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0-25 12:14:34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与工作实践,探索了高职院校如何切实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07-0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2002]5号)中指出: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之一,尤其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重要达到总课时的50%,因此要切实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着力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兼职教师队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1.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在需求。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与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共同参与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课程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技能培训等,便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以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优化师资的主要途径。按照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要求,即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双师素质课时比95%、兼职教师课时比50%为核心指标,优化教师队伍力量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所以通过聘请本地区、本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使其全方位参与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既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又强化了教学活动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3.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我院在国家高职骨干建设中,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创新“四方三层、一园八站、共建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凸显合作育人、师资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功能特色。依托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理事会,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建成“结构优、能力强、水平高”的专业教师队伍。由此可以看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围绕兼职教师储备基地、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库等开展工作。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育体制对兼职教师的培养缺乏全面的政策引导。教育部对高职教育,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是很明确的,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只是象征性、概括性或原则性地规定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对于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方面具体有何义务政府并未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从而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义务流于形式。这一点不同于德国的“双元制”,其法律基础存在于从上至下四个层次:一是联邦政府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二是协会制定的职业培训条例;三是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教学法律;四是协会制定的考试条例。

2.合作企业对兼职教师的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校“热”企“冷”的情况,企业对校企合作最大的关注点还只是停留在顶岗实习和毕业生招聘层面,不愿意委派其技术骨干和专家到学校担任教学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这会影响企业的运作和生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企业没有看到校企合作能够给企业和行业带来长期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所以这导致了企业只是参与人才的选拔,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而在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中,除了企业和职业学校以外还有协会组织的参与,比如工商协会、手工协会等,主要是为企业和家长提供咨询、对企业履行一定的监管职责以及负责行业协会的考证。

3.兼职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系统培训和理论知识。兼职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课堂教学的基本素质,难以真正完成“传业、授道、解惑”的重任,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兼职教师缺乏对高职教育理论的掌握,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的了解,缺乏课堂授课语言的训练,存在“只会做,不会说”的缺陷。二是落实执教规范随意性大。兼职教师对执教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意性大。三是兼职教师往往只重视传授经验和技能,而忽视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四是缺乏现代教育技术获取信息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兼职教师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很难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完成教学任务。

三、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对策

1.加强校企合作,激活企业的利益需求。针对上述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冷”一“热”的问题,从学院层面来看,主要是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成员代表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理事会下设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二级系部相应成立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的三层架构,制订理事会章程、创建校企合作新体制、优化校企合作环境。从系部层面看,应分层对接、层层落实。首先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与企业要制定框架协议、搭建合作通道和桥梁,其次专业教学团队与业务部门确定具体合作项目,专业教师和技术专家参与具体的实施项目。通过组织框架整合各方资源和多方位的项目合作激活企业的利益需求,使其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2.打造工作站平台,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校理事会的指导下,依托行业协会企业设立企业专家工作站,聘请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以及课题研究等。同时将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项目转化成教学项目,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相关资源;在课题研究方面,整合工作站专家的优势,联合申报各类课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走进课堂,承担具体课程的教学;二是引进项目,担任各类技能大赛的指导老师;三是参与研讨,制定符合企业设计流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实践指导,担任企业订单培养班的指导老师。

3.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对兼职老师进行常规考核与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学校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对兼职教师的有效考核评价机制。我院在“多元主体、双线运行、三化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配备、实训条件等引入麦可思数据第三方评价,建立专业定位与课程目标动态调整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同时做好对学生、企业等校本调研,加强课堂教学和订单培养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基于教学的特性,考核评价可以分为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

现如今,高职院校已经面临以后也将长期面临兼职教师在兼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重视兼职教师管理问题,建立健全准入、考评、激励、约束、培训等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兼职教师相关规章制度才能有效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卢宗业.高职艺术设计类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8).

[2]王淑云.高职艺术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策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0).

[3]李广坤.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4]陈明发.浅议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1,(1).

[5]梁俊.中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上一篇:小学低段英语单词快乐教学三部曲 下一篇:大学生毕业设计自主选题的尝试与探索