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10-25 06:16:25

浅谈农村中学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现在留在农村中学继续学习的学生多有都是后进生,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始终是农村中学教师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难得问题。本文就农村中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后进生的转化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后进生;转化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对于农村中学而言更为特殊,成绩稍好的学生都选择城里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升入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双差学生(习惯差、学习差)再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拓宽、这就为农村中学的教育加大难度。特别是数学教育。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优生在不断减少,后进生在逐渐增多,而且队伍越来越庞大。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所谓的后进生,即是在班上学习较差,进步很慢的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甚至更本不听,精力不集中、反映迟钝,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靠抄袭来完成任务,考试基本靠运气、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是问题的关键。本人就结合十多年来的农村中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先谈谈中学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我认为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 主观上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

1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

2缺乏自信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缺乏自信,漫不经心,避而不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教别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3缺乏责任感。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4学生自学能力和基础差: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只会依“葫芦画瓢”,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

6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并且这类学生既不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总是以不懂装懂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后进。

(二)客观:客观上的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之一。表现在:

1家庭方面: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由于自身文化较低,对子女的行为无法管理,有的对其又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放任自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不再重视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对于学生犯错他们的处理方式简单除暴,不打就骂。

2教师方面: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数学教师的素质包括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以及教师心理状态等。产生数学后进生从数学教师的因素来分析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农村中学教师收入太低无心任教大多报以得过且过的态度任教;b、教育技术应用不够,上课呆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c、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弱势群体,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d、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敬畏感。

3社会方面读书无用论的广泛传播:当前的社会有一 小部分人没读几天书,却靠钱权关系或机遇挣到大钱;或有些靠不法手段成了“爆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过早的放弃了求学的观念。只想混日子,让学生也觉得读书无用,别人大学毕业有许多没有找到饭吃呢?不读书同样可以去当老板,甚至还有许多家长也这样教育孩子的;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上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教师怎样转化呢?下面就谈谈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

1重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那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容易受到感染,若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责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成见,很怕老师、不喜欢这位老师。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课的心情,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学习成绩也会大幅度下降。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不得动辄打骂,训斥学生。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地教育,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数学课直到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2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注重情感教育外,还要对学生取得的极小的成功给予特别夸张的表扬。

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只要在考试中能发挥自己最大能力取得最有效的成绩这就是成功。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另外,老师在教育中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不断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方法,将内容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

(1)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点作上笔记,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

(3)在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

(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后进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

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好的工作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不仅仅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又特别是后进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后,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2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善观察的习惯。采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的知识,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使学生体会观察而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4培养小结的习惯。小结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程度要有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严格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保持正确的心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达到预期目的。

上一篇:少数民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86例儿童夏秋腹泻病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