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账面价值评价企业价值新思路

时间:2022-10-25 06:56:49

基于账面价值评价企业价值新思路

【摘要】 企业可人格化,至少部分企业已被法律人格化,那么人格化后的企业价值是多少呢?应该出多少“聘礼”才能把它“娶”回家呢?在以交换为导向的情形下,除考虑它现有多少“资产”外,还应考虑它的“人品”――企业文化,沿着此思路,文章阐述了“人品”评测原理、程序、方法,以期评价企业价值。

【关键词】 账面价值;企业价值;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评价

账面价值法是利用资产负债表所供信息评价企业价值,是简单、直接的方法。但因资产运作协同效应等因素存在,企业整体价值不再是企业单项资产直接相加求得,那么,是否有既发挥账面价值法优点,又最大限度避免局限的新思路呢?文章在此背景下,作了一些思考。

一、人格化视角的企业及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新思路

公司人格是法律对特定企业主体地位的赋予,公司也是“人”,是一“法人”,他和自然人一样,是法律上的主体单位,具有独立利害关系,拥有财产权、缔结合同权、和被诉权,不因股东改变而消失,可永续存在。实际法律也来源于实践,所以,与其说公司是法律界定的人,不如说其实也是法律对实践的一种总结、提炼,而且在实务中,特定企业也会按法律既定条文处理自身事务,这种双向的不断作用,促使企业独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内容越来越实在、具体,当然,法律对一些企业未作人格化界定,但它仍是在法律框架下实施相关行为,拥有实体,制定战略、制度,开展业务,承担责任,而且随着管理制度的完善,这种人格化的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既然企业也是一个“人”,那么他的价值是什么?传统的企业评价方法往往较少关注企业文化等软因素,实际这是欠妥的,这就象女子找对象,光关注男方的收入是多少、资产是多少,不关注人品,很可能找了个“黑社会分子”,将来犯法被抓,没收财产,一切成空,后悔莫及,考虑企业价值显然也应关注企业“人品”――企业文化等软因素,此论点转换成公式,就是企业价值等于资产账面价值加企业文化因素折算数(此数可能是正,可能是负),而账面资产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只要符合资产定义,并可确认计量的要素,随着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企业资产的计量将越来越科学合理,可信度越来越高,运用于评价企业价值的实际意义也就会越充分,所以,上述公式运用的关键就在于企业文化的折算数确认,解决折算数确认问题应依次处理四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评价企业文化的指标

企业文化是什么?说具体定义,可能众说纷纭,但其内容主要包括:理念、使命、共同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制度等,其中核心是企业价值观。

(二)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

企业文化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条件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形成的,很难通过比较说出企业文化的褒与贬。但特定时空的特定企业其文化标准还应是有先进和落后之区别的,这里并不矛盾,就像欧洲人就餐用刀叉,中国人就餐用筷子,很难说用筷子比用刀叉好,但在中国,由于特定的餐饮习惯,用筷子实比用刀叉好,所以评价企业文化标准可由专家结合特定环境作出合适的安排。

(三)组织评价的实施

有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软环境,评价的时候可以有点弹性,此观点不利于评价的实施,评价必须在充分论证的程序下运行,并且应使所涉群体充分理解、配合,做到既严格认真,又科学高效,在坚持实质大于形式基础上,具体抓好确定评价方法、制定操作指南、合理选取样本等环节。

(四)适当转换评价结果

企业文化评价的方式主要是定量和定性,但不管是哪种,它的结果很难直接用货币来表达,但只有用货币表达,对企业价值评价才有实际意义,所以,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一个数据转换的问题,这就像数字电视接受模拟信号,应装一转换设备,否则电视就不能看,那也就失去电视存在的价值了。可参考的方法如下。

1.市场法

具体参考兼并市场的相关账面溢折价案例,比如说:市场存有A收购B,成交价较B的账面价值溢价(或折价)是X,那么在考虑行业、地区、时间等因素时,可综合确定此溢折价的参考性。

