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习作之我见

时间:2022-10-25 09:00:23

引导小学生习作之我见

小学阶段的习作,是小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综合体现。大纲对小学生的习作要求作了明确规定:“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就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低年级习作

小学生进入一、二年级,并不懂事,也不懂得怎样辨析事物。就农村的大部分儿童来讲,家长辅导的机会实在太少,小孩一般得靠教师在学校里辅导完成任务。这时候的语文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本着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引导学生多进行听说训练,充分利用学过的字词进行造句,学些句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要对学生中写得好的句子给予鼓励,如发小红旗、戴小红花等,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中年级的习作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从学说话、写话进入习作一段话,而对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写日记、书信。”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本阶段习作的重点进行引导。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习作中的一大难点,学生不易接纳。于是,我在设计每次习作时,都注重考虑学生方面,引导学生从何下笔写作,都没固定的模式,任意自由。写什么?怎样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讲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然后再把这些话写下来,就成了一篇好作文了。

三、高年级的习作

小学生到了五六年级,掌握了一些写作知识,认识事物、接受知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习作方面也就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句子通顺,有一定条理,并要求在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

为此,我在平时要求学生从以下几点做起:

1.积累材料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犯难,其根本原因是肚中无材、脑中空虚。当老师的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留心周围的事物,要善于收集自己亲眼看到的、经历的事情,要养成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多动脑想、勤动手写的好习惯。同时要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做一做读书笔记,将好的词句抄下来。有时也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练笔写作文,久而久之,材料积累了,语文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2.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就是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的事进行筛选,抓住主要的、思想健康的进行写作。要防止记流水作文,不分主次,中心不突出,一篇文章,从头看到尾,不知讲什么。所以,每次作文,教师要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试讲,再动笔写作,这样不断地训练,作文中学生也就有材料可写了。

3.认真习作

作文如唱戏似的,要能扣人心弦、打动读者,让读者和作者心心相连、产生共鸣。

如一位同学写“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是这样写的:“小女孩在没有人疼爱下过着悲惨的生活。我呢,有很多人疼爱,很快乐地生活着。小女孩和我比起来,我要比她幸福多少倍。大年夜里,小女孩不但没有快乐地过年,反而冻死在寒冷的街道的墙角下。我十分同情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我希望这个下女孩真的能和唯一疼她的奶奶飞到幸福中去。我痛恨当时的黑暗统治,残酷地剥削压迫劳动人民。这个善良而又纯真的小女孩就是在这个黑暗统治的大年夜冻死的。我想:小女孩现在还活着那该有多好啊!她就能和我们一起共同享受幸福的生活。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我同情她,我要把平时储存起来的零花钱拿给她,让她买东西充饥。可是,这一切已经成为我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了,因为小女孩已经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我希望小女孩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一切都不能实现了,我为这个从来不知道幸福是什么的小女孩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这些出自小学生肺腑的语言,是那样的纯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这是同学们自己在组织材料后表露出来的内心真诚的语言。总之,小学生习作,老师只要从小让学生多阅读、多指导、多练习,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练习题设计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端正思想,更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