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10-25 03:00:51

浅谈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 要:随着信息化浪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成长的青少年,与以往的学生相比,思维更加活跃,求学的模式也更趋现代、多元化。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打造全新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成为每一个从事高中基础课程教育的前线工作者共同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

一、互动式教学法的发展沿革之路

1.互动式教学法的概念

互动式教学法,泛指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互相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压迫性学习行为。

2.互动式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

互动式教学法的提出,自古有之。比如我国古代伟大哲学家、教育学家孔子就曾指出教师要具备了解学生、启发指导和因材施教等能力。另一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也曾倡导教师要能够主动引导学生自发的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时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德国的“交往教学论流派”指出:师生应该是互动的个体对象,强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无压迫的课堂教学氛围,要注重加强课堂上的师生合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这被认为是互动式教学法最早的理论基础。后经多重丰富、发展至今,互动式教学法已经延伸出五大具体的基本类型,即主题探讨法、问题归纳法、典型案例法、情景创设法和多维思辨法等。

二、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型基本以“一对多”的课堂教学为主,尤其是在“高考”这个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导下,很多的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片面的变成了教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没有了有关教学内容的活动与场景的设计,缺乏了“语文”这门学科本该有的对当下生活的观察和反思。最终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狭隘地固化成了死记硬背和课后大量的重复性强化练习,使课堂教学氛围凝重、迟缓,学生主动求学的内在驱动力严重缺乏,学习动机被动、强制,学习兴趣逐渐缺失。

三、基于互动式教学法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1.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益处分析

课堂教学氛围凝重迟滞,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缺乏活力;学生上课死记硬背,学习僵化,这是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常见现象。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教学困局,我们建议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其益处显而易见:

(1)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通过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我们可以加大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力度,尝试使用诸如“案例教学”的方式,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流行现象等多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所授的章节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将古旧的语文知识重新建构,融入时代特性,进行现代化的重新解读,又能活泼课堂讲学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互动模式,还容易获取学生的亲近,与其建立良好的情感共鸣,最终激发学生主动求学的兴趣,真正做到一举数得。另一方面,在教授“古诗、古词”等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让学生上台朗诵”的手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诗词熟悉以后进行全班性质的诗词朗诵比赛,主动邀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氛围凝重,长期身居其中,容易使学生变得僵化,弱化了创新性思维,丧失创造能力,使语文学习变成呆板、僵化的流水线式工厂型教学,失去了“语文”这一学科本该有的人文性、审美性和育才性。互动式教学则大不相同,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引导,增强学生在讨论中的自信心。此外,它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参与课堂建设,成为其中一分子,并且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2.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我们可以考虑纵横交叉的复合架构模式。即:将互动式教学法的五大基本类型混合使用。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按照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互动选材的给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行成、教师的点评与课后的反思,这四步递进的步骤,科学合理的实际讲学教案。比如,针对“古诗词”的教学可以采取情境创设法来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与优美;针对“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可以采取多维思辨法和主题探讨法两种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自我,热忱的观察生活,在与社会实践生产活动无缝对接的过程中,提炼写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互动式教学更尊重主体个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化教育,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新模式。它的加入,势必能够丰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为高中基础课程的教育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吴瑕,汪玲,刘作晶.互动式教学法初探[J].企业导报,2011(19).

[2]高玉峰.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08(40).

[3]李素琴.互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J].学园,2010(7).

上一篇:实施变式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下一篇:灵活开发教材,创建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