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革命

时间:2022-10-26 03:24:15

儿童口腔革命

孩子乳牙烂了,家长却“坐等”换牙,“反正它迟早要换的”;有些孩子出现“龅牙”,家长认为龅牙是遗传的,没有办法预防……尽管我国对于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仍然远远达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在儿童口腔领域,高患病率,低治疗率,口腔问题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适龄儿童身上。

(本专题76-79页)

被“误读”的乳牙龋坏:

年龄最小的患儿仅1岁

3月17日上午9点,记者走进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时,这里已经排了100多个小病号。

4岁的乐乐一边嗷嗷大哭,一边挥舞着拳脚抗拒医生的检查。乐乐奶奶告诉记者,孩子平时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家人对他总是百依百顺的。每晚睡觉前,各种饼干、奶酪、巧克力等零食吃够了才上床睡觉。前几天,乐乐不嚷着吃巧克力了,整天捂着左边腮帮子喊“牙疼”。这可把爷爷奶奶急坏了,赶紧带他上医院看病。

经过检查,医生说是“龋齿”“乳牙蛀”。其中,4颗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俗称“杀神经”,另外还有两颗牙需要修补。“有一颗牙里面已经化脓了,这次只能先消炎几天后再来治疗。”乐乐奶奶表示,“本来以为乳牙以后都要换牙的,没想到对身体健康有这么大的影响。”

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邵林琴指出,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牙髓炎、乳牙周炎。此外,乳牙和恒牙的替换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一般从7岁左右开始,直到12岁左右才换齐。所以,乳牙虽然会被脱换,但它们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担负了整整10年的咀嚼工作。孩子如果多个乳牙患龋,咀嚼功能必然降低,这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实际上,目前患有牙齿疾病的孩子非常多。邵林琴表示,来看病的孩子,平均有6颗牙有问题。除了常规治疗,还要花很多时间在安抚孩子的情绪上。尤其寒暑假是儿童口腔科最忙的时候,一天忙完,几乎站都站不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0%,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也达到28.9%,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而5岁儿童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组未治疗率则高达89%。近年来更成上升趋势。在乳牙龋坏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患儿仅1岁。

以上种种数据直指一个事实,尽管我国对于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仍然远远达不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在儿童口腔领域,高患病率,低治疗率,口腔问题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适龄儿童身上。

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儿童口腔疾病发病率却越来越高?

“饮食结构不良、高糖高热量饮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食次数过多等都是儿童口腔问题的发病原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修复正畸科主任张士杰告诉记者:“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食物选择,与此同时,少年儿童口腔疾病发病率也极大提高。”

张士杰建议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少吃甜食、多吃粗粮和蔬果。同时最新的研究表明,孩子接触到二手烟,乳牙患龋齿的风险增高。另外,如果孩子的牙开始出现灰黑色或黑色的斑点,那就可能是开始龋坏了,要及早去医院的口腔科检查和治疗。“越早治疗,孩子的痛苦越小。”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其中6岁年龄组至10岁年龄组患龋率在71.6%至83.6%之间。目前,涂氟防龋在国际上已被广泛使用,是公认的和最有效的方法。结果对照不采用涂氟防龋的孩子,新增龋齿发病率分别降低30.73%和39.44%。

在国家卫计委印发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确实提到了涂氟防治龋齿: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减少牙齿的溶解度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病的发生。

“牙齿涂氟就是用一种含氟的物质像沐浴露一样涂在牙齿表面,它释放氟化物,抑制儿童牙齿上坏细菌的生长。儿童最好从3至4岁开始,每半年涂一次,直到6岁为止。” 张士杰介绍说:“涂氟是针对水质中含氟正常地区的孩子,氟剂中的含氟量是经过严格把控的,不会超标。不过,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涂氟。”

窝沟封闭也是最有效的防龋方式之一。

据可恩口腔负责人介绍,孩子的后牙在刚刚长出时,表面会有许多细缝,深入牙齿内部的细缝容易贮存食物残渣,且不易清洁。食物残渣在牙齿里面腐烂会从内部破坏牙齿,形成龋齿。为了防止龋齿最有效的方法――利用窝沟封闭将这些细缝填起来。

据了解,窝沟封闭方法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填满磨牙咀嚼面的小窝和沟裂,隔绝外来的致龋因素,达到防龋的目的。早在2014年济南市政府已将免费窝沟封闭列为年度为民办15件实事之一,并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相关专家指出,正确刷牙、牙齿涂氟、窝沟封闭三管齐下,可以预防80%的龋齿。

拯救“男神”“女神”,从改变习惯入手

据了解,儿童口腔问题有多种多样,包括:乳、恒牙龋齿、乳、恒牙早失、乳牙滞留、牙列不齐、儿童牙龈炎、儿童牙周组织疾病 、口腔黏膜病等多种,具体情况非常复杂。

在齐鲁医院,口腔科医生会遇到小朋友各种各样的口腔问题,其中不少小朋友的家长,因为孩子“小龅牙”,来咨询矫正。通常,家长们认为龅牙是遗传的,没有办法预防,但张士杰告诉记者,除了遗传,龅牙可能还与一些疾病有关系。“龅牙”在婴幼儿时期一般不明显,青少年期随着生长发育,开始逐渐显现,到成年期基本稳定,中年后由于面部软组织的衰老萎缩往往显得更加显著。

张士杰向记者展示了国外一名小男孩的照片,面庞轮廓匀称,五官整齐,再加上一头黑色卷发和嘴角浅浅的微笑,简直就是未来“男神”的雏形。可是,14岁时,小男孩鼻子阻塞,开始口呼吸。三年后,17岁时的照片上,小男孩明显长“歪”了:他的面型向下发育,逐渐变得狭长,下颚骨从原本完美和自然的位置向后缩,下巴像是不见了,“男神”坯子就这样毁在口呼吸上。

“现代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异常的肌功能习惯,比如用口呼吸,吐舌头和吮手指,是牙列发育异常的罪魁祸首。” 张士杰指出:“口呼吸让口腔肌肉变形,原本排列牙齿的肌肉位置变得狭小,牙列拥挤、排列不齐、腭盖高拱、上前牙前突,最后就形成了龅牙。”

在国内,说起牙齿矫正,大部分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钢箍铁牙――戴牙套。不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师们主张对3-15岁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矫正。张士杰也主张从改变习惯入手,将牙颌畸形扼杀在摇篮中。

“美国儿童牙科协会曾指出,口腔习惯对婴幼儿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以MRC(MRC牙颌畸形矫治系统)肌功能矫治器为例,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使成长中的孩子拥有良好的口周肌功能和习惯,从而拥有整齐的牙齿和漂亮的容颜。” 张士杰介绍说,龅牙的矫正,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牙颌面的检查、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患者做出精确的分类诊断和矫治设计。

上一篇:论躯干支柱力量 下一篇:论雷切尔·卡森《海风下》的生态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