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情境下大学生知识获取情况调研分析

时间:2022-10-25 10:37:08

微阅读情境下大学生知识获取情况调研分析

摘 要 微阅读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我们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他们的微阅读行为及动机,重点对其知识获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阅读对我校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学生从微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主要包括:社会新闻、娱乐八卦、专业知识等。这些知识主要来源于微信、微博等。

关键词 微阅读;知识获取;微阅读推送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144-03

随着互联网科技与电子阅读的发展,各种新兴交流传播工具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阅读方式,形成了微阅读的新时代现象,欧美及日本等地区最先出现这一现象,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在“微阅读”进入中国以后,此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国内外关于微阅读暂时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互动百科对微阅读的网络定义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阅读口袋书、手机报、Twitter等,都代表微阅读[1]。大学生大多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也是各种新潮设备的使用者,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2]。大学时代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期间大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构架,从而影响着以后的人生发展。微阅读对学生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他们知识获取情况怎样?了解这些对于正确引导并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十分必要。因此,本课题组从我校大学生的视角出发,调查学生从微阅读中获取知识的情况,研究微阅读对大学生生活以及专业学习的影响。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在微阅读情境下知识的获取情况,我们课题组于2016年1月至3月,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研,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选取了8个学院,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3份,回收率为88.6%。本次调研围绕本校学生微阅读内容、时间、环境、方式,阅读的质量、动机,以及对微阅读内容的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共涉及30个问题,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和开放题,以便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大学生的微阅读情况。

2 调查内容分析

2.1 微阅读的喜爱程度、时间、环境

微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成功地吸引着本校大学生的注意。在本次调查中,65.46%的大学生表示对微阅读的兴趣为喜爱,偶尔看下自己关注的内容,仅有8.8%的大学生表示对微阅读无兴趣。相对于纸质阅读,微阅读在日常阅读中所占比例,有41.31%的大学生认为是占大部分且超过纸质书,25.34%的大学生表示微阅读只占小部分。由此可见,比起以往的纸质阅读,微阅读更加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既然是“微”阅读,那么我们可根据阅读的时间、频次以及阅读的速度方面通过数据来看这种“微”的特点,62.53%的本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在30min以内,43.1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进行微阅读都在3次以上,53.95%的大学生微阅读习惯是快速浏览、一目十行。这种阅读的“微”型化,使得信息知识的接受更趋于高效与便捷,突破了传统阅读带来的种种局限。83.3%的大学生会选择在休息时进行微阅读来打发时间,而经常进行微阅读的地点为宿舍和家中,分别占到85.33%和57.79%。通过这组数据可分析得出,本校大学生是自觉主动地去进行微阅读并接受信息知识,从而满足自身需求。微阅读因其短小浏览较快的特点,备受年轻大学生们的青睐。

2.2 微阅读的内容及关注的微信平台

从阅读的具体内容分析,社会文化类是本校大学生最为喜爱的阅读内容,占63.21%,如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的同学的动态或者阅读电子书、小说,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关注。其次是娱乐八卦类,占56.21%,学生主要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明星艺人或者影视作品的信息。时事政治类排名第三,占46.95%,例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而本校大学生对投票财经类以及科研学术类的内容关注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本校大学生的关注重点大多日常化,贴近生活。微阅读的内容详见图1。

课题组在本校大学生所关注的微信号方面也进行了调查。学生关注最多的是官方权威类的微信平台,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其中本校和院级的微信号关注度最高,如天中青年、天中中药学院、天中护理学生会、天中语言学生会、天中针推学生会等。其次关注的是娱乐休闲类,如知乎、四六级考虫、冷笑话精选、天津美食探店等,这类公众号偏向于丰富课余生活,是忙碌学习中的一种调剂。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关注较高的是医学类,如医学界、中医论坛报、健康台、中医药知道、药研协会等。由于大学生尚不够成熟,容易受兴趣、社会潮流的影响,他们阅读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综合素质类、专业学习类和休闲娱乐类内容并存,阅读随意性强。[1]本校大学生比较关注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微信号,并且从中获取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信息。

2.3 微阅读的参与方式分析

大学生不仅是微阅读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1.31%的本校大学生在进行微阅读后偶尔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分享给他人,30.47%的本校大学生会经常与他人分享微阅读内容。在与他人互动方面,38.15%的本校大学生偶尔与其它使用者进行互动,经常互动的占19.19%,如回复微博、微信,编辑评论,写微小说等,这意味着57.34%的本校大学生在微阅读时参与了互动并分享。任何个人都可以成为微阅读的内容创作者,个人既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可以阅读他人所发表的内容,也可以就一件事情互相讨论。[3]但在微阅读的创作方面,28.67%的本校大学生从不参与微阅读创作,26.41%的本校大学生极少参与微阅读的创作。可见,本校大学生对于微阅读的内容更愿意选择接受与分享,但在创作环节普遍表示参与度较低。

