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文化的考量

时间:2022-07-20 01:25:10

《老人与海》:文化的考量

讨论者:曾思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玉蔚(新闻学博士)

王学东(语文特级教师)

时 间:2012年10月22日

地 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

主持人:2012年中国文学界最大的盛事当属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这也引发了中国读者对文化传播和文学接受的思考,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与接受,对中学生而言,也显得格外重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小说,这篇小说相继在1953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天我们来看《老人与海》,看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看诺贝尔奖,恐怕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在于它们为世界人民所贡献的文化思索与文学思索。

曾思艺:的确,文学的地位,主要还是在历史的考验中确立的,但不能不说诺贝尔奖在很大程度上为世界文学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它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学对人类共通的和地域特有的文化景观作出深度的探索,也为世界各地域之间的文化沟通提供了更大可能。就像我们今天有莫言获诺奖,就如颁奖词所言“他的魔幻现实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这就说明,它既是一种特定文化的结晶,也是多种文化沟通的产物。今天主持人精选了中学教材中的《老人与海》,让我们来谈,我也很有感触,不仅是因为我这段时间对诺贝尔文学奖有了更多思考,也对中学生如何对待异域文化以及如何去传承、表现自己的文化的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应该说,我们的文化表现力还是在增强,文学表现力也在增强,但如何让中学生更亲近并力行于这些文化表现、文学表现,恐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立足于文化接受、文学接受。

王学东:《老人与海》之所以杰出,我想,与作者以特殊的手法塑造一个特殊的英雄形象是分不开的。老人圣地亚哥是一个硬汉,一个英雄,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这个海明威笔下的老人的原型是一位古巴老人,名叫佛恩特斯,一直活到104岁。曾经看到过这位老人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老人叼着雪茄的手宽大而沧桑,脸上皱纹紧缩而斑驳,但深邃的眸子却依然透露着硬朗与坚忍。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全书就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捕捉大马林鱼,第二部分是与鲨鱼搏斗。课文所选的也就是后半部分,这个部分写得惊心动魄,这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鲨鱼来了一拨又一拨,不是老人一个人的能力所能阻挡的。但他还是坚持到最后,尽管他的拼搏过程是惨烈的,悲壮的。人们常常称道圣地亚哥是个打不败的英雄,除了是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彰显了一种力量的壮美和生命的坚硬,我想,我们还要关注一下老人究竟是靠什么战胜鲨鱼而成为打不败的英雄的。

主持人:那么在您看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圣地亚哥老人战胜鲨鱼的呢?

王学东:我以为原因起码有三:一靠自信。当第一条鲨鱼袭来的时候,老人的头脑是“清醒的”,“正常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又不抱多大的希望”。他只希望自己能“撑下去”。他想,“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能捉住它”。这是一种清醒的自信,既看到困难,但又不被困难吓倒。而老人的那句著名的内心独白“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而我更欣赏有的译本将这句话译成“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那更是他自信心的最充分的体现。二靠智慧。当第一条鲨鱼飞速地逼近船梢袭击那鱼的时候,老人用鱼叉朝下猛地扎进鲨鱼的脑袋,正扎在它两眼之间的那条线和从鼻子一直往上伸的那条线交叉的一点上,那儿正是鲨鱼的脑子的所在。第二批鲨鱼来了两条,对付第一条时,老人“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交切点攮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对付第二条时,老人趁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挨上那条鱼的时候,对准它扁平的脑袋正中扎去。然后抽出刀刃,朝同一地方又扎了那鲨鱼一下。从以上两斗鲨鱼的情况看,老人是极具智慧的,他既能抓住战机,又能击中要害,所以老人才能在凶猛的鲨鱼面前步步为营。三是靠韧劲。一个老人在茫茫大海上独自与一条又一条鲨鱼进行殊死搏斗,仅凭一时之勇是不够的,还要靠韧劲,而老人的韧劲是令人吃惊的。首先,我们看他的斗鲨工具,跟第一条鲨鱼斗,用的是鱼叉,但鱼叉被第一条鲨鱼带到水里,沉到海底了。于是,他又在桨上绑上刀跟第二批鲨鱼搏斗,等刀被鲨鱼折断之后,他又想我还有鱼钩、有两把桨、一个舵把、一根短棍。他坚信“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接下来的第三批、第四批鲨鱼他就是先用棍子打,棍子掉到水里后又用舵把打,舵把断了又用桨把打。总之,凡是船上能用的用具全用上了。我们再看他的体力,战胜了第一条鲨鱼之后,他靠想垒球、想家来给自己鼓劲;第二批鲨鱼赶走后他感到“里里外外都累乏了”,但他没有气馁,仍然在准备继续跟鲨鱼搏斗的“武器”;当他战胜了第三批鲨鱼之后,他感到身体又痛又僵,他不希望再跟鲨鱼斗了;可当第四批鲨鱼出现的时候,他又鼓起勇气用棍、用舵、用桨跟成群结队的鲨鱼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这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和韧劲啊!

