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植艺 改革开放促化纤业发展

时间:2022-10-25 02:12:09

郑植艺 改革开放促化纤业发展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化纤企业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价廉物关的化纤原料,已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国内市场空间,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化纤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三十年对于化纤行业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应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纤维已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三分之二,化纤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2007年,我国化纤生产能力达2572万吨,同比增长14.3%;产量达2388万吨,同比增长18%,提前三年双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指标。

三十年巨变

从1978年以来,我国化纤业出现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基本确立了中国化纤产业在世界化纤产业链当中的地位。2007年,我国化纤生产能力达2572万吨,产量达2388万吨,总量已占到了世界的50%,特别在化纤行业当中占到78%的聚酯,我们已占到世界总量的62%。如此巨大的成绩,固然有着人口因素的影响,但也要看到我国化纤行业整体竞争力所获得的提升,当前,化纤行业不仅仅是为中国的纺织产业提供原料,还为全世界提供了着服装生产原料。

我国化纤业不仅在数量上获得发展,在质量上也同时获得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后,化纤的生产不再以数量作为主要的目标,重点放在结构的调整上,由解决数量供求的矛盾转向解决产业结构的矛盾方面上来。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化纤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产品结构更趋于合理,产品涉及到各种类别的化纤产品,比例适当,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比例已经达到36%左右,高新技术纤维在产业化的方向上已迈出坚实的一步;2、资本结构更趋于合理,化纤工业的下游产业是处在完全市场竞争下的纺织服装业,上游则是涉及到国家战略利益的重化工行业,这意味着化纤业的上下游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如何去适应两个截然不同定位的行业,确实给我们出了很大难题,这跟纺织工业的其他产业相比是非常特殊的。在这些年里,我们找到了定位,这个定位重点体现在资本结构上,从“八五”、“九五”起步,到“九五”末期、“十五”这一阶段,基本完成了调整发展。

从资本结构看,目前我们行业民企约占67%,体现出很大的活力,同时企业的产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更具有竞争力。面对全球市场、更能体现改革开放成果的混合型企业开始陆续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苗头。重要的是,行业优质资产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二,这是我们立足于世界、参与全球化竞争背景下的化纤业的骨干力量和基础力量。

化纤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以下几项重要的指标: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今年到2010年人均产值要突破100万元,这个数字比改革开放初期要大得多;生产的化学纤维满足了中国纺织工业约三分之二的纺织原料需求;化纤的出口量去年突破了150万吨,今年还在高速增长,这让我们回想1998年,那一年化纤进口量是184万吨,而今年的出口量有望达到180万吨,仅仅10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化纤出口的金额增速已连续7年大于数量的增速,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

同时,化纤行业的品牌建设也获得很大进步,有十几个品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虽然在出口贸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全球化竞争中是可以化解的。

发展之道

回想起来,中国化纤工业在这三十年为什么会发展得又快又好?改革开放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因素。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拉动。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布票的定量供应,这是一个“短缺时代”,经过初期的发展,80年代就逐渐取消了定量供应制度,这就产生了巨大的内需环境,内需的拉动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其次是国产化技术的推动。化纤业大发展起步于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引进之后重视消化吸收,发展自主品牌,并且增强创新意识,这一点在这三十年里非常成功,特别是以上世纪末聚酯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代表,让我们的技术很快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是机制转变的带动,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综合分析,中国化纤行业之所以有今天,最本质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纤行业作为一个较早开放市场的行业之一,在国家取消对产品价格的定价权后,化纤市场包括进口市场得到了迅速繁荣。尤其是80年代中期技术市场的开放,我们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锦纶、氨纶、丙纶、腈纶以及数量最大的涤纶的生产技术都得到很大提升。同时资本市场亦出现开放的格局,外资的引进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推动,很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纷纷上市,现在化纤板块有36支股票,是一个很活跃的板块,这也反映出化纤业的活力。

与时俱进也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思路,针对越来越多新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工作。比如原油价格的变动对化纤行业影响很大,为此我们时刻注意跟踪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今年的四五月份,我们就向全行业发出预告:当前这一轮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最大泡沫――石油泡沫就快破裂了,果不其然。毕竟中国化纤产业跟国际的关联度很高,目前的直接关联度是47%,考虑到下游化纤、服装产品的出口,还有化纤产品的进口,间接关联度87%,所以不断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包括原油衍生物期货的变化等等,才能更好进行市场判断分析,向行业发出必要的预警信息。

铭刻于心的印记

在这三十年的发展中,有两件事情在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钱之光老部长在主持纺织部工作时候,在全国化纤总量仅仅45万吨的情况下,决策运作53万吨产能的仪征化纤项目,这是一个相当于当时全国产能的项目。可以说,这个决策对中国化纤的发展,对于中国参与世界竞争是先见之举,而且走贷款建设的路子,让仪征化纤成为中国第一家负债经营的大型企业,引起业界轰动,这是中国工业建设模式重大突破。现在回头从行业角度来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规模层面,都是很有远见的决策,尤其是融资手段首开国大型企业运作的先河,意义非凡,在中国化纤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和化纤产业发展经济规模上的一些不足和教训相比较,这样的决策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二件事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们下决心解决国产化的技术和工程问题。经过努力,成功开发以大容量、高起点、低投入为特征的聚酯国产化工程和技术,对于中国化纤产业在世界化纤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跟当时纺织总会领导以及化纤办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假使没有这个决策的话,我们很难取得今天的地位和影响,现在化纤业的优质资产,就是在这项技术推动下全面开花的结果,让我们走上一个新台阶,具备了在更高层次上参与世界竞争的可能。

记者手记

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中国化纤史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美好画卷。对于我个人来说,能赶上这样一个关好时代,感到很幸运,也很骄傲。国家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自己能赶上这样一个好时代,得以更好地报效国家,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幸运而激动的事情。为此,在1998年我担任化纤协会会长以来,一直努力在这个平台上兢兢业业地工作。

同时,这个机遇也属于全体化纤行业人,我们在今后工作当中,将进一步以全球化的视野拓宽思路,以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为行动纲领,按照“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十六字方针去做好今后的工作。

上一篇:杨世滨 在岁月中翩翩起舞 下一篇:凌宝银 纺机行业的四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