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灰箱” 寻找“白箱” 打开“黑箱”

时间:2022-10-25 08:12:59

一、引文

说到“箱”,首先要介绍“系统”的概念。所谓系统,就是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亚里士多德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说的是系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规律地组合并形成了其系统的系统质。我们平常所说的1+1>2也说的是这个道理。物质世界就是由无数个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因此,世界是系统的。系统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大小分,较大的系统叫大系统或母系统,中小系统构成母系统。这里的大和小都是相对的,大系统可能又是另外较大系统的子系统,而小系统可能又是另外较小系统的母系统。从人们认识的程度上分又有已知的系统、已知和未知混合的系统、全然不知的系统……在认识论中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又把系统叫“箱”。“箱”,不是一个具体的框架式的物质的实体,而是一个形象化的系统。因此,我们可以把已知的系统叫“白箱”,已知和未知混合的系统叫“灰箱”,全然不知的叫“黑箱”。所谓“黑”、“白”、“灰”,并不是指我们用视觉分辨的结果,而是指我们对事物认识的程度。其实这个概念在我们现实生活的语言中非常常见,如“灰色收入”、“黑色交易”等。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系统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白箱”往往成为打开“灰箱”、“黑箱”的金钥匙。如:x(黑箱)+5(白箱)=7(白箱),整个方程是“灰箱”。语言,反映物质世界的载体,也是一种系统。“箱”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和探索。高考英语卷中的完形填空文章本身是一种系统,也是一种“箱”。它的特征是文章中挖去了一些词汇,使得文章的意思模糊不清。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对它定位:挖去的词汇叫“黑箱”,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信息叫“白箱”,整篇文章叫“灰箱”。这里的“黑箱”并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因为有大系统在,就有打开“黑箱”的钥匙,即:依据“灰箱”,寻找白箱”,打开黑箱”。这就是我们所探索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型的解题策略。

二、依据“灰箱”,寻找“白箱”

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大系统是由无数小系统构成的,而每个大系统都有其属于该系统不属于他系统的系统质,每个小系统都是为大系统服务的,它们不可能脱离其大系统固有的质,并时时接受其质对它们的约束。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大系统,挖去的词只是为其服务的小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始终受着大系统质(文章主题)的制约。因而,在做完形填空时,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是解完形填空题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它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而且还有科学的依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文章的首句往往完整无缺(即不设空),常常含有大量的系统质的信息,也是打开黑箱的信息量最大的“白箱”,它往往决定着整篇文章的走向。如,2006北京卷完形填空的首句是“I learned how to accept life as it is from my father.”文章讲述的是我从父亲那学会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2006天津卷首句及第二句是“I work as a volunteer for an organization that helps the poor in Haiti. Recently I took my son Barrett there for a week hoping to...”文章讲述我带儿子去Haiti参加助贫活动,让儿子接受教育的故事。

三、依据“灰箱”,寻找“白箱”,打开“黑箱”

依据“灰箱”,寻找“白箱”,打开“黑箱”就是认真通读上下文(“灰箱”),找出暗示答案(“黑箱”)的蛛丝马迹(“白箱”),逐个打开“黑箱”(即从待定的选项中确定正确的答案)。例如2006北京卷(原文略):

36.“黑箱”:A.Afterwards;B.Therefore;C.However;D.Meanwhile.

“白箱”:I learned how to accept life as it is from my father. , he did not teach me acceptance...C.

四、高考完形填空的价值趋向

通过以上高考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要做好高考完形填空,一刻也离不开整篇文章和主题大意。因而,完形填空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思维中积淀一种社会的价值意蕴: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的个体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鱼离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个体服从于国家、社会的大局,并且具有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精神。

五、结语

实践不仅需要方法,也需要过程。因而,任何跨越依据“灰箱”寻找“白箱”这一过程,另辟捷径的设想都是徒劳的。常言道:真理到处都有,只是缺乏发现真理的眼睛。依据“灰箱”找到“白箱”,是反复实践的结果,是一种智慧的沉淀、经验的积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练就自己发现“白箱”的慧眼。

上一篇:从高三一节语法复习课谈创新语法课堂 下一篇:《老人与海》:文化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