何玉蔚:自信、智慧、韧劲,我很认同这是圣地亚哥老人战胜鲨鱼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在看待这一个“人鲨大战”时,并不认为这是老人的胜利,反而认为是一种失败,从头至尾都是一种失败:圣地亚哥老人本来已经背了八十四天的运了,终于好运来了,但好事却不成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胜利的果实却丧失殆尽。多像一场梦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场空欢喜,他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最终难逃命运的嘲弄!

主持人:说到“人鲨大战”,我想到现在电影常见的题材就是人与动物的大战,但是它们的主题却大不一样。我想,这场“人鲨大战”,并不在于以一条令人惊骇的鲨鱼来张扬人的生理力量,以满足读者对血腥和生理力量的兴奋需要。所以,至于圣地亚哥老人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的评判,或许本身就是隐藏着一个对手,是鲨鱼。当我们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时,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或许还远不止我们自己。而在这个对战并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比如说,像圣地亚哥老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这个民族骨子里的集体意识。

曾思艺:这的确是需要注意的。我们说“文化精神”,文化何以成为文化,当然是有一种精神作为支柱的,但这种精神,我们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个人的精神,但它又确实表现在每个个体的人身上,这就是我们说的集体。就像圣地亚哥老人这个形象。他既是一个典型,也是一个集体形象,作为典型,我们遇到过很多解释,很多时候,大家都直接将圣地亚哥和海明威本人对等起来,认为圣地亚哥主要是海明威对自己的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酷爱斗牛和渔猎的那个不怕伤、不怕疼、不怕死的硬汉形象的讴歌。这种理解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如果作家本人对这种硬汉精神没有至深的体验,他自然是无法写出真正的硬汉形象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体验是相通的,就把作品说成是变相的个人自传。如果只是这样,那未免太低估海明威,也太低估诺贝尔文学奖了。

何玉蔚:我想,海明威是给这场搏斗赋予了抽象的哲学意义的。海明威在作品中多次写到一位老垒球运动员脚上的鸡眼,也写到圣地亚哥的脚后跟没有出过什么毛病,但他的手受伤了,圣地亚哥没法知道,他的手给他招来的麻烦是否跟鸡眼一样。这很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他曾被母亲倒提着双足将他全身浸入冥河以使他身体能够刀枪不入,但在交战中,敌人的暗箭恰恰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那是唯一没有被浸泡过的;而圣地亚哥正是因为自己的手受了伤,又上了年纪,因此在和鲨鱼的搏斗中处于下风,也最终使自己的胜利果实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知道《伊里亚特》就是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的,表面上看,脚后跟是阿喀琉斯肉体上的致命处,但实质上,这种把个人荣誉和自尊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处,阿喀琉斯的悲剧性与其说是在他的脚后跟,不如说是在他的头脑里。反观圣地亚哥的命运,用圣地亚哥的话来说,“你把鱼弄死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卖去换东西吃。你弄死它是为了光荣,因为你是个打鱼的”。圣地亚哥的悲剧性与其说是在他受了伤的手、上了年纪、鲨鱼、天公不作美,倒不如说是在他的头脑里。如果说《伊里亚特》中的阿喀琉斯表明了古希腊人对自己民族精神的深入考量和自我省察,那么海明威塑造的圣地亚哥是否也包含对圣地亚哥所象征的英雄以及整个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与自然为敌的深入考量和自我反省呢?

上一篇:利用“灰箱” 寻找“白箱” 打开“黑箱” 下一篇:把多媒体技术融入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