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

时间:2022-10-12 07:30:48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课堂教学现推行以问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客观来讲课堂教学是有效贯彻和推行问题教学法的主要形式和主阵地,在课堂上开展问题情境教学,并且进行相关课题的探究以及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塑造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而高中化学的优势就是它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对学生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提问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

“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以及侧重点,要是想提问题必须有问题可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巧妙的设置悬念,创造一个问题探究的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索欲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有一个教条主义的心。教会学生勇于质疑,无论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传授的,以至于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试验现象,都可以让学生提出质疑的观点.然后就要鼓励学生发问,可以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也可以是多个学生一起探讨出来的结果,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学生在发出疑惑的同时所产生的学习思维也可以有一个很大程度的跳跃,而且教师在此时进行合理的引导,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在高二化学乙烯的制备实验当中,反应出现的是乙醇脱水生成的无气味的乙烯,但是实际上烧瓶内的液体会逐渐的变黑,同时还会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这个时候就有学生产生疑问,反应中也许并不只是简单的乙醇脱水,那么生成的气体也许并不是乙烯。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都是教科书上写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当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质疑态度,并且在适当的时机下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分析,通过这一现象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对化学探究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求实的精神。

二、营造课堂问题气氛,让学生敢于发问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就必须摒弃旧的传统:即“教师就是权威”的课堂教育模式。要创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人格上学会独立,思想上追求自由,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要教会学生尊重每个人,无论他人提出的问题多么的浅显粗陋都不应该去挖苦与嘲笑。而教师也应该积极的融入学生之中,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给予表扬与赞赏,对于与教学不相关并且过浅过偏的问题也应该给予肯定与理解;在学生勇于对教材或者教师提出质疑的时候首先是要鼓励,然后就要进行正确的指导与分析,不能让学生盲目的质疑。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不光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还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性,相互之间进行提问与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进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自主提问,到敢问,再到善于提问,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得到了扩展。比如,教师在给高一年级的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在提出课堂要求的同时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学生要在课堂上多进行提问,不管是在上课期间还是课后,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里及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尽早的认识、了解一些喜欢提问的学生,加强师生关系的培养,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使学生学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水平、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在具体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发问。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包括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知体系,让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也得到促进与发展。由于化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因此可以在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材料上让学生面临一种新的,并且有待研究的化学现象让学生进行提问。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试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发问、发现尚待解决的新问题,并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对问题进行解答。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诱导,让学生在一个正确的领域里对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进行改造、重组得到一个全新的解释,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积极地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求学生有积极主动发问的精神,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不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更应该依靠的是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及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教师循循善诱,从而达到让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的发展,提高发问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国胜.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J].学周刊:A版,2010(11).

[2]吴华,霍笨瑶.蝴碟定理的开放性问题教学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8).

上一篇:个性化写作源于感受性观察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