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时间:2022-10-25 12:50:48

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摘要:管理是现代企业永恒的话题。在建筑行业的微利时代,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成为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钢结构工程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劳务队伍,更需要高水平的企业管理,需要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招投标过程中获得一定竞争优势。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

在企业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各种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的预测、控制、监督、考核,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成本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将成本控制在成本计划之内,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即项目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对钢结构工程企业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在坚持精细化管理原则基础上,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在项目竞标前对成本进行预算,在施工中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完成后做好相应的结算工作。

1.坚持精细化管理原则

第一,全面控制原则。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控制是指全企业、所有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第二,动态控制原则。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具体过程等各个环节中,根据成本设计和具体实际情况,及时对产生的额外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第三,目标管理原则。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设定并具体化,对成本控制目标划分责任主体,严格监督目标执行的力度,检查目标执行的结果,并根据具体施工对目标不断进行修正。第四,成本最低化。管理部门对各种能降低成本的潜力进行挖掘,结合市场和施工情况制定降低成本的方案,不断将成本缩小,尽可能实现成本最低化。第五,责、权、利相结合。即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施工部门等相关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责任、权利进行具体划分,对成本控制成效进行考核,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成本的控制主要依赖于管理,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有效成本控制的基础和保障。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精细化需要建立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机械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从各方面最终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材料费用往往占工程成本的 60%到 70%,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保证材料质优价廉,保证材料在运输和存储中损耗较少,保证材料得到合理使用,避免材料浪费。机械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购进、租赁相应的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保障机械正常运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节省机械费用开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造成索赔。

人员管理对成本控制精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施工人员和相应成本控制责任人的管理,以及对人工劳务费用的控制。从上至下企业所有人员对工程的各个细微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能有效实现施工各阶段、各方面的成本控制。

3.竞标前成本预算

竞标前对成本进行有效的预算能为施工企业争取中标提供一定的保障,过高的预算会降低施工企业中标的概率,过低的预算会造成企业后期施工困难,降低企业经济利润。

竞标前对项目进行策划,重点关注项目的赢利点和亏损点,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寻求项目的利润。第一,竞标前成立项目筹备小组,对项目进行调查,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研究,结合工程施工环境和设计图纸对工程进行预算,确定投标报价,为争取企业中标做好准备。第二,在预算和策划的基础上对材料市场价格、运输费用等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优化。第三,竞标前结合市场浮动价格对成本预算进行再次审核,制定施工方案和成本控制计划,与招标企业进行谈判,签订相应的责任合同。

4.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

根据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计划、成本控制计划,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对成本控制责任主体进行划分,建立健全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将成本控制具体落实到人工劳务费用、材料费、机械设备费用等的控制之中。

4.1 人工费用控制 项目人工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指对班组的劳务费用进行控制,从人工用量着手,进行合理控制。施工企业一般实行工程量用工包干或者计件承包工资制度,对一定工作量使用的人工用量进行控制,不仅可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还能有效控制劳务费用。对班组劳务费用的控制一方面要选择熟练的施工组,对进行施工方案优化,采用中间计量支付,有效控制劳务费用;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自营劳务组需要改善劳动组织,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在施工中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减少无效劳动,节省劳务开支。

4.2 材料费用控制 材料费用在工程成本中比例大,需要对材料的预算、采购、运输、签收、存储、领用、使用、监督、回收等环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材料的采购价格和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①材料价格控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项目材料分为建设单位供料和施工企业自购材料。对于地材、砂石等施工企业自购材料的采购,施工企业需要对相应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考查,掌握市场动态,拟定材料采购计划,选择资信度高的材料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在准备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根据施工需要提前购进大量物美价廉的材料。②材料用量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合理节省材料,根据施工需要合理使用材料,控制材料的消耗,避免浪费。另外对采购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进行返工或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③材料管理和核算。材料管理和核算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合理进行材料分配,保证施工,保证材料的使用率,实现材料利用率最大化;二是对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减少材料的损耗。具体措施为:使用现代视频监控系统对材料场地进行监控;对材料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定期对材料进行过磅和核算;定期分析材料的使用量、损耗量等,进而改进材料管理方法,控制材料费用。

4.3 机械费用控制 机械费用主要包括机械购买费用、租赁费用、使用和维修费用、折旧费用,对机械费用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机械设备的调配。①租赁机械需要根据施工需要和施工时间进行,避免租赁机械空闲导致租赁费用增加。②购买机械需要根据企业的经济状况和机械在施工中的使用频率,购买使用频率高的机械设备,只在较短时间内需要的机械采取租赁形式。③对维修成本高、使用年限长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对易损坏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维修;在施工期间增加检修频率,保证机械正常运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④对操作人员严格持证上岗管理制度,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损坏。⑤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提高机械的利用率,避免窝工和机械闲置。

5.完工成本控制

工程即将竣工前,施工企业将重心转入结算工作,对竣工资料进行编制,做好结算前准备。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与建设单位结算的协调力度,对变更工程、赶工补偿等费用进行沟通,保证施工企业的利润按计划完成。另一方面要重视工程撤场工作,对资料的移交验收、竣工归档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注重工程回访和质量保修,对项目决算、尾款、质量保证金及时催收,确保施工企业利润按时实现。

6.结束语

利润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压缩成本,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的各个环节做好成本控制,才能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渗透在施工管理的各个细微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全体员工、对施工全过程实现精细管理,对成本进行严密控制,实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作者单位:上海祥谷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凌妍.钢结构工程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2]冯丁利.高速公路运营集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分析与建模[D].长安大学,2011.

[3]王晓水.论钢结构工程企业目标成本管理[J].经济师,2005(4)

上一篇: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