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25 01:18:49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实证研究

摘 要:听、说能力是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平台。多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自主学习弥补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听力教学 语言环境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为此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我院是一所军事院校。其学校性质决定了我院的外语教学不能引进外籍教师参与英语教学。因此,多年来,我院传统的英语教学,师生置身于人造的英语环境中,课堂授课、提问、讨论都受到中式思维的影响。尽管历届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但是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与地方大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军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外事活动需要英语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各种多媒体软件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全方位提高我院的英语教学质量构建了一个适宜的平台。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把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点,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子。

2.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学生学习词汇而脱离情境的定义,无法加以运用,只能听凭他们处于消极状态。教学方法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课堂上所学的是“死”的英语而不是“活”的英语,教学和应用严重脱节。

3.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按预定的方式将知识迁移至应当发生迁移的新情境中。

4.教学内容只是语言点的讲授,忽视了目的语文化方面的传授。

5.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映,忽视了学生的极具潜力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成了知识灌输的对象。

三、多媒体环境下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可行性

语言学习需要一个生动、活泼、接近生活、充满交流、富含信息量的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ngham,1991)。学习环境应包括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构成系统环境,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由于系统中多种媒体互为补充,功能更丰富有效。能突破时空界限,延伸感知,扩大主体活动空间,提供自我验证、信息重组,无限复制、交互传输;是支持、指引、扩充学习者思维过程强有力的认知工具。

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作为外界刺激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积极反应,在认知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信息的感知、理解与意义建构,内化吸收并形成语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际中运用语言,发展交际能力。

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交互性和动态开放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索,教师由训导者变为启发者和助学者。这些变化对学习者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探索学习意识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四、网络教学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我院加大了对外语教学硬件环境的建设。现有多媒体语言室5个,可容纳80人到100人,另外建立了两个可容纳100人的网络教学教室,主要用于大学英语本科生的英语教学。网络教室使用新时代交互式英语网络教学软件,多媒体语言室用于音像材料的播放。网络教室每天开放4个小时,两个年级的本科生1600人每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上机进行自主学习。每次由两位老师值班,观察学生上机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答疑。多媒体教室用于正常的听力课程教学。

五、效果及分析

这种新的听、说教学模式处处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同时克服了原教学体系重读写、轻听说的弱点。近4年来,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这种多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院的办学性质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同讲英语的本族人进行对话。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直是中国人在教授英语,中式思维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学习环境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 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语言的学习需要环境,而这种环境必须是真实的。多媒体网络课程给他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的语音、语调变得更加纯正。单词的记忆变得更加容易,因为这些单词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并进行记忆的,词汇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加深了对异语文化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总是传授作为固定不变的、定义完善的抽象概念,并通过课本中的练习进行探索。但是这样的探索既不能提供对文化、也不能提供对该文化成员的真实活动的重要洞察,而这正是语言学习者所需要的。

4.符合国家教委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教学模式在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作性。”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六、结论

语言的有效学习必须是在一定情景中的行为。多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自主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满足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要求。但是网络自主学习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著.郑太年,任友群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高文.以认知学徒模式改造现行学校教育――迎接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教育革命[J].外国教育资料,2000,(6).

上一篇:预测与英语阅读技巧 下一篇:特色商务英语词汇的教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