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时间:2022-10-25 01:09:16

如何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关键词:体会 作者 思想 感情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教育一样,语文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语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价值导向,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我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总体把握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材每篇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等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要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紧扣教材,认真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教学《钱学森》、《詹天佑》等课文时,教师就要围绕“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詹天佑为什么要修筑京张铁路”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体会到钱学森和詹天佑那种置个人利益于度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教育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心系国家、心系民族的爱国者。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朗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2007年在临潼小教培训中心学习时,西安雁塔区特级教师田妍给我们朗读了一篇诗歌《我愿和你在一起》,田老师那柔美的语调和高超的朗读技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课堂中朗读是多么重要。在教学中,我借鉴田老师注重朗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读、分角色读、美读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在执教《泊船瓜洲》时,我就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其次让学生分组互相读一读,讲一讲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在学生对诗意大体理解后,最后指导学生美读课文,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通过读表达出这种感情。在读课文时,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注意感彩的变化,注意读出对“春”的赞美、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尤其是“照我还”三个字,指导学生读得慢一些,充满深深的感慨和无尽的思念。通过几次朗读,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再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我边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边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跟随着乐曲低沉、哀伤的语调美读课文,学生很自然地就体会到了主人公阿炳的艰辛历程和热爱音乐的满腔情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让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帮助很大,真正体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深刻含义。

三、在分析课文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指导学生多读、美读课文外,理解课文内容也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切入点之一。学生如果连课文内容都不理解,那么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就是无稽之谈。

仍以《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教学为例,在让学生反复美读、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作者的遣词造句仔细斟酌,用心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在“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中,一个“只”字,使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钟山虽然和作者之间只隔着寥寥的几座山,但作者却无法看到自己可爱的家乡美景,这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遗憾!从“只”字我们就能体会到诗人是望眼欲穿、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钟山,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可见作者是多么思念自己的家乡啊!

第二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作者用了一个“绿”字,用得十分精妙。因为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充满着色彩感和动感,仿佛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江南大地一下子变绿的画面,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感觉,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无比热爱和思恋的感情。

一个“只”字,一个“绿”字,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心中对家乡的赞美和依恋,不由得让我们也心生羡慕,这样好的家乡美景,谁能不深深怀念!进而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总之,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作为教师,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通过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水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上一篇:浅谈“班班通”设备管理与应用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严”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