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英语 7期

时间:2022-10-25 03:17:30

乐学英语 7期

摘 要: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 教师要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调动每个学生主动的运用多种方式的探研性学习,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乐学就是要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找乐子。

关键词:互动; 善教; 乐学; 提高; 质量

我在多年英语教学中认识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现在,特别是农村中学,很多学生都十分厌学。他们不学无术,认为读书无用,学本国语言都不认真,更不要说学英语了。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英语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应该给他们讲明白学英语的重要性,然后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先让学生喜欢你,再让他们喜欢你教的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要化难为易,多联系自己身边的事情,理论联系实际,尽量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

教师要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调动每个学生主动的运用多种方式的探研性学习,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

一、乐学式最能体现师生互动为主体,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乐学式,就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研为特征,以兴趣为核心,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和生生间的民主化的、互为主体化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法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好奇心,能满足学生好奇探索的愿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技能,体验收获的快乐。正如学生说的那样“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再是捆绑式的被动式的学习了。”

乐学式体现了平等民主,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元互动性,更好地促进合作、沟通。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指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这个要求,首先是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现代外语水平,掌握教学理论,现代外语教学方法,包括听力、笔试和口试能力,去努力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在“乐学”中逐步做到“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造”,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进入优良的成绩行列。有了“乐学”的氛围,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

二、乐学式的创新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转变

教育创新是时展对我们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包括我们学科教学都是培养人才、为人的活动。都应该进行创新,充满对学生的爱。这种创新和爱又在于教师的角色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转变为培养学生兴趣,自主探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创新。教学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制定出抓住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首先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转变,由传授向全面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答转变。努力使师生互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得到实现。通过面向全体、面向全面、面向个体,面向民主、面向时代,在体现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教学中使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上网了解各国人民呼唤和平的情景、英语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们各抒己见,用英语讨论国际形势、和平相处、民主兴旺、科技救国等。这堂课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研的创新精神,达到了面向全体、面向民主、面向时代的教学目的。总之,构建乐学式英语教学,应以主体教学为核心,体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造成“我想学”的氛围。在确定层次目标,造成“我要学”,并且引导学生探究“我会学”的优良教学模式。

三、乐学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式

英语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构建主导教学体系,实现课堂学习,室外学习和家庭学习,都可以采取的一种模式。强调通过对话,采用“呈现目标――探索引导――自主实现――矫正强化”四步程序充实完善知识结构及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尊重社会生活,注重教学规律,让学生获取知识在乐学中生成。教师必须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角色创新的塑造者,应掌握乐学式教学的发展性、情感性和多种性原则。

1.发展性原则。即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所应采取的乐学方式。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他们的基础和态度存在着各自不同,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例如刚从小学踏进初中校门的学生,对英语学习都产生了好奇心理,但其基础存在差异。我对本班50位学生的调查表明: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的有32人,有兴趣的7人,一般兴趣的有11人,都在兴趣行列,不过是程度的差异。而50位学生中在小学阶段学过英语的有24人,占48%,偶尔学过的7人,占14 %,没有学过的19人,占3 %.这就要求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实施大纲要求的目标和所运用一种或多种学习手段,以及教师的优化教学策略方法。并且随着教学的深化,各年级的要求同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的程度,及时提出新目标,增多对话方式。如初一我们采取优良层次、及格层次两个层面提出目标,始于兴趣,具有内发性,逐步养成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生己对话的习惯。在初二、初三段强调重于活动,终于感悟,具有独特性,采取了生――境,生――机等多种形式的乐学的发展。当然,两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品德等方面发展和教材内容交替使用。这种教学效果很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生生乐学,得到满意的回答后,再呈现网上有关怎样保护动物、保护全球的资料,鼓励学生讨论怎样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学习。

2.情感性原则。这就是要求坚持认知与情感互动的原则,既要立足认知,又要体现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乐学的情感,使学生汲取、内渗并生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一是以民主性把学生看成是真正平等的伙伴、朋友和知心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语言对话的材料;三是给学生恰当的、有效的乐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使学生在乐学中提高了听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3.多种性原则。就是坚持不同的个性,通过激活、生成乃至升华体验,在乐学活动小组,角色表演,以及开展有关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散文朗诵,英语歌曲演唱,英语故事会,看英语书法展览,英语口语比赛等让学生体验。激励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知识交流、思想交流,引导学生广泛的乐学交流,应根据生――本(教科书)乐学;生――境(物体环境)乐学;生――机(计算机)乐学;生――师乐学;生――生乐学;生――己乐学等等。让学生在课堂内,课堂外,家庭中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条件,自己选择。教师只是指导者、引导者,给予学生公平的评价。

总之,乐学就是要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找乐子。

收稿日期:2014-05-31

上一篇:茶乡的守望 下一篇:百川归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