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高发现象研究

时间:2022-10-25 02:15:05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高发现象研究

[提要] 职业特点、校内外环境、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以及高校学生工作出现的新变化等因素,是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高发的重要原因,培养科研型辅导员、为辅导员减压、提高待遇等途径有助于缓解该现状,其中加快辅导员的学术化进程,促进其专业化,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高发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一、研究背景

1974年,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全新概念,用于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981年,Maslach将其系统概括为三个维度,即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者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衰竭系指没有活力,缺乏工作热情,感到个人情感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具有最为明显的症状表现。去人格化系指刻意保持与工作对象间的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癖,提出工作调度的申请或者有离开工作岗位的强烈意愿。无力感或者低个人成就感系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及综合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典型的助人行业工作群体,其职业倦怠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其他教育行业的从业者。职业倦怠在高校辅导员中的高发生率,不仅严重影响了其所担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工作的成效,而且对于工作对象,即广大高校学生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情绪建构等方面有着严重的负面效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形象造成了损毁,降低了社会公众及主流舆论对其的评价。因此,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特点,分析其职业倦怠高发的原因,并且在现有的框架体系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探求降低其职业倦怠发生率、缓解其程度、避免癔症效应的加剧,成为当前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研究关注度逐年上升,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度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一个影响广泛且兼具实际意义的研究热点。

二、原因分析

各个行业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职业倦怠,但高校辅导员作为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其职业倦怠的高发,在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教育行业的不同领域及高校内部的不同工作群体中,表现最为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职业特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位并非中国独有,但与欧美国家高校的学生工作者不同,中国的高校辅导员从制度设计的伊始便被赋予了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随着时代变迁和高等教育领域日新月异的快速变革,高校学生工作的复杂性、时空上的无限延展性及风险性均大幅度提升,这就迫切需要高度专业化、科学化与职业化的学生工作者群体。但是,与之相反,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与具体制度依然明显滞后,依然停留在以往陈旧的思维中,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使用和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但是,现实的变化又使得高校在实际情况中会做出各种形式的政策调整。因此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高校辅导员所本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被弱化,处于极度尴尬的地位,其所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却严重过量,且缺乏有效的分化。根据相关规定,高校辅导员具备高校教师与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实际情况却是不仅其高校教师的身份无法得到政策上的落实,而且在行政体系中,无论是级别晋升或者所处地位,均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至今为止,相当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学生工作群体,特别是辅导员的工作条例,因此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没有明确的范围,责任无限制扩大,其粉饰各种角色且在其中频繁转换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需要承担较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大的心理压力,易发精神障碍。巨大的工作压力,加之长期各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必然会导致高校辅导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不佳,造成对于所从事职业的愤懑与不满,工作热情逐渐消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是导致其职业倦怠高发的现实基础。

(二)校内外环境。与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且收入途径多样的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虽然属于高校教师序列,但所从事的基本上以行政事务性工作为主,授课任务较少,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平台,这直接导致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因无课时费及科研经费,使得辅导员的实际收入在高校各工作群体中明显偏低,鉴于高校的整体收入水平与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及垄断性央企国企相比并无优势,故高校辅导员的待遇在社会中处于中下等水平;二是高校作为学术场,科研与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主流,辅导员的工作属于服务性质,见效不明显且周期较长,加之传统的偏见,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可有可无,从事学生工作的人都是在学术上难以进一步成长的人或者将其视为年轻人进入高校的临时中转站,使得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中,财富已经成为衡量个人成功已否的重要标志,高校辅导员的较低收入及地位放至社会的大环境中,晕轮效应的作用使得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群体普遍存在歧视和不理解的现象,因此造成辅导员的心态失衡,自我效能感降低,在工作过程中应对压力的信心不足,个人长期被紧张、焦虑、压抑的情绪所包围,进而造成情绪上的衰竭和无力感。校内外环境的综合作用,特别是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的缺乏,加剧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高发。

(三)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学历、专业、性别、人格以及工作时间、婚否、职称等因素。

