采集表,然后在班级里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体验过节”。这是一项学习任务重,学习形式多样化的小组学习,涉及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小组成员的构成会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根据这样的教学实际,我采用的是异质分组。在分组时,我先统计资料搜集量的大小,(因为资料量小的学生不能放在同一组,不然他们资料有限对目标的达成度肯定有影响),然后根据资料搜集量为首要分组因素进行分组,分组的同时我还考虑到学生组织能力强弱,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等方面,尽量做到组内“鱼龙混杂”。

分析: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分配在同一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由组织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发表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必将带动和感染其他同学,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基础差、兴趣少的学生在学习和操作时遇到困难可以找组长或其他组员来帮忙解决,形成一种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自由分组,实现伙伴式情感交流

自由分组就是教师只确定小组的人数,其他不作要求让学生自由搭配。小学生往往有自己喜欢的学习和生活伙伴,在情感与信息交流上畅通无阻。对难度较大而且需要情感参与的教学内容,自由搭配式组合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案例4: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城乡巨变》,其中我有个教学环节是“家乡的老故事,爷爷奶奶讲过,文人墨客写过,戏曲演员演过……从这些故事中可以了解家乡的变化,请你把搜集到的家乡老故事,讲给同学听听。”我就采用了自由分组。因为这样的小组学习任务比较轻,以讲和听为主。而如何让学生爱听,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他对讲的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共同语言。

分析:学生在自由编组时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去找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乐意去表达,也会听得更投入。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小组活动形式,满足他们的要求,发挥创造能力。这样能使交谈的形式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真实。当然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完善,因此教学中应以均衡型小组活动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这样既能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又能防止形式模式化,使学生厌烦。

四、随机分组,实现便捷式高效合作

随机分组就是没有任何要求下的随意分组。教师往往可以根据座位等就近,方便等原则分组,这种分组方式在完成教简单的小组学习任务时比较合适。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和睦共处》这个教学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分组交流“我所在社区的一条小新闻,并说说对此的看法”,第三课《精彩的社区生活》交流“你所在社区举行过哪些帮扶活动”。类似这样的学习任务,笔者往往采用的是随机分组,这样既节约了分组的时间,又不影响学习效果。

根据座位就近随机分组往往有同桌式二人组合,同桌就是一组合作伙伴,也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组合方式,适合进行一些互检式、互助式教学内容,让同桌间在互检、互评、互助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前后桌式四人组合,对于一些需要扩大交流范围、研讨范围而又同桌不能完成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就需要较多人参与,前后桌的合作是首选的合作方式。随机式多人组合,往往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的时候。

案例5: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社区设施的讨论中,针对“学校该补该向社会开放哪些体育设施?”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不同意见、不同见解,顺势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根据自己的答案或见解,各自寻找依据、理由,再通过班级交流或辩论,达成共识。

分析:开阔学生视野、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达到提升学生的是非观念及品德素养的目的。

有人说:“课堂就像由不同乐器组成的乐队,等待着让伟大的音乐家指挥演奏出优美和谐的乐曲。”通过合理分组,可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符合“以学定教”的理念,正如一个个手拿不同乐器的乐队,合理的小组分组方式正是演奏优美和谐乐曲的基础。

上一篇:倡导整体式数学文本 下一篇:例析利用工作坊促进中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