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8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5 07:46:33

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82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总结造成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做听力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疾病占已原因明确中的比例最高,应用耳毒性药物、产伤外等均可造成先天性耳聋,并且大多数属遗传问题。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有效的保障有听力障碍的儿童的尽可能的保留语言能力。

[关键词] 儿童;儿童听力语言障碍;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是语言障碍中的一种。主要由于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等因素均造成。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约70%分布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交通问题、家长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农村聋儿接受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机会受到了制约。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经门诊和儿童保健检查中发现有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82例,现对可能造成的原因做临床分析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经门诊和儿童保健检查中发现有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82例,其中男47例,女35例,平均年龄2.48岁。2岁以下儿童56例,占总人数的68.29%,2岁以上儿童26例,占总人数的31.71%。均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检测V波的反应阈值(单位:dBpeSPL)。采用Keypoint诱发电位仪,用疏波短声经TDH39耳机给声,声刺重复率50.1/s,叠加1000次,扫描时间10ms,带通滤波为100~3000Hz,前额为动作电极,乳突为参考电极,对侧乳突接地。婴儿可用10%水合氯醛溶液镇静[1]。

2 检查结果(见表一)

3 分析与治疗

分析本组82例患儿中我们观察到,中枢神经疾病为29.27%,占原因明确中比例最高,其次为耳毒性药物致病,所占比例为13.41%和智力发育迟缓12.20%。有20例患儿因不能提供详细病史而列入此组。

出于人性道德的考虑,以人为本,不可能设对照组,不可能使部分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而任其发展。通过对初诊时间较晚的患儿分析来看,得不到早期干预的儿童其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儿童,更甚者无任何语言能力。

为了使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尽可能的保留语言能力,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到必须对以下婴幼儿做听力检测[2]:①有感音性耳聋家族史的;②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风疹等病毒感染的;③颅面畸形的;④耳毒性药物应用史的,包括妊娠期;⑤中枢神经疾病的;⑥有窒息史的;⑦新生儿颅内出血史的;⑧儿保检查有听力障碍可能的。

本组患儿均存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听力,为了做到聋而不哑,必须帮助患儿学会如何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哪怕是极少的一点,也不要放弃,积极进行听觉,语言训练,以免致哑。患儿一般都不会讲话,只有少数会讲单个字,我们的实践证明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要做好一下三点:①残余听力越高,语言能力恢复的越快。因为听力高,在语言训练中声音的失真程度下,发音就越准确,能更好的模仿学习语言的音调。②患儿的年龄在恢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7岁以前为最佳时期,因为语言的训练是声音刺激和和语言理解的综合反馈作用。③儿童虽然有残余听力,但是正常人说话的声音的分贝达不到患儿患儿听力损失的分贝,因此佩戴助听器,听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语言的恢复效果也会随之提高的[3]。

由于引起语言障碍的原因很多,一般将大于2岁的儿童语言能力低于同龄儿童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但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处于语言发育期,在较长的时间内得不到语言的刺激,而影响到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即使听力的轻度下降,也会影响到语言的正常学习与发育[4]。所以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早起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是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完善的固定的训练模式情况下,以临床训练师为中心的训练―教育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德民.新生儿听力筛查与临床听力学[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09-2810.

[2]黄选兆,汪吉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1-243.

[3]高成华.聋儿康复事业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3,1:6-7.

[4]黄丽辉,郭莹,郑妍,等.听力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干预.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13-15.

上一篇:超声诊断永存下腔静脉瓣1例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改良肠道准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