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途径

时间:2022-10-25 11:55:30

浅谈提高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途径

摘要:该文系统性的探讨了提高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各种途径,主要从设备、人员、内审、管理评审、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入手。在这其中,既具有可操作性又有理论描述,且具有实践经验。

关键词:企业测量 管理体系 有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31-01

对于企业管理的体系而言,其中的标准化工作与产品检测工作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技术的基础工作。企业必须按照我国出台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过程要求》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做工工艺、原材料、能源等,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做,对提高企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身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言,若是想要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企业,就要制定出一套高效、科学且透明的管理体制,不断保持企业的工作业绩。在这套管理中,必须要涉及到计量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等。

1.将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化

根据我国出台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过程要求》编制出《管理手册》。在这个新编制的《管理手册》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包括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之间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以及测量过程中最大的允许值、测量范围和操作技能等等。(2)要包含测量的职能,以客户的关注焦点为基本原则,体现出管理评审方面的各种要求。(3)详细描述测量管理体系对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控制要求。(4)要将测量流程图、职能分布表、工艺的生产过程等包含在其中。这份《管理手册》必须要企业的高管进行编制,并且对其、实施。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这份编制出来的《管理手册》可以单独设立,但也可以和《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等手册合并为《企业管理手册》,形成一个相对系统性的文件。第二层次的文件可以用作程序文件。在这些程序文件中,包括了《不合格的控制程序》、《记录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以及《文件编制程序》等等。这些程序化的文件在编制的时候,要考虑到工作程序、相关文件以及适用范围和工作职责等几个方面。第三层次的文件可以用作产品文件、技术标准、校准方法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在对这些方面制定的管理制度书中,应该包括:测量器具的使用、配备制度;不合格测量器具管理制度;测量器具检查制度以及测量工作定期审核制度等内容在内。最后,将文件表格记录用作第四层文件,这种记录文件是为测量管理运行提供可靠依据的证明。在设计这份表格的同时,要按照它的可操控性和实施性来进行编制。要按照目前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对每个企业进行法制化管理。

2.在企业中,要配备合格的测量人员

人才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测量管理的有效性,在企业中,应该配备具有高技术、高含量,能满足企业产品需要的专业测量管理人员。企业要将这些测量人员和计量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以及要求详细标明,并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这些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有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工作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测量管理中的人员涉及到了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内审员等等。其中,与这些测量工作有关的人员还包括了各种使用设备的生产人员,在企业内部,还可以专门设置测量检测机构以及兼职人员。但不管是全职还是兼职人员,都必须按照测量管理体系坚决执行,对所有测量工作进行有效开展。

3.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所谓测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把企业的标准化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到一起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这套测量管理体系时,必须要抓住其核心要求。其中包括了:在企业内部配备完善的测量设备、对计量进行确认、监视测量过程和控制测量、对测量工作进行不断改进等重点工作。在实行这套测量管理体系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要杜绝“两张皮”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要避免传统生搬硬套的标准条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测量管理的核心,就是以顾客至上,把顾客的关注点充分落实到顾客的计量要求上。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管理对安全保护、环境监测、能源结算以及工艺控制的保障,这才是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应起到的基本作用。(1)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可以很好的管理企业风险。对于企业制定的测量体系而言,应该管理好企业的风险,这种风险是指:因测量设备或是测量过程不正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不准确,对企业产品质量带来的风险。所以出于这种原因,测量体系的思想要贯穿于整个管理体系的全过程。(2)测量过程的控制是整个管理体系的重点。有效、准确的测量过程才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测量结果,所以测量过程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值得注意的对象。在测量的同时,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传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设备之上,应该拓宽自己的思想,将自动化信息平台合理利用,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测量体系以及计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站在计算机系统的角度考虑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比如ERP系统,它巧妙的将信息化系统和检测系统以及计量系统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3)认识到计量确认的重要性。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测量设备,也会存在各种误差;每一种测量工具都具有局限性。在得出测量结果之后,也是允许存在误差范围的。所以,计量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误差范围,对计量进行有效的确认,在这其中,包括了可靠的结果、适合的测量方法以及有效的过程等等。

4.明确测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在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中,测量和监视都是最不可少的主要因素。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企业制定的标准对管理的要求都非常简单,如果只是按步照班的执行这些标准,那么在工作中难免会有缺失,在工作中发生了问题也不可能得到及时解决。而我国出台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过程要求》则是基于计量专业和采用系统方法管理的测量过程,所以,这比测量管理的要求更为具体和全面,在整个企业的管理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测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实现、交付、售后服务以及资源采购的全过程。它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提高整个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对能源结算、企业产品质量、物料交接以及安全保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它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在一起,那么效果会更为显著。(2)通过测量管理的认证,企业可以根据国际先进的体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测量控制体系。当一个企业获得了测量管理的认证书之后,不仅可以免于有关条列的审核,最为重要的是得到了国内外市场企业测量管理的认可。帮助企业的计量能与国际社会接轨。

上一篇: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