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思想下的初中班级管理艺术

时间:2022-10-25 03:12:32

论人本思想下的初中班级管理艺术

摘 要:人本思想突出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一种积极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结合人本思想开展各项工作,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此,就人本思想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管理目标;个性化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班级管理模式也应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班主任要跟上时展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实质就是“以生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正确看待学生的人格发展,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制订人本化的管理目标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性格特征和人格特征尚不稳定,班主任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填表、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弄清楚学生个体现状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性格特征的培养计划。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自我意志等,统筹考虑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分组和排位等情况,以促进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奠定基础。例如,班级李某某同学根据本人的深入调查发现,该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平时经常破坏学校纪律,属于那种有待改进的后进生,针对这种现状,对于该生的管理,我把首要目标定在了对该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把他的位置安排在班干部及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中间,既有班委的监督,又有榜样的带动,逐步改正他的是非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影响,该生经常破坏纪律的问题解决了,同时一学期下来该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在为学生制订管理目标时,一定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订目标。

二、完善人本化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那么就没有可以约束学生行为的准则和标准,无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更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在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制订的制度要遵循人本化思想。班主任在制订制度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自主制订,将这一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制度的制定者。例如,关于学生未卫生值日的处罚规定,根据学生的讨论决定,凡是一次未打扫卫生者,罚干自己所负责卫生一周,两次未打扫卫生者,罚做自己所负责卫生一周,另加一周的擦黑板等等。由于制度是学生自己制订的,那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会自然形成良好的遵守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可以先让学生出谋划策,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再由教师和学生代表讨论决定,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觉实施。其次,制度的执行要遵循人本化理念。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应尽量遵循人本化管理理念,不能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当学生犯错后,尽量要先告诫和提醒,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管理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所谓“自主管理”指的是学生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而体现出来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支配能力。只有将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主控制行为,才能促进学生的理性发展,这是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体会成功乐趣,让学生相信自己。实践证明,自信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关键要素,要求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二是增强学生的三元意识,即: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应该做什么(目标意识:制订目标和任务)――应该怎么做(实现意识:制订实现任务的计划)――完成的怎么样(总结意识:自我检查和反省)。例如,班内刘某某同学平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由于他特别活泼的性格有时候管不住自己,学习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此,我鼓励他在学习方面开展自主管理,让他明确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任务,然后再让他制订每周、每天的学习任务,然后再详细制订计划,利用晨读时间解决哪些问题,利用课堂时间解决哪些学习上的问题,另外自习以及放学回家后具体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就是周末的计划,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不是所有目标都实现了,但是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在他的自主管理之下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他自己也对学习更有信心了。可以看出通过开展自主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可以不断促进自我完善和更新,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四、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所以班主任在人本化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特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人本理念强调尊重人的个性特征,这对班主任开展人本化教育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需要班主任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为更好地实现人本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多元化评价,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认同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绩不好的学生,现在所带班级中有一同学李某某,体育成绩特别突出,每次运动会都能为班级争名次和分数,但学习方面成绩相当差,这就需要班主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保证学生的身心朝健康方向顺利发展,最后这个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自身的体育特长,被本地一重点高中作为特长生录取,这比好多比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录取的学校还要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促其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采用人本化班级管理方法是新课标教学背景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究、不断完善,发挥人本化管理的优势,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素华.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人本理念”[J].教学研究, 2008(3).

[2]李恒川.“人本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2005(2).

[3]和金贵.肩担希望勇向前:浅谈如何当好优秀的班主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上一篇:浅析音乐辅助教学法的应用 下一篇:英语建构式课堂学案的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