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时间:2022-10-25 11:15:26

摘要:于谦是明朝正统、景泰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土木之变”发生后,于谦临危受命,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瓦剌军的入侵,使京师转危为安。但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于谦却惨遭杀害并被抄家,本文试图就于谦之死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寻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关键词:于谦;皇权争夺;奸臣;忠君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于谦(1398-1457年),字延益,号节庵,浙江钱塘县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是明代正统和景泰年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忠君爱国、清正廉明。《明史于谦传》记载说“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又说:“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社稷,功伟矣”。[1]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的“土木之变”发生后,于谦挺身而出,制止南迁,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剌军的入侵,最终化解了这场关乎明朝存亡的危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志存社稷”的有功之臣。却在景泰八年(1457年)的“夺门之变”中,惨遭杀害并被抄家。为此,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于谦有功于社稷,有功于明朝,为什么会在这次中成为牺牲品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一、身陷皇权争夺之中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土木之变”发生,明英宗被瓦剌军掳走,沦为瓦剌的人质。消息传至京城,一时群龙无首,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临危受命的兵部尚书于谦排众议,挽狂澜,严斥逃亡南迁说,稳定君心民心,加强京师的防御力量,最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但也先并不死心,常恃手中有英宗这张牌,以为奇货可居,时而大兵压境,威以兵戎;时而派人议和,索取钱物。于谦为了击碎瓦刺军首领也先以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的阴谋,极力拥立王朱祁钰。此举第一使英宗朱祁镇成了有名无实的太上皇,第二使朱祁镇失去了人质的价值,南返的希望变得渺茫。瓦刺挟持朱祁镇至大同城下,威胁明军打开城门,大同守将郭登对瓦刺军大喊:“赖天地祖宗之灵,国有君矣。”[2]拒绝打开城门。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二日,也先进攻北京受挫,听从在“土木之变”中投降瓦刺的太监喜宁的唆使,以讲和为名,要求明廷派遣大臣出关迎回英宗,并索要数以万计的金银财物,于谦拒绝讲和之议,并且说:“今日止知有军旅,他非所敢闻。”[3]这又一次使朱祁镇失去了早日南返的机会。后来也先几次对朱祁镇说:“中朝若遣使来,皇帝归矣。”[4]又扬言欲送其归明廷,这时,朝廷大臣多数主张议和,迎回英宗,惟于谦力排众议,称“社稷为重,君为轻”[5],在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于谦的话无论在哪个皇帝听来都会心存芥蒂,于谦的祸根也就由此种下。

英宗被俘一年后,也先迫于形势,不得已送还英宗,在奉迎英宗回朝的礼仪上,明廷内部意见不一,最后将迎驾之礼一再从简,这自然也是景泰帝所愿意看到的。实际上于谦是赞成奉迎英宗回朝的,在朝中议论之时,“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景帝本来对奉迎英宗已露不悦之色,见于谦如此,遂“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6]所以《明史》上说:“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7]于谦认为,景帝即位和奉迎英宗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于谦“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8]黄宗羲说:“景皇惟恐其兄之入,英宗惟恐其弟之生,富贵利害,伐性丧恩”。[9]由此可见,皇位之争就是如此的残酷,身陷这种政治漩涡之中的于谦,难逃悲剧命运的下场。

二、奸臣的诬蔑和排挤

明英宗复辟成功后,立即下旨将于谦处死,《明史》上说:“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与(曹)吉祥、(徐)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10]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英宗对于谦心怀不满外,“夺门之变”中的“有功之臣”的诬蔑和排挤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首当其冲的是徐有贞(徐)。在发动“夺门之变”的人当中,徐有贞可以说是最痛恨于谦的。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大举进犯京城,身为侍讲的徐力主南迁,认为“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11]这遭到于谦的严厉呵斥,并说“言南迁者,可斩也。”[12]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在朝廷上丢足了面子,以致很长时间内无法升迁。景泰初年,徐有贞看到景泰帝“用人多决于少保于谦”,就请于谦的门下游说,求国子监祭酒一职。于谦不计曾提议南迁之错,将徐所请转告景帝,可是被景帝拒绝,说:“此议南迁徐理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13]徐却以为这是于谦阻挠,从此与于谦结下深怨,并改名为有贞。叶盛的《水东日记》还记载一件事:景泰年间,徐治黄河不成,于谦尝笑谓同官:“徐先生五墨匠耳,奈何令脱土墼也!”[14]于是徐有贞对于谦的仇恨便愈积愈深。

其次是石亨。大将石亨本以于谦举荐而获得重用,对其充满感激之情。于谦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一日受命为兵部尚书,二十四日就奏请起用大将石亨,令其总管京营兵马。后也先犯京师,于谦令石亨守德胜门,因为于谦正确的指挥调度,石亨伏兵诱敌,杀死敌兵数众,论功封武清伯,继而进侯。石亨对于谦心存感激,他觉得于谦的功劳在他之上而没有封侯,心里感到不安,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但遭到于谦的拒绝,于谦还上书景帝斥责石亨:“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 [15]石亨对于谦的仇恨由此而来。《明史纪事本末》载:“石亨侄子石彪贪暴,于谦奏请出之大同,石亨更加衔恨于谦,故有夺门之诬”。

英宗复辟成功后,徐、石等人积极罗织于谦罪名,最终定以谋逆罪处死,但英宗尚在顾念于谦保国有功而有所犹豫之时,徐有贞即密日:“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这牵涉到南宫复辟的正名,促使英宗马上下令处死于谦。

三、浓厚的忠君思想

作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手握兵权,可以左右政局,但在他思想深处仍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官至吏部主事,他对于谦之死有一个独到的分析。他认为,徐、石密谋“夺门”之事,于谦并非不知。于谦当时手握兵权,要想调兵反抗简直易如反掌。但于谦却认为如果以武力相抗,身家可保,则英宗、景帝则势不俱全。因此,当他知道徐、石兵夜入南城时,听之任之,坐以待毙,宁愿以一死保全宗社。史学家谈迁也指出于谦坐失时机,铸成大错:“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才四布,若夺门之变,惜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时景帝瞽废,设上变,事未必即下,须便宜制之,少有举动,则石亨一李多作,而上皇不复自由矣。危哉此一瞬也!”[18]这一瞬间的错误选择实际上是长期形成的忠君思想的必然结果,正是这一愚忠思想使于谦赔上了身家性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于谦悲剧命运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面对英宗、景帝兄弟的争斗,他难以抉择,而以他刚毅、正直的性格和他所受的教育,也不可能抛弃君父、社稷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最终成为令人惋惜的政治牺牲品。

参考文献:

[1][6][7][8][10][12][15](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七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4]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五[M].台湾: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3.

[9](清)黄宗羲.南雷文约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13](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七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明)叶盛.水东日记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五[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18](明)谈迁.国榷卷三十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

上一篇:略述近代沙俄与清末新军教官 下一篇:要刊速递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