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静敬净

时间:2022-10-25 06:43:02

带团从日本游学归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日本社会讲秩序。

我们的团队每到一家酒店,酒店都有人到前面的路口迎接,指挥车辆怎么开进去,停在什么地方。房间也是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都井然有序,好像流水线作业。如果酒店有几个团队入住,他们会写明某某团队什么时候出发,并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好,这样可以避免若干团队一起行动造成拥挤。如果时间安排出现冲突,酒店则会建议某些团队推迟五或十分钟出发。

日本人有自己的做人原则: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

有一天,我们去京都西织会馆看和服表演。京都是日本的古都,纺织业颇负盛名。这天正下着大雨,刚出新干线车站,我就看见前面有一个巴士站。人们笔直地站成一排撑着伞等车,无人拥挤,无人插队。没有轮到自己,就自觉地等下一班车,不像国内,巴士来了就一窝蜂地朝前拥挤,反而给扒手制造了机会。更让我惊讶的是,队伍在一个马路口被截断了,撑伞乘车的人,隔着一条公路,依然排队站着,耐心地等待着,缓缓移动。

日本人的马路秩序不仅体现在等车排队上,等交通灯时同样有规有矩。日本车辆过路口时不需要减速,因为所有人都会遵守交通规则,没人闯红灯。在红灯转为绿灯的时候,车辆反而慢下来,车可以通行,走到一半的行人也可以通行,只要有一个人还在过马路,车辆就会避让。

其实日本的马路并不宽,单向超过四车道的都很少,主要公路有的都是双向单车道。我们也遇堵车,但不至于停滞不前,只是慢。没有车插队,也没有司机猛摁喇叭。大家都心平气和地随着车流朝前走,反而可以利用堵车的间隙欣赏两边的街景。

在日本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日本人在公共场所几乎不说话,即便是同事、朋友、家人在一起也不例外,有时安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特别压抑。

那天我们乘坐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去京都,体验子弹头列车的舒适与速度。因为不懂日语,搞不清车门上的提示,车厢又是自动门,没人看管服务,我们误进了吸烟车厢。一位先生看见我们的队伍中有小孩,赶紧示意这里是吸烟车厢,儿童不宜。我们赶紧退出来,走进后面车厢。

车厢内鸦雀无声,没有人肆无忌惮地说话,就像进了图书馆阅览大厅。每个人都坐得笔直,没有人东倒西歪,连翘二郎腿的人也没有。车厢内的乘客或看书,或用手机上网、聊天、发短信,或者闭目养神,有些干脆睡着了。列车车身是隔音设计的,车厢地面铺的是地毯,座椅比飞机上的座椅宽敞舒适。我们只能微微听见列车运行的风声,感觉穿行在时空隧道一般。

到站之后,我们入乡随俗地安静地走出车厢。同行的女孩子说:“大家都不敢说话,快把我憋死了!”其实我想日本人能做到这样,不外乎习惯成自然罢了。公共场合不能吸烟、不能大声说话的规定中国也有,可是没有落到实处。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很认真,他们把社会的公德内化成了自己的自觉行为,大家都去遵守,一代代人都这么做。

后来我们在大阪市中心的一个地铁站等车,这里是9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站。晚上9点,购物的、下班的,人流汇聚在这里,比刚才的车站人多不少,依然安静,大家默默地排着队等车,彼此零交流。

日本人疯狂工作是全世界出了名的,他们很辛苦,大概是下班后累得不想说话吧。如果当天的工作没做完,日本人是不可能下班的。大部分日本女性结婚后就不出来工作了,主要原因是要自己带小孩,请个人带孩子,花费比自己外出打工赚的还多。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她们再想工作,却发现自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只好继续留在家做家庭主妇。为了维持一个较好的生活水准,日本男人便拼命工作,有的一天打两份工,所以一上车就睡觉着实是身体需要,他们太累了。

除了讲究秩序,日本人还非常注重环境的整洁。不管大城市还是乡村,只要不下雨,蓝天白云便清澈入眼。我们每到一处,总忍不住四下寻看是否有垃圾,结果,垃圾不见踪影,甚至连清洁工都是偶尔一见。据说东京某体育馆开过一次大型的运动会。运动会闭幕后,能容纳几万人的场馆里竟然找不到一片纸屑。

说实话,我多少是有些不太相信能干净至此的,但在东京迪斯尼乐园游玩后,我相信了。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处洁净如新,随处可以席地而坐。中午吃饭,大家自觉排队等候,用完餐所有人又都自觉地收拾桌面,如果不小心有食物掉到地上,也会捡起来。身在如此干净的日本,无论是哪国人都会下意识地这么做吧。

当然,地上难免有零星的爆米花、纸屑或烟头。清洁工人会赶紧处理掉。洗手间里的清洁工挺多的,她们在维持秩序,擦着本就光可鉴人的玻璃。有一个阿姨,看起来足有60岁,这个年龄在中国大概是在家带孙子吧。可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外出工作也是很正常的事。阿姨礼貌地对着游客微笑,用雪白的毛巾擦着垃圾桶,那么用心,那么认真。

这里忍不住提及传说中的日本人90度鞠躬。其实没那么严格了,不过服务人员的态度都是相当热情,笑脸相迎,笑脸相送。这种笑是发自内心的,很真诚,让你感觉作为客户非常受尊敬,也很自然、很温馨。从迪斯尼出来的时候,我在一家店里买了个围巾,出门后发现下起了零星小雨。我把购物袋夹在腋下往前跑,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喊,原来是营业员追出来给我的购物袋套了个塑料薄膜,然后在雨中又给我鞠了个躬。

说回环境,日本也有烟民,但绝不会有人乱弹烟灰、乱扔烟头。瘾君子如果在街边吸烟,都会带上一个便携式的烟灰缸。餐馆有专门的吸烟区,新干线列车上有专门的吸烟车厢。在日本公众场所是严禁吸烟的,违者将被处以重罚。

日本的垃圾处理分类很详细,详细得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每组垃圾桶上都贴着标签,指导你分门别类地把垃圾扔到桶里。以矿泉水瓶为例,需要把外面的包装纸撕下。因为包装纸和瓶盖属于可燃垃圾,而瓶体属于可以回收的资源。同样,家里用完的酱油瓶,日本人往往先用清水把瓶子洗一洗,再放到垃圾桶里,因为回收后也需要清洁的。摩丝类产品的空瓶子,因为可能残留着可燃气体,日本人在扔进垃圾桶之前,会先给瓶身扎一个孔,这样就能消除安全隐患。

东京有若干大型垃圾处理厂,当然有很高的烟囱。但是烟囱并不冒烟,而且垃圾场附近必有一个体育场。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供体育场的游泳池保持水温,这样可以顺便让大家理解自己和垃圾的关系。日本把垃圾焚烧后的残渣再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填海建房,对垃圾的处理利用真是达到了极致啊。W

责编 /王欢

上一篇:爱人才要像爱老公 下一篇:重估劳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