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10-25 01:12:03

口译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 口译是一种动态交际行为,时时受到心理状态的干扰,因此译员的基本素质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译员的心理素质。本文对常见的心理障碍加以阐述分析,就口译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口译 译员 心理素质 心理障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对外交流和贸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口译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外交流架起了语言的桥梁。目前培养口译人才的任务主要由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外语院系来承担。而口译课作为一门实用的技能课程,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他们对口译课的兴趣很大,很想把口译学好。但笔者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在进行口译训练时,神情很紧张,语言组织较混乱,不能连贯地表达目的语,状态非常被动,口译的效果不大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教材内容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的是,学生在口译训练中产生的心理障碍也在起负面作用。如果学生不能依靠自身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他们的双语口头表达的流畅度和清晰度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口译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针对口译的特点,研究分析学生在口译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将会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

二、口译的类型

口译是通过一种口头表达形式,将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一般而言,口译可按形式分类法、方向分类法、任务分类法等主要划分为几种类型。比如,以形式分类,主要有交替口译(Alternating Interpretation)、接续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阅读口译(Sight Interpretation)等;以方向分类主要有单向口译(One-Way Interpretation)、双向口译(Two-way Interpretation)等;以任务分类主要有导游口译(Guiding Interpretation)、礼仪口译(Ceremony Interpretation)、宣传口译(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谈判口译(Negotiation Interpretation)等。

当然,上述口译分类只是大体划分,旨在说明口译活动的不同类别。其实,在实际口译工作中几种口译常常是相互交叉并存,不可拆分割离的,对一个口译项目而言,它可能是交替口译,又是同声传译,也是一个谈判口译。一个优秀的译员应该是兼容并蓄的通用者,能够胜任各种类别的口译场合和工作。

三、口译的特点

口译这种交际行为包括以下过程:输入解译输出。口译属于现场行为,它具有即席性、现场性、限时性、交互性,信息广泛性等特点。具体表现在:口译对译员的读、说、听、写、译能力要求特别高。作为一种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它要求译员具有流利的现时表达能力和高超的即席应变能力,必须独立快速处理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现场氛围,特别是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往往会给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译员口译的范围广,所译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艺术、天文、地理、体育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都与译员的心理素质的好差有着紧密的关系,直接影响口译的效果。

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指译员在现场将所听到的信息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以达到交际目的。(梅德明,2000)因此,口译具有笔译不曾有的及时性、现场性等特点。口译这一特点表现在注重现场的及时沟通,译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听入源语(SL)、解码、记忆、编码、用目的语(TL)表达出来整个过程。由于在实践中,译员所处的实际交际环境是动态的、复杂的,而且这种交际行为必须一次完成,不具可逆性,因此,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交际的实际效果,除了译员本身的语言水平、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之外,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也关系到交际的成败,其中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译员的心理素质。(刘和平,2001)由于在动态交际中译员无法控制交际对象、场合、现场气氛等,再加上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口误等突发事件,译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调整心态,顺利完成口译任务,译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心理因素对口译的影响

口译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必须能够吃苦耐劳,适应持续的紧张心理状态。因此,大脑清醒、心态稳定、善于控制自己则成了一个关键。有时由于家庭琐事、夫妻斗嘴或与同事不和,均会对口译时应有的专注精神产生不良干扰,导致心不在焉,口误迭出。有时,因为事前准备不足,情况不明,匆匆上场,自然显得心虚,译得语无伦次。还有一些译员,由于心理素质脆弱,外宾一开口,自己就慌了神,大脑出现一片空白,心跳加速,甚至额上都急出汗来。可见得,凡此种种,绝非仅是单纯的语言水平问题,而是心理因素干扰所致。因此,好比演员上舞台一样,即便化妆之前还是愁容满面或怒气冲冲,上了台后,该笑还得笑,且要笑得真,笑得开心。心中有事儿,绝不可在口译时心猿意马,否则准会影响自己口译水平的发挥。口译的场合,就是一种“舞台”,作为译员,应具备自控力,防止情绪波动,避免工作时的失误和不利影响。这一点,必须从口译训练的初期阶段时予以强调,力求培养一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健康心态,排除一切干扰,在口译过程中稳妥地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变化。译员的心理因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在口译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扮演着支配角色。

