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的正义

时间:2022-10-25 10:45:28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司法制度,也不存在完美的司法人员,这是冤案何以发生的原始动因。程序不仅会导致冤案,也会阻止冤案被纠正

《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司法迷信》

作者:吉姆·佩特罗/南希·佩特罗(美)

译者:苑宁宁、陈效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1月

在当今世界,美国被普遍认为是法治化程度较高、司法公信力较高的国家。然而,曾经担任美国俄亥俄州检察总长的吉姆·佩特罗及其夫人南希·佩特罗撰写的《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司法迷信》一书所披露的事实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论断,有些真相甚至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1989年到2003年,美国共发现340起成功洗冤的案件,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已经服刑十年或者更久,80%的人已经至少服刑五年。被成功洗冤的340起案件中96%为谋杀或性暴力犯罪,这些成功洗冤的案件只占所有冤错案件的2%,即美国每年大约有7500件案件被错误定罪。这样的数据不但对于美国公民,而且对于每一个推崇美国法治的人都是一种无法接受的伤害。

然而该书的重点还不在于剖析为人信赖的美国司法体系为何会如此不可靠,而更在于通过记录作者推动纠正多起冤假错案的经过,向人们揭示发现并纠正一起冤假错案是何等的艰难和侥幸。

本书开篇讲述的克拉伦斯·埃尔金斯冤案,仅仅根据一个6岁女孩的指认就被陪审团判决犯有谋杀、和严重暴力伤害人身三个重罪。他的妻子梅琳达为此常年辗转奔波,几乎倾尽所有。即使在本书作者、时任俄亥俄州检察总长公开表示支持的情况下,案件也没有任何进展。最终梅琳达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真凶并设法获取了他的DNA,检察官才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同意撤销,而此时克拉伦斯·埃尔金斯已被关押了八年之久。

迪安·吉利斯皮也是因为被害人的辨认被陪审团判决犯有、抢劫罪,在监狱申诉18年后才获得上诉法庭上15分钟的陈述机会。本书作者卸任检察总长职务后加入到为他申冤的律师团队中,他们发现了本案的可能犯罪嫌疑人、证明了警察存在故意隐瞒证据和对辨认对象进行不正当暗示等违法情况,但也需要历经数年才能获得一次法官听证的机会。截至作者为本书作序时,迪安·吉利斯皮已被关押22年,等来的只是法官“愿意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本案”的承诺。

这两起案件都存在着大量针对原判决的相反证据和矛盾证据,但成功洗冤仍旧困难重重。克拉伦斯·埃尔金斯案中,妻子梅琳达异乎寻常的坚定意志和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力、美国洗冤工程团队公益律师的鼎力帮助、私人侦探强大的获取证据能力以及案件中留下的NDA线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迪安·吉利斯皮似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尊重判决是美国司法系统的基石,绝大多数法官会利用各种可能的理由去拒绝重审,因此一旦被判决有罪就很难再,除非能够提供不容置疑的铁证。手握大权的司法机关甚至只需要一份斩钉截铁的辨认就能判决某人有罪,但要洗清冤情却要手无寸铁的当事人提供铁证,这似乎是个巨大的悖论。

该书所总结的导致冤假错案的司法迷信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它们是: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会声称自己无罪;我们的司法体制很少冤枉好人;有罪的人才会认罪;发生冤案是由于合理的人为过失;目击证人是最好的证据;错误的有罪判决会在上诉程序中得到纠正;质疑每一个有罪判决将会伤害受害者;如果司法体制存在问题,体制内的职业人士将会改善他们。

虽然纠正冤案的经历是异常曲折的,甚至有时让人感到绝望,但是我们却不应低估正义的力量,不能对那些坚守正义的人们视而不见。

本书作者原本贵为俄亥俄州检察总长,是指控犯罪的国家公职人员,但却选择终结自己的政治生涯,投身到“洗冤工程”之中,为那些被错判的无辜者孜孜努力。日前我国各媒体报道的新疆石河子检察院检察官张飚,也是不顾各种嘲讽和阻力,为纠正张氏叔侄的冤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直至退出工作岗位。

诚然,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司法制度,也不存在完美的司法人员,这是冤案何以发生的原始动因。程序不仅会导致冤案,也会阻止冤案被纠正。不放纵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是刑事司法正义的理想状态。然而要实现这种正义却绝非易事。

2011年,美国的“无辜者洗冤联盟”发起召开了“刑事冤案国际研讨会”。一个名叫罗伯特·麦克伦登的黑人冤案受害者朗诵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你好,真相!你召唤上帝的盔甲,把我守护。我知道,最终你会为我祝福。”这让我想到张高平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拒不认罪、拒绝改造,那是因为我坚信会有还我清白的一天。”面对他们对真相和正义的信仰,我们准备好了吗?

上一篇: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人人都要成为“谣言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