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6 05:02:06

浅谈少数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市场也不断地给大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音乐为例,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手段的进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和大众媒介的各种传播手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近年来,少数民族音乐被媒体从业者以各种方式尽可能多的呈现在大众面前,比如举办少数民族音乐的比赛、发行CD或DVD专辑、举办专场音乐会、制成MV或广播在电视台、电台里播出等。

电影《花腰新娘》是以云南少数民族尼苏族为背景的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其中的电影配乐的旋律充满了个性化色彩,不仅仅有传统的器乐配乐,还有彝族尼苏族独有的“海菜腔”。下面,笔者从电影的器乐配乐和电影中的声乐——“海菜腔”的运用来分析这部影片。

首先来看这部影片的片尾曲,之所以先谈到它,是因为片尾曲是贯穿整部电影音乐的一个重要线索,在影片多处都有展现,只是在不同的地方选取了不同长短的部分片尾曲。片尾曲《金鸟银鸟飞起来》是以鸟的叫声开始,然后是单纯干净的跳跃的打击乐,接着海菜腔进入旋律中。这首曲的编曲充分运用了电子音乐的很多元素——富有节奏型的鼓点、带有装饰性的电吉他的调音、以及表现力丰富的弦乐、电钢琴等,这是时代感与民族性的结合,编曲给人现代派的感觉,而旋律内容又完整的保留了海菜腔的民俗特色,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与尝试。在海菜腔结尾时,用长笛这样一个很中性、很舒缓的乐器作为接下来器乐演奏的转接。过渡段后面,作曲家交叉用了三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分别表现整体相同又略有不同的情感:小提琴——长笛——小提琴——长笛——吉他。紧接过渡段的是弦乐部分,主旋律乐器是小提琴,伴奏部分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主旋律部分旋律线的起伏较大,在表现跳跃的情绪同时又不失优美的旋律性;伴奏部分以跳音和拨弦的分解和弦为主,表现了彝族青年青春、活力的一面。弦乐部分后面的旋律乐器是长笛,长笛的音色悠扬绵延,表现了彝族青年恋爱时的美好与甜美;之后是弦乐和长笛的重复,作曲家运用重复、再现、回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乐曲强调了整个电影时而活泼、时而惆怅、时而柔美的主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趋势结构和均匀、对称的形式美感。乐曲的最后是以吉他的几个勾弦结束,简短简洁。

海菜腔的曲调有两大特点

1.丰富多彩的装饰音:大衬腔的运用衬腔在民族音乐中运用非常广泛但像海菜腔这样大运用甚至到没有衬腔就无法对歌的却不多见。

2.海菜腔唱词的特点:海菜腔的唱词是海菜腔艺术体系的精彩部分之一。它大吸收异龙湖畔彝族和汉族人民的方言侄语用来描述事物、表达情感。所以极为生动、形象,诙谐、风趣,维妙维肖。通俗

口语化的唱词饱含深情,有的充满情趣,有的寓意深刻……比如,影片中有一个花腰姑娘榨米线的镜头,她们一边榨,一边唱:“碧水缠青山,阿妹缠情郎,心上的人儿啊此时在何方,阿妹榨米线,等哥来尝尝。”这首歌就是生活得一个写照,没有特殊的寓意,但是却把“榨米线”这一生活细节唱得生动有趣。

海菜腔的正词是整个唱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是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只占整曲海菜腔的几十分之一,但是每首正词都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任何复杂的感情、事件,都凝练地用四句话来表达,完全符合七言绝句的启、承、转、合。常见的正词有试曲、勾曲、扫曲、热曲、离曲、怨曲、挂曲、怪曲、串曲、闲曲,计十一种。比如在影片《花腰新娘》中,过节的时候凤美的同学阿聪邀请凤美唱歌,但这却让阿龙心里很不舒服,于是,阿龙和阿聪对歌:“那边山上有窝鹊。几只高飞几只落。凤舞龙飞不容易啊不容易,不如开腔唱支歌,不如开腔唱支歌。”这一首属于串曲,即到别人的玩场去串门,就为别人唱这种类似于祝福的歌。接着,阿龙唱到:“树上站着麻老鹰。见着母鸡就献殷勤。喝口凉水你早赶路,太阳落掉没路难摸。你别啰嗦。”这一首是闲曲,无任何对象,闲时唱以消遣情怀的。但是在电影中,这首“闲曲”还是有感彩的。

海菜腔的节奏也很有特点。由于其曲调与地方语言中的分句及逗、顿的习惯结合紧密,演唱中又多叙述性和即兴性,所以形成以八分音符为基础的、经常变化的复拍子或混合拍子节奏。它的旋法是①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拖腔音调与带有叙述性的说唱式的音调相结合,②平稳的级进与四度五度、甚至八度以上音程的大跳相结合。这种对比和变化,使其对内容的表达,对感情的倾吐,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

少数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产物,而由中国音乐人发展壮大的摇滚乐同样要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知道,摇滚乐的发源初衷是对社会进行批判和表现工人阶级的不满情绪,中国式摇滚乐表达的是中国大众的心声,是中国音乐人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对人性的反思、对价值观解构与重构的见证。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凡是具有本民族、本国家特色的音乐都值得我们运用各种途径将之表现出来,以多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现在却成了占据主流文化的艺术形态。“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反映了特定时代、国家、民族、地域的社会文化现象,并进而表现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未来的发展中,少数民族音乐与电影的结合不仅仅侧重于电影配乐或影片剧情的内容上。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必然会找到其表演形的的整合创新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杨薇.彝族海菜腔的旋律与唱词特征[J].民族音乐,2006,(03).

[2]贾玉洁.“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在现[J].电影文学,2007,(19).

[3]岳春.论电影《花腰新娘》中的歌舞艺术[J].电影评介,2008,(10).

[4]论音乐与画面的对位关系,出版日期等不详.

[5]电影音乐民族风格讨论, 出版日期等不详.

[6]丁丽君.电影音乐多元性风格的分析——以影片《卧虎藏龙》原创音乐为例[J].电影文学,2008,(17).

[7]张晓云.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J].音乐探索,2007,(02).

上一篇:论高师声乐小组课嗓音的“共性”与“个性”科... 下一篇:对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