五、口译训练中的心理障碍

1.紧张心理。一些学生在做口译训练时,担心由于时间限制自己将译文说错,而不敢大声进行双语转换。他们的声音颤抖,手足不自然,语速过快或张口结舌,语言组织混乱,心里想好的译文说不出来,口译质量大打折扣。

2.自卑心理。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总觉得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英语词汇量不足,语法薄弱,英语听力不行,在口译操练中的表现肯定不如其他同学。而这类学生一旦在口译中表达有误或者受到批评时,自己过分责备自己,认为自己不是学口译的料而情绪低落,口译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明显受到影响。

3.胆怯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做口译必须要有特别高的听、说、读、写、译的双语转换水平。因而,当碰到一些口译专题自己觉得背景不足、难度太高、难以应付时,便情绪低落,不愿张口;即使张口也是底气不足,声音没有兴奋感,口译训练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口译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六、心理素质的培养

1.在实际的训练中培养译员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习惯,一旦形成后,就内化为人的性格。在口译中,自信的形成是建立在各个层面的实际训练中。如:语言层面的训练,包括语音、语汇、语义的强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有效地听懂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讲的英语。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加速了词汇的变化,因此词汇的收集也是需要注意的。当然,翻译技巧的训练必不可少,这一系列的实际训练是使译员在提高能力的同时,经历成功的感受。当他经历的成功越来越多时,就会形成自信的习惯,也就变成了他的第二天性,在必要的时候招之即来,以后的翻译实践不过是继续不断地复习。自信建立在足够的训练基础上,又反过来优化了训练的效果。同声翻译有其特殊的时间问题:译员必须做出决定,继续听,理解,翻译,即使面临重重困难。在平时的实际训练中,译员就应该学习在发生理解困难时,延迟反应的时间,以便在接收源语信息的同时思考一下。这样可避免不懂而强译所造成的慌乱。多次的训练会使译员掌握方法,经历成功,建立信心,在以后的实践中,自信的力量会帮助译员从容解决所遇到的更大的困难。

2.端正对待错误的态度,学习自我纠错的技巧。

我们大部分的成功体验是从错误中得来的。在口译中不可避免会犯错误。有的译员在翻译上出现错误时就停下来,紧张得不得了。此时想的是别人会怎么看,越想越害怕。等平静下来了,讲话者已说了很多,结果就是或者错误更多,或者翻译信息不足。出现错误时,首先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尽量保持平静,原谅自己的错误,注意力集中。一般来说,在同传中不会有时间回过头来重新修正自己错误的可能性,但也不绝对。如果出现了纠错的空间,译员就要抓住机会,有错必改。对于中翻英的纠错,应该在说错的地方赶紧加上:I mean,or rather;对于英翻中的纠错,应该在说错的地方加上:应该是、或者准确地说、应该是等。端正对待错误的态度,并学习纠错的技巧,增强心理素质。

3.减轻压力,增强应付紧张的能力。

联合国译员黄健对同传的感受是:“当同声翻译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提前几天熬夜准备资料不说,在几十人、几百人的现场进行翻译更是让人神经负担过重。”由此可见,同传译员经历着怎样的压力。其实,不管是谁,都有感到压力,感到紧张的时刻,紧张并不可怕―除非你认为它很可怕。当你感到压力时,请你记住:每个人都有压力,都会紧张,不只是你自己。这样想还不够,要行动起来,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减轻压力,设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尽可能来放松心情,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有兴趣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上。它就像推进器,当情况恶劣时,能够推动你前进,并消除令你紧张的一些矛盾的想法。同传中必要的准备(资料、机器等)完成后,你应该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往日的成功,对自己的人性弱点的接受,有助于你在危机中感受到你的力量,你有能力处理危机。当然,健身也可以帮助译员减轻压力。方法很多,因人而异。

七、结语

总之,要改进口译教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在口译训练中存在的紧张、自卑和胆怯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逐渐消除口译中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和应变能力,以便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正常地表现出他们的口译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改进英语口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月琴.英语口译中的训练心理抑制因素[J].石油教育,2002,(6).

[2]厦门大学外文系.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高亮,林郁如.英汉/汉英口译教程[M].福建出版社,1996.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Michael MacCarthy.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上一篇:浅析报刊英语新词构词法 下一篇:翻译学词典在翻译专业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