2.倒算差额利润法

市场法运用的前提是合适案例的存在,如果没有合适的案例,只能从企业自身寻求问题的解决,企业收入和支出之间总会有差额的,不管是正数,还是负数,其数字减去行业内同规模企业(发展机会具有一致性)平均利润应该有一结果,这结果的形成就可认为是企业软实力导致的,此软实力可概括为账面可计量的优势无形资产(比较同规模企业,表现出来的无形资产优势)、账面不可计量的企业文化和外部条件三部分,从各企业享有外部条件机会的一致性和降低问题的复杂性两角度考虑,省略研究外部条件软实力,那么差额形成因素就是账面可计量优势无形资产和账面不可计量企业文化两块,那么运用下述模型可解决问题:

上述公式Pe代表企业利润与行业内同规模企业平均利润差额,β代表企业文化对利润的贡献系数,i代表行业内同规模企业平均利润率,其中Pe、i容易获取。如果评价面向的是上市公司,相关公开数据就可获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得β值;如果所评价企业所在行业是技术成熟行业、企业间无技术差距,那么β值可取1,否则,我们可先研究账面可计量优势无形资产的贡献系数,如果设账面可计量优势无形资产的贡献系数是α,那么β=1-α,此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得α值。在企业中,优势无形资产的来源有两块:一是外部购买,二是自己培育。外部购买优势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这样可运用年金系数求出入账后优势无形资产每年净现金流入(为简化计算,净现金流入可取平均摊销值),此净现金流入就是优势无形资产创造的利润差额,它除以总的利润差额,就是α值;自己培育的无形资产按法定成本口径计价,需重算它的公允价值后再行按外购无形资产思路求α值,虽然绕了一个弯,复杂性将比直接定β值简单、科学。

至此,可能有人认为求企业文化转换值可省略前三程序,直接进入第四程序,笔者认为不省略更好或更合适,原因是程序四两方法都有一定前提、假设、局限,市场法需有购并案例的存在,且套用溢折价有一定主观性、模糊性,倒算市场法未考虑外部条件对差额利润的影响,且当无形资产是自己培育情况下,α值的结果有模糊性,直接套用,可能出现错误结果正确使用现象,而先考虑企业文化因素,再考虑转换值,可避免不合适方法强用,如果界定前三程序为基本面,第四程序为数量面,那么只有基本面和数量面未脱节,前后联贯,互相映照,文章所提方法才是合适的,或者说,运用的依据才是文章所阐述的思路,计算的结果才具有好的参照性。

二、倒算差额利润法的具体运用――以悦达投资为例

(一)基本面阐述

出于简洁明了考虑,表1重在表明分析思路,不求整体分析过程的完整,通过表1分析可知,公司企业文化总体优良,富有竞争力,和企业经营成果呼应,可运用倒算差额利润公式计算企业价值。

(二)数量面计算

截至2010年9月30日,行业相关资料如表2所示:

根据相关资料,企业利润约为5.5亿元,行业同规模企业平均利润约为2.69亿元,平均收益率约为2.95%,行业平均无形资产约为5.65亿元,假设无形资产平均剩余摊销年限还有5年,数据代入公式,则:

企业价值=84.18+66.34=150.52(亿元)

纵观上述过程,倒算差额利润法计算结果和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从此处讲,它的结果应该和市盈率、折现现金流等方法具有一致性,实务中,可相互参照,具体评价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田素利. 商誉估价的一种新方法[J].现代会计,2000(1):33-34.

[2]张德. 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7-85.

[3]鲜文铎.企业、企业价值与价值评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10):52-56.

[4]张纯. 企业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15-20.

[5] 东方财富网.悦达投资[EB/OL].?StockCode=600805.

上一篇:软件教育企业推动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 下一篇:塑造优良会计文化 服务煤炭企业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