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视角下的创业型城市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5 07:47:42

政府主导视角下的创业型城市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从实现创业的活动要素理论出发,以政府主导的角色视角,针对地方政府建设创业型城市建设中的进展状况,总结和分析了创建工作中的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借鉴各方已有的创业发展经验,为地方政府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决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主导 创业型城市 创业环境 创业政策

“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的群众创业基础做支撑。创业不仅能缓解当前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创业者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宏观上有利于社会和谐及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在我国的管理体制下,创业工作必须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创业型城市成功建设的关键。如何清晰界定政府的角色,让政府在创业型城市环境建设上不缺位、不越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创业型城市建设中的理论基础

(一)创业型城市

所谓“创业型城市”,一般是指创业环境优越、市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较强、创业参与度较高、创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创业前景广阔等一系列创业指标较突出的城市的统称。

(二)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理想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一般包括创业文化、创业服务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等环境要素。这方面最著名的研究组织是由美国百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于1998年发起的“全球创业观察”(简称GEM),其对创业环境的研究包括九大方面,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其本质是一种制度环境。

(三)创业活动要素

就个体而言,创业活动是动机、技能和机会融合的结果,因此创业的政策应该紧紧围绕创业动机、创业技能和创业机会来设计。创业行为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创业动机、创业技能以及创业环境的互动和配合。创业环境的变化会带来创业机会的变化,创业机会的增多会强化创业意愿,创业动机促使创业者对环境中的创业机会进行感知;创业技能的有效性取决于创业机会的性质,创业者创业技能与创业动机的差异导致创业机会的异质性。总之,创业机会的充足与较强的创业能力、创业动机共同增强了创业活动的可能性。

二、创业型城市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相关主体责任界限不清

例如:×市《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文件中,看似主体明确为该市人民政府。但现实情况则是,目前该市负责全民创业的相关部门有多个,且相互之间的协作还不够顺畅。各部门出台的创业政策缺乏有效地协调性。这一方面引起人力、物力、财力等政策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会使某些应该列入计划的项目没有列入,产生政策体系上的“真空地带”,影响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初创发展。

(二)创业要素体系不够健全

唯有健全的创业政策体系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政策引导和辅助功能。健全的创业要素体系应该包括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供给、创业需求(机会、空间)等方面。诸多政策集中在“创业供给”和看得见的“软环境”方面,至于关乎全民创业成败的“创业能力”(创业构思、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条款几乎为零,创业动机要素几乎被忽视。

(三)政策落地效果不佳

虽然政策提出鼓励给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但金融主体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政策也提出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业都可以进入创业,但实际上还是有各种许可证制度,相关部门设置了相应准入的门槛,使初创业者很难达到准入要求,这往往导致创业者在很难进入效益较好的行业,能进去的行业竞争又很激烈,投入产出效益不佳,这极大地戳伤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四)崇尚创业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

创业是一项艰辛的工程,可能成功,但更多的是辛苦和失败。而“成王败寇”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创业者的失败很少予以关注和理解,并且社会缺少对于创业失败者的救助机制和措施,这使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面对创业往往望而却步或者半途而废。与此同时,垄断行业中的高薪酬、高福利、低风险,使得很多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潜在创业者纷纷进入和回归体制内。

三、解决政府主导下的创业型城市环境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明确政府的责任界线

目前的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涉及地市级政府的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中小企业局、农业局、市教育局、就业局、工会、妇联、残联等多个部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部门协调难度和协调成本都很高,这极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导致对重要工作无人负责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创业事务的总体协调和推进工作,以确保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二)尽快健全和完善创业要素体系

首先,进一步完善有关创业动机和创业能力的相关政策,积极提供创业管理和信息咨询服务。其次,积极利用政府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服务、贸易项目支持以及法律援助,特别是要构建创业者救助机制,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最后,还要大力宣传和组织创业能力培训服务,给有明确创业意愿和动机的创业者搭建咨询服务平台和沟通解疑渠道。

(三)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创业者

创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或制度扶持,使创业者更容易获得基本的创业资金。例如可以学习和借鉴温州式的金融改革试点经验:首先,放开金融限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开展和成立金融机构,把民间的资金活化起来;其次,将各个融资渠道的个人信贷信息与人民银行个人信用进行链接,建立完善的信用记录,减少投资者风险;然后,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建立知识产权、企业产权、金融资产、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低碳技术、农村土地承包权、林权等产权交易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和债权转让;再者就是组建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集聚银行、担保、会计、法律、评估、咨询、协会等机构,提供信用调查、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

(四)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

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创建权利和机会公平的机制,创造出更多的创业机会。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不对称性越来越小,在经济领域,政府应转变职能,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并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创新、适时创业。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建设服务型政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更多的将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竞争性行业;其次,政府应拓展思路,积极探索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的渠道。例如投资开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服务单位设立窗口,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等系统服务;再次,应加大对孵化器的建设力度,开设中小企业税收专用通道,税务机关对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培训和咨询等服务,鼓励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和税收筹划服务;最后,政府应成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从允许做什么转变为不允许做什么,把市场交给企业和创业者。并对违反公共规则者予以重罚,以改善创业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同时,不设置行业进入门槛,使创业者自由选择创业行业,使企业通过竞争求生存谋发展。

(五)树立崇尚创业的社会文化

创业需要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文化氛围作为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强地方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创业宣传力度,展播创业信息和成功创业故事,激发大众的创业热情和提高大众创业的理性认知度。还要通过构建创业科研、实践等相关活动的奖励机制,鼓励创业研究,树立创业模范。在制度层面,要进行破产制度创新,放宽对创业失败者的限制,减少他们重新创业的制度障碍;并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保障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同时也能减少欲创业者的失败恐惧感,提高创业水平。通过这些举措,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业精神、支持创新产品、宽容创业创新失败的风气,使创业创新成为社会习惯,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文化支撑和制度保障,增强创业者的创业意愿。

四、结论

创业型城市建设是一项政府改革工程。其改革的目的是普惠民生,协助广大创业者实现创业成功的梦想。因此,创业型城市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有效发挥协调作用,保证政策和制度环境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为我国早日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波,王波.优化创业服务环境 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威海市创建部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侧记[J].中国就业,2011(10): 36-37.

[2] 李雪灵,王利军,姚一玮.城市创业制度环境满意度的评价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125-132.

[3] 张t.我国创业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6-60.

上一篇:癌症与柔性微电子 下一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