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之冲 第6期

时间:2022-08-17 05:10:09

记者:你对你的收入满意吗?

牛冲:满意。

记者:荣誉对你的生活有改变吗?

牛冲:工作待遇上提高了,工资涨了两千。心态上觉得有担子,是劳动模范了,得想办法发挥劳模精神。

记者:以后的目标是什么?

牛冲:自己创业当老板。自己创品牌,让别人加盟。

记者:你觉得你的生活幸福吗?

牛冲:幸福。工作顺心,家里挺好。

【编辑留言】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转型,比征土地、住高楼、挣工资要难上十倍。因为量化的物质可看可追,而市民精神的培养和养成,不仅要有敢打敢拼的干劲,还要有国家政令、环境机遇、自身学习等一系列的无形要件。牛冲,无疑是转型阵营中的佼佼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速成、捷径都是相对的。只有对那些无形要件的坚持,还有漫长时间的累,才是绝对的真理。

过了饭时,沈阳都市绿洲美食广场的后厨开始安静下来,几个穿溜冰鞋的传菜员偶尔在走廊里滑过,厨师们在为下一轮点餐高峰做准备,见到牛冲大多喊一声“牛哥”。牛冲是这里的厨师长,一个身高1.86米的壮汉,巡视其中,颇有些老大的味道。

牛冲是辽宁省优秀农民工、沈阳市劳动模范,这样的荣誉足以让他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如果是在国企里,人们会对宣传先进人物习以为常,但在这样一个纯粹的体制外环境里,情况显然有所变化,一个厨师很诧异地问我,“怎么会采访他?”

牛冲自己也不是很适应劳模这个标签,提起来会自己先笑。他承认,获得荣誉以前,他只知道当劳模是件好事,但具体内涵并不清楚,后来才慢慢有所了解。但牛冲很珍惜这些荣誉,只是一直处在“野生”状态的他,还不太习惯体制内的语境,他周围的人也常常忘记他的劳模身份。

和大多数劳模不同,牛冲从未吃过“公家饭”。如果说所谓体制内的生存状态是家养,那么牛冲就像一头放养在社会上的牛,在荒原里单打独斗,努力寻找能维持生存的水草,没有束缚,但也没有依靠.他凭着在野生环境中练就的一身本领,生生为自己开拓出一条路来。

在厨师这一行里,牛冲已经很有名气了。2003年以后,他接连参加沈阳市、辽宁省、东三省举行的烹饪大赛,一路金奖。到了2008年,牛冲代表东北三省参加五年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更凭借自创菜品“国色天香”一举夺魁。

“‘国色天香’的灵感来自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画卷,以及我们店里牡丹节上的牡丹花。”牛冲将净虾肉雕刻成一朵朵盛放的牡丹,烹饪后摆在设计成卷轴样的盘子里,宛若一幅牡丹图,香气四溢中赏心悦目。

两年后,牛冲又获得了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餐饮行业的最高奖项――“中华金厨奖”。

闪光灯下,人们赞叹强者,却往往忽略这背后的艰辛。能拿到这个奖,是因为牛冲从零起步,努力了十几年。

互联网上关于牛冲的年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79年,一个是1973年,前者是正确的,会出现后者是因为牛冲曾多次谎报年龄。

牛冲老家在开原市八宝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当厨师是他从小的理想。“听人说,沈阳有个鲁园,饭店都去那招工,我就跟人打听怎么走。”

1993年,14岁的牛冲为了当厨师的梦想,怀揣14元钱,瞒着父母,一个人坐车来到沈阳鲁园,打算找个餐馆边打工,边学技术。

“看人家都举个牌子,写的力工,大白,厨师什么的,我也捡了张硬纸壳,写上‘打杂’。”

鲁园零工劳务市场创办于1991年5月,曾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劳动力集散地,每天有几千名外地务工人员聚集求职,14岁的牛冲就混在其中。“有来招工的一吆喝力工,就围上一帮力工,喊炒菜的,厨师就围上一帮,我不敢上去问,就跟着往前凑凑。”

就这么举着牌子,牛冲在鲁园呆了3天。开原到沈阳的车费是5元,牛冲给自己留下5元的返程费,以免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还剩下4元是他全部可支配财产。“两天吃一块钱的面条,晚上就睡在鲁园地上,好在是夏天,露天就睡了。那时候小,记忆不是很深刻,困了、饿了好像都没概念,就那么挺过来了。”

好在第三天,牛冲的机会终于来了。一个餐馆招了他,一个月180元。“其实,那时候给不给钱都不重要,管吃住就行,就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包吃包住给180元,觉得老好了。”

牛冲知道,没人想要14岁的孩子,好在他那时的身高已有1.省略

上一篇:了解职工动态 务实开展工作 下一篇:“质量建会”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