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时间:2022-10-25 06:00:46

对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经历了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的过程。伴随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个人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从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四个变化入手。阐述目前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个人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097-02

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年底这个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特点事实上是“平均主义”。国家虽说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却并未真正实施过,而是搞“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这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 原则是完全背离的。因此,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阶段:1979―1992年这个时期个人收入分配开始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渐认识到市场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但还没有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下来。

第三阶段:1992―2003年这一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了重大突破,首先提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其次第一次使用了“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并提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个人收入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收入开始更多地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分配。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这些都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中国提出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并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2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四大变化

一是收入分配方式不断进行重大调整。这种调整集中表现为一条基本线索、两大理论背景和三次回归。一条基本线索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逐步认可和引入其他分配方式,使分配方式逐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两大理论背景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次回归:①1978―1987年。从企图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实行所谓“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向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回归。②1987―1992年,实际上是从社会主义一般的分配方式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回归。③1993年以来,进一步指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二是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从宏观上看,1978年,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的分配比例为33.9%、l1.1%和55.0%,到2009年,这一分配比例变为20.5%、14.3 %和65.2%。31年间,国家收入比重下降了13.4个百分点;企业收入比重上升了3.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上升了10.2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一般表现为居民和企业所得比重略有上升,政府所得比重有所下降。中国目前(2009年年底)的人均GDP达到25575元,属于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的国家,政府收入比重下降、企业和居民收入比重上升符合国际上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律。从微观上看,中国1978年的基尼系数为0.2以下。而目前则约为0.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

三是收入的决定机制和分配方式日益市场化、多样化、货币化。随着改革的深入,个人收入增长由过去国家按计划和政策长工资改变为三种主要形式:国家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收入的增长仍主要由国家按计划安排;其他国有事业单位职工一般是基本工资由国家按计划安排,其他收入通过“创收”等方式从市场获得;企业职工工资由企业根据其经营效益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地决定增减。目前,中国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和收入已经多样化,除工资、奖金、津贴等外还有经营利润收入、工资外劳务收入、利息收入、股票收入、专利权收入、房产收入、社会保障收入等。其中有劳动收入,也有非劳动收入。

四是个人收入结构中非工资和非劳动收入比例明显增加。工资外收入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目前,中国职工工资外收入的比重已经占总收入55%以上。尤其是垄断行业从业人员工资外收入远远高于工资收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工资外收入造成的。从1993年年底开始,在中国各类企业中,管理、技术、资本、专利等非劳动要素已参与收入分配。此外,转移性收入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1998年为598亿元,2009年已达7851.8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9.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从5.5%增长到10.3%。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也已由1990年的328.41元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4515.45元。

3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是报酬比重低。中国职工工资的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中国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低,而且呈下降趋势。过去10年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GDP增长10%左右,但城乡居民收入只增长了6%~8%,出现政府在分配中得“大头”,居民收入占“小头”的失衡格局。同时,资本所得也高于劳动所得。

二是收入差距大。城乡、行业、阶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据统计,中国城乡之间收入比达3.3倍。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5倍。中国基尼系数接近0.5,全国收入最高10%的人群和最低10%的收入差距达到23倍之多。在地区收入方面,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与最低之比达13倍。

三是薪外附加重。有报道显示,目前搭载在工资上计提的“五险一金”等缴费项目有20多项,企业负担太重,客观上挤占了企业为员工加薪的空间。工资被扣除部分缴纳到各项基金中,员工拿到的现金减少。

四是经济正值转轨期。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拐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局部短缺,沿海地区的招工难、特别是熟练工人短缺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2009年是需求问题,市场萎缩、订单减少;2010年企业普遍反映的是用工问题,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大上升等。工资增长是补偿性的,是对报酬水平过低的矫正,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居民消费,有助于形成创新的“倒逼机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改变低价工业化模式,实现从依靠价格低廉劳动力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

4 政策建议

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与劳动报酬比重,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协调发展。建立居民收入跟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变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远快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现状。

二要调节收入差距,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要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鼓励创业,平衡垄断国企与一般国企、国企与民企的收入分配差距,完善国有资本预算,规范国有企业分红。要扶持低收入和困难人群,探索城乡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动态补贴机制。

三要政企联手推进收入倍增计划,提高财产性收入。现在企业利润率很低,企业加薪不能完全靠企业。政府要积极实施“化税为薪”或“提薪让税”,为企业增加员工工资创造条件。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各种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要坚持企业自主分配与平等协商相结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宅基地、住房、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将资产变为资本。要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四要量化改革目标,制定分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提高改革政策的执行力。要对居民消费率、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以及中产阶层比例分别设置科学、合理、量化的改革目标,明确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时间表,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2(10).

[2]王诚.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4).

[3]王勇,刘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后果与对策[EB/OL].(2006-07-15)http://www.省略

[4]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2(11).

[5]杨庆敏.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

上一篇: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公共政策分析 下一篇:构建“四化两型”背景下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