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三一节语法复习课谈创新语法课堂

时间:2022-10-27 08:48:04

从高三一节语法复习课谈创新语法课堂

英语语法一直令教师感到难教,令学生感到难学,往往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较差,很多学生对语法学习没有信心。究竟怎样才能让语法教学既令学生感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法知识呢?笔者在一节高三语法复习课上做了一次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节课让笔者意识到语法课也可以是生动的、吸引学生的,同时认识到创新语法课堂的重要性。

这节课是倒装句的复习课。首先笔者根据倒装句的规则设计了一些翻译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初步复习倒装句。上课开始,组织学生就课前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倒装句的规则,然后各小组呈现结果。在每个规则被总结出来后,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运用刚总结的规则描述图片,再将这些图片组合起来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再让学生重新完整地将故事用倒装句讲述一遍。在进行了倒装句的训练后将倒装句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并巩固倒装句知识。

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较好,也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笔者总结了这节课的一些可取之处:1.学生在课前通过题目对语法规则先进行了复习和思考,为课上讨论做了基础准备。2.小组讨论目的明确,学生有话可说。3.小组讨论使学生通过思维碰撞自主总结出语法规则,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知识,这个过程令学生对语法知识理解深刻、记忆加深。4.图片的展示、故事的创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让其在巩固知识后享受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语法的积极性。5.题目的训练以及语法知识与写作的结合使学生既巩固了语法又感受到了语法知识的实用性。在这节课上,笔者并没有对语法知识作太多讲解,只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帮助,在学生呈现规则时适时进行了一些纠正,整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为主。由此,笔者想到了以前由于害怕学生总结不出全部的语法知识而整节课讲解灌输的情景。也有很多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但只是用来快速呈现语法知识或题目,简单增加课堂容量而已。还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较好地总结语法,如运用顺口溜等形式,就能让学生较好地记忆语法知识。其实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语法知识,教师总结得再好,学生也无法掌握。这些错误做法都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使语法教学成为机械传授,导致了语法难教难学的现状。

经过多次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唯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解放学生,勇于创新语法课堂,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获得语法知识。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的观念,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法。很多教师认为语法知识是较复杂的系统知识,必须详细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如,高一第一学期重点语法是定语从句,教师概括了定语从句的定义、引导词的用法、使用注意点、与其他从句的比较并设计了大量的习题,但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讲解及练习,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在整个高中阶段一些学生见定语从句而色变。这说明了教师讲得多并不能使学生学得好,枯燥的讲解及机械的练习反而让学生对语法产生了畏惧心理。英语课标中也提到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所以,教师必须相信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语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从而获得语法知识。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内化。

第二,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法教学,吸引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等给予学生直观的演示或创设实践的情境,让学生领悟语法知识。如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现在分词完成式,教师可播放动画,展示“小明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帮妈妈准备晚饭”的场景,然后提问:“After Xiaoming finished doing homework, what did he do?”学生会回答:“He helped his mother prepare dinner.”然后教师呈现“Having finished doing homework, Xiaoming helped his mother prepare dinner.”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现在分词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先于主句动作发生,相当于afte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这比教师直接灌输要形象得多,而且学生也更能理解语法知识。

第三,教师应注重情境语法教学,即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及运用语法。首先,教师可充分利用语篇。语境是语言活动的基础,语言活动离开了语境就失去了意义,而语境的载体是语篇。如为了让学生区分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可提供如下语境。 A:Have you heard the news that Jack will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and work in a large company? His parents are very happy about this. B:Oh, really? But your new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that Jack himself told me yesterday. He told me he hadn’t found a job.让学生在语篇环境中理解这两个从句并加以区分,这比传统教学中给出两个独立的句子更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其次,教师可利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展示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从中领会语法并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如学校下周将举行运动会,让学生猜测天气如何。教师提问:How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有的学生回答:It may be fine, for it has rained recently. So I think it can’t rain again next week.而有的学生回答:It must be fine, because I have checked the weather broadcast.在许多学生对运动会当天的天气作了推测后,再让学生总结can,may,must表推测的用法,学生就能较容易地理清三者用法及区别。另外,教师也可设置情境让学生操练语法、运用语法,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对语法规则理解得更深刻,这比机械的练习更吸引学生而且效果要好。

第四,教师应开展任务型教学,设计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总结并运用语法。讲授式语法教学重视语法知识结构,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在语法教学中进行任务型教学能使学生学习语法的动力更强,也能活化语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法的能力。根据其交互特点,任务型教学活动被分为五类:故事链任务、信息差任务、解决问题任务、做决定任务、观点交换任务。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语法来设计不同的活动。

例如,在虚拟语气的教学中可设计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心愿,如:

If I were to be admitted by a university in Nanjing, I would visit all the places of interest there first.

I wish I were a tree, so I could breathe in fresh air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scenery every day.

这样的活动使课堂气氛轻松,学生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愿望和倾听别人的心愿时逐步掌握虚拟语气并能熟练运用之。

总之,传统语法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而语法又是英语语言的基本框架,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语法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语法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法学习活动从而熟练运用语法。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他们学习语法的力量就“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参考文献

[1]鲁建国.浅谈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

[2](英)伍德沃德.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张正东.解析语法教学的困惑[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12).

[5]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下一篇:利用“灰箱” 寻找“白箱” 打开“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