1、学历层次。近年来招聘的高校辅导员基本上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辅导员的自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本、专科学历辅导员,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情况不能满足受过专业科研训练的硕士研究生,在高校的学术场影响下,做辅导员本即为权宜之计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辅导员,往往有转至其他岗位从事原有或者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意愿,从而不会安心于前途不明朗的辅导员的本职工作,职业承诺偏低,特别是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可能会采取推脱应付的工作态度,这是难以避免的。据相关研究表明,学历层次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呈非线性正相关。本、专科学历层次的辅导员,对于工作价值和职业成长前景的期待低于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辅导员,更容易满足于现有的工作状态,成就感相应要高,因此情绪疲惫及去个人化倾向弱于具有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辅导员,具备研究生学历层次辅导员严重的情绪疲惫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专业背景。高校从出于能够快速熟悉所带学生情况、方便开展相关工作、储备人才等角度出发,在辅导员配置过程中,一般要求其所学专业和学科背景与所任职院系相吻合,这样使得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科背景的辅导员相对较少,辅导员虽然普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但因所学专业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需求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仅处于初级甚至探索阶段,工作中依赖传统经验者居多,工作理念陈旧,方法落后,不能深刻认识到当前学生工作出现的新情况。面对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因准备不足而无法有效应对,出现错误,自信心受到打击,最终导致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3、性别差异。据相关统计数据,高校辅导员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女性情感细腻、亲和力强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男性更加适合教育领域的相关工作,特别是高校辅导员繁琐复杂而单调重复的工作;二是女性较男性更加向往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可能满足女性的要求。社会,包括高校内部,对于男性的期待和要求普遍要高于女性,因此女性辅导员偏多的现实,使得进入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少数男性,承担了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长期的紧张和疲劳,以及男性中性格特点中的不利因素,使得男性辅导员,特别是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男性辅导员去个人化倾向明显偏高,成就感较低,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4、人格特征。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有关,而且与某些特殊的人格特质显著相关。相关研究表明,意志坚定、自控力强、高自尊的人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外控型、低自尊的人较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研究表明,个体的努力程度、低自信、逃避型应对策略、A型性格、五大人格中的神经质因素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相关性。在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招聘过程中,很少见到对于应聘者心理素质、情绪稳定性、性格类型及人格特征的测试与考评,这样必然会使部分不具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进入该队伍,这一人群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短期尚能勉强应付,长久必然会发生情绪上的衰竭,这种不良情绪会传递至其所负责学生的周围,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恶劣影响,也会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形象。

5、其他因素。工作年限、婚育情况、职称高低等因素亦对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工作年限及职称高低与倦怠程度呈正相关,未婚者比已婚者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且程度偏高。

(四)高校学生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教师群体信息垄断性的丧失以及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化带来的管理难度的增加。

1、信息优势丧失。在信息时代,辅导员的信息垄断优势不复存在,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不落后于前者,加之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地位及威信较以往降低,工作难度则显著加大。

2、工作对象的特点。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学生来源及构成进一步复杂,整体素质降低,思想观念日趋多样化。从总体上来讲,90后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偏弱,容易冲动,个性突出,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强烈,辅导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难免会在涉及学生利益分配的事务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工作方法不得当,很容易出现学生群体不稳定的现象,必须小心谨慎,同时加快知识的更新,最重要的是优化工作方法,处理好“上”与“下”两种关系,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甚至。

三、干预对策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该群体职业倦怠的高发,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及大学生的成长,因此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措施,构建系统工程,进行有效干预,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及成就感,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动态稳定。

(一)培养科研型辅导员。鉴于大部分辅导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因此解决辅导员在校内地位偏低且形象不佳现状的根本性途径在于搭建科研平台,支持辅导员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在项目及课题申报、立项等方面,对以基层辅导员为主的学生工作者进行政策上的倾斜,或者单列系统,加强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团队建设,改变学生工作群体科研实力弱的现实,提高学术影响力,培养科研型辅导员,缩小与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科研实力、影响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差距,满足其日趋增长的个人成就动机。

同时,在招聘过程中,应优先招聘具备相关学科背景且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硕士,原则上尽量减少对于科研型普通硕士的招聘,对于现有研究生学历层次且获得学位的辅导员,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化培养方案。例如,通过鼓励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避免因陷于事务性工作而成为“事务性辅导员”、“活动型辅导员”及“全能型辅导员”,从而荒废所学专业,应打通职业发展路径,创造条件将其输送至教学科研岗位,落实辅导员具备的高校教师身份的政策,不将其仅视为行政人员,避免具备较高学历层次的辅导员因前景不明朗而出现职业倦怠。

(二)为辅导员减压。目前高校辅导员角色不明、职责不清、工作范围不明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从政策层面,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厘清责任,严格按照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辅导员,将可以分担至其他科室或者部分的任务坚决从学生工作系统中清除,或者可以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国家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将有些工作交由社会机构、中介机构、第三方机构完成,取消不应该由高校,特别是学生工作部门承担的工作,通过各个层面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使其能够有较多精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领域的本职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部分由辅导员承担的工作的效率,革新工作理念,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辅导员队伍的形象。

(三)提高辅导员的待遇。高校各级领导及职权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对于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意义及工作的特殊性,积极作为,通过设立学生工作者专项奖金、提高奖金计算系数和补贴、鼓励辅导员开设相关课程等多种方法,构建辅导员权益保障体系,弥补辅导员与专任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在课时费、科研经费、其他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减小辅导员的经济压力,免除后顾之忧,提高待遇,是提高辅导员校内外地位、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吸纳高素质人才进入辅导员队伍的最现实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海波,黄剑飞,李赛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干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

[2]汪宏,王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5.

[3]饶红,倪洁.从“职业倦怠”谈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李永洪.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矫治――高校的积极作为[J].宜宾学院学报,2012.10.

[5]邵利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09.2.

[6]孟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初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8.

[7]孙月琴.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

[8]李宁.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原因及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9]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

[10]钟慧珍,周生江.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研究,2012.5.

[11]蔡亚敏.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2.

[12]徐瑾.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3.

[13]郭玉琼.豪斯综合激励模型在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中的运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4]鞠鑫.积极心理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

上一篇: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吉林省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