3 微阅读对专业学习的辅助作用分析

数据显示,48.53%的大学生偶尔会通过微阅读了解专业方面的知识,27.77%的学生经常会通过微阅读了解专业学习方面的知识。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通过微阅读接收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加了知识储备和专业资料积累。

从对微阅读中专业知识的处理这一角度看,当微阅读中的内容符合专业所学知识时,54.85%的本校大学生会收藏起来待需要时再进行阅读,39.95%的大学生偶尔会把微阅读中看过的认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21.67%的学生经常会把微阅读中看过的认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微阅读的过程中对有用的知识和资料进行了收藏,这便于知识的收录、储存和归纳,达到有效利用的目的。

从认知角度分析,42.44%的本校大学生觉得微阅读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框架构建是有帮助的,72.47%的学生觉得微阅读对于自己的学习有帮助,22.35%的本校大学生会仔细阅读并和课堂知识进行融合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说明这种通过微阅读获取知识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新学习模式,扩展了学生知识吸收的渠道,对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起到了辅助作用,优化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

4 大学生微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微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微阅读给大学生带来的好处在于可以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同时可以很方便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微阅读开创了一个新型的阅读媒介,相比于以前的纸质阅读,这是时代的进步。[4]大部分学生都是认可甚至喜欢微阅读的方式,可以看出,很大程度上微阅读已经取代了纸质阅读,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微阅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微阅读占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时间。微阅读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微阅读因为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而变得十分方便,大学生不仅可以在宿舍和家里进行微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和外出时进行,长此以往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不少学生沉迷于微阅读而无法自拔,生活不规律。同时对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少学生视力急剧下降。

2)微阅读偏于娱乐化,缺乏系统性,学生难以筛选有用信息很难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获取的信息内容五花八门。微阅读内容中社会娱乐类比重较大,目的以信息交流与获得娱乐为主,所阅读的内容与信息也有许多缺少知识与营养甚至有害的部分。面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很难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研读,手机微阅读更多地呈现出浏览式、随意性、盲目性、碎片化的阅读特征。[5]因此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这种浅层次、简单轻松甚至以娱乐为目的的“浅阅读”上。

3)微阅读学习所接触的内容真假难辨,对专业学习帮助不够。

根据问卷中本校大学生的反馈,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微阅读来获取知识与进行学习,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微阅读疏于管理,内容多而杂,分类模糊,瑕瑜参互,又缺乏权威性,不便于信息查找和接收,且易受不良因素影响,浪费大量时间。大学生利用微阅读进行学习有很大的随意性,大部分人在阅读之后很少进行充分思考和吸收。

所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效率,不仅需要保证阅读时间与阅读数量,更要确保大学生接触到的是优质阅读内容。[6]大学生必须学会筛选有用和有效的信息,进行详细地规划,在微阅读的时间上要有所限制,同时多用微阅读的方式去学习专业知识,使微阅读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5 关于微阅读的建议

首先,要重视微阅读对大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框架、拓宽视野的作用,所以创建一些向专业知识有所倾斜的微阅读平台十分必要,可以每月两到三次为学生推送一些专业拓展性知识,有效帮助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其次,在微信平台中设立讨论板块进行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针对微阅读信息进行学习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并分享,这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再次,在微信平台建设和维护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把微信平台建设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由学生负责编辑推送专业学习知识,一届学生毕业后可将微信号留给下一届学生继续维护和推送。另外,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之前应当向相关的专业人士和老师进行咨询,要对内容进行仔细筛选,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当前微信内容鱼龙混杂,因而确保微信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楼剑锋,陈培钢.高职学生“微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0):96-99.

[2]韩娟娟,李琳.大学生微阅读行为调查[J].今传媒,2014(1):39-40.

[3]许小梅.我国微阅读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3):153-154.

[4]罗丹霞,黄君,王俊峰.移动互联时代微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J].文史漫谈,2015(5):105-107.

[5]夏燕宁,杨熹娴,戴雪芳.大学生手机微阅读及其对经典阅读的迁移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65-66.

[6]赵占香,张平.读屏时代,大学生的微阅读定制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15(33):150-151.

上一篇:上市公司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下一篇:蒙古文在线输入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