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贮木场造材质量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26 12:44:03

加强贮木场造材质量问题的探讨

摘要:造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木材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决定着木材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造材质量管理和研究,早已成为贮木场的首要工作。本文笔者对贮木场造材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并结合贮木场的实际生产,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贮木场 造材质量 问题措施

前言:造材是贮木场生产中一道重要工序,造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木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决定着木材利用程度和经济效果。造材质量好,原条出材率高,木材产量大,等级好,售价高,经济效益好。因此,加强贮木场造材质量管理,早已成为贮木场的首要工作。以下笔者就贮木场造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1.贮木场造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造成工作生产不均衡

造成工作是整个贮木场工艺流程中的一道先行工序,也是一项基本工作,其受到贮木场到材情况的制约。特别是我省通常利用冬季“黄金季节”进行木材采伐、木材运输工作,其季节作业偏重较大,几乎80%的木材生产任务均是在冬季完成。而正是由于我省的季节性作业,极易造成木材生产,拼时间、拼人力、拼设备,搞突击性的产品生产形式,这种盲目、突击性的造材作业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原木产品的质量和产值,制约着贮木场的生产与发展,对贮木场实现全盘机械化生产带来困难。

1.2 对原条缺陷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

原条缺陷规律同一般事物一样,既有内在规律,有由外部特征。然而无论是其外部特征还是内在规律,只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其缺陷规律仍可以逐渐掌握,并可适当的进行人工处理。然而目前我省大部分贮木场在进行对原条缺陷仍缺乏足够的重视,足够的认识,对其规律的探索尚没有建立完善的体制,以至于目前大部分贮木场仍选择人工目测的方法进行原条量才。尤其是季节性较强的冬天,原条到量较大,有处于挤压状态。这种人工目测的方法,无法充分的法相原条缺陷,以至于在造材是无法保证优质。

1.3 贮木场缺乏高素质的检、量人员

造材工作是原木产品质量和生产的关键环节。同时造材质量的高低往往重点体现在木材检、量人员身上。尤其是量材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量材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笔画下,如果画得好,则造出的原木产品等级高,出材量大,经济效益高;如画错,造出的原木产品等级则地,出材量也较小,极易造成严重的木材经济损失。而检量人员则对造材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对于贮木场造材而言,其检、量人员对造材工作的认知程度,专业素质、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极其重要的内部联系。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贮木场检、量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低下,甚至不少检、量人员从未经过专业的木材检、量技术培训和生产锻炼,就直接上岗就业。以至于绝大数多检、量人员量材方法单一、机械,做不到合理造材,即影响了造材质量,又浪费了木材的使用影响了经济利益。

1.4 大部分贮木场造材条件较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林区贮木场到材主要采用兜卸法和提卸法两种方法。而这两种传统方法的使用往往会糟菜造成台上原条成捆成堆,进场出现打斜、耍叉现象,给量、造材施工人员执行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的同时,也造成大量原木产品检量不准、超长、短尺、锯口偏斜、锯伤邻木和木材劈裂等缺陷。

2.加强贮木场造材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贮木场人员对原条合理造材的工作认知

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条造材工作认识,是决定原木产品产量、产值、木材利用度得关键环节。因此,在贮木场中进一步提高对原条合理造材工作的认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合理造材工作,不仅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原条资源,还能有效提高贮木场的经济效益,扭转传统造材工作中只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的片面做法,真实在造才工序上下功夫,狠抓造成工作,才能够为贮木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2 提高贮木场检、量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贮木场检、量人员作为造材质量高低的直接关系着,加强对贮木场检、量人员的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检、量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贮木场检、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对有效提高我国贮木场造材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贮木场应该大力开展对检、量人员的定期考核,组织技能培训的同时,抓好质量教学工作,强化质量工作意识,对造材检测的重要环节进行重要分析、重点剖析,共同探讨难点,以寻求多种解决模式,多种技能手段,进一步加强贮木场检、量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专业检验队伍来,以适应贮木场生产与发展的需要。

2.3 加大对原条缺陷规律的研究与改进工作

原条缺陷与其树种的类别、林龄的大小、生长的条件、病腐的性质、程度、部位以及外部形态等外部特征都有着极其密切关联。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只要细心观察、细致检量对原条缺陷规律是很容易掌握和人工处理的,并非无法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贮木场在原条缺陷规律研究工作中重视度不够,进以人眼测量方式,难以保证缺陷的及时有效发现,和规律掌握。因此,在贮木场的日常工作管理中,相关科研部门应该加大对原条缺陷规律的有效研究,对不同树种、不同的缺陷类型按其树种、林龄、缺陷种类、性质、程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各种原条缺陷规律所在。为造材人员提供科学有效改进依据。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辅助科研工作,以加强研究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加强贮木场造材质量管理,有效提高贮木场造材质量,早已成为我国贮木场良好发展的重要导向。本文笔者就加强贮木场造材质量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寻求解决造材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贮木场的良好发展提供坚实的内在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作文,孟晓平. 伊春林区贮木场技术改造的几个问题[J]. 林业科技, 1992, (04) . [2] 薛伟,许恒勤,袁伟. 试谈大兴安岭林区贮木场技术改造中的几个问题[J]. 林业科技, 1994, (04) .

作者简介:吴学军(1967-),女,大专学历,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贮木场助理工程师,二级木材检验师,主要研究木材检验方向。

上一篇:浅谈建筑的暖通施工技术要点 下一篇:浅谈贮木场木材检验的重要作用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