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社团文化现象的解析

时间:2022-10-25 11:10:19

中学体育社团文化现象的解析

一、学校体育社团组织的特点

1. 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体育社团组织是由在校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学生完全凭个人兴趣取向加入社团或参加社团活动,团友之间能同心同德,互敬互勉,互帮互学,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 具有包容的开放态度。体育社团在开展活动时,不仅面向自己的正式会员,而且还在扩大社团自身影响力的驱动下,大量吸引非会员学生参加本社团活动。此外,不少学生社团都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内在冲动,希望以此来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搭起校内和校外沟通的桥梁。

3. 具有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学生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建,按照自身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章程中,包含社团名称、社团活动的宗旨、组织机构和职权等内容,体现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鲜明特征。

二、体育社团文化植根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一个教室、一个操场、一幅书画,或者一声问候,都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体育社团文化发展坚持走与校本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校本文化”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体现了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它是无形的力量。体育社团文化的发展要牢牢把握学校和学生这根主线,脚踏实地、深耕细作,才能绽放灿烂的花朵,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四、学校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育和拓展

1. 文化创新彰显学校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力。丰富多彩的活动、志同道合的朋友、锻炼自我的平台是体育社团吸引众多学子的魅力所在。体育社团文化的创新,要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就是从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要出发,围绕创社的宗旨,生动活泼和别具一格地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篮球协会在开展活动时,除了本身的技战术水平,还可以采取游戏和娱乐的形式开展等。

2. 学校体育社团组织要注重思想解放和民主意识的培育。体育社团组织应该是民主的摇篮,体育社团文化应该是思想的盛宴。社团文化是催生民主意识的摇篮;团友之间的文化交流,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因此,社团文化也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3. 学校体育社团文化发展要注重社团骨干的培育。体育社团文化骨干是社团的“领头羊”,是社团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团友,事关社团的兴衰。

4. 学校体育社团组织对内立足团友,对外积极拓展。社团组织如果没有团友的支持和维护,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社团组织如果对外消极应对,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社团文化也就不复存在。

五、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 体育社团文化的发展不能“千校一面”。社团文化发展应注重精品意识和品牌效应,体育社团组织的建立应以点带面,做到“特色+品质”、“一校一品”。

2. 由培养体育社团组织向培养体育文化转移。除了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外,应注重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品味,如开设体育文化沙龙等。

3. 学校要具有依法治“团”的意识,对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要制定规则指引,成立体育社团工作指导委员会。

4. 学校对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要积极引导,但不能以俎代庖。学校应在把握方向的基础上,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5. 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应争取学校和社会力量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体育社团组织要加强“团”、“校”合作,“团”、“企”合作。

6. 学校要及时总结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经验,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别折断孩子创新的翅膀 下一篇:活动作文教